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一座城“镌刻”着一个师的记忆(上)

发布日期:2017-11-15 10:51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记者 何玉梅
抗战时期的贺龙
岚县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
司令部旧址院内
1938年12月,八路军120师干部会议在岚城召开。
    开栏语
  晋绥革命老区岚县,北依管涔山脉,西南傍吕梁山,东可直通北同蒲铁路,进逼华北抗日前线,西过黄河可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岚县是晋西北地区的腹心之地,是晋绥边区的门户和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阎锡山军队、日军三方势力在这里交错。
  岚县安,则晋绥安、延安安。
  1937年10月至12月,八路军第120师进驻岚县,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第120师驻岚期间,组织抗日自卫队,建立游击大队,举办军政训练班,开展抗日统一战线,与岚县人民并肩作战,奋勇抗击日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谱写了一部壮烈的抗日战争史诗。
  72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时,血与火锤炼的抗日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定格成永恒。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在八路军第120师进驻岚县8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烽火岚县》系列报道,以纪念在那段峥嵘岁月中做出贡献的人们。
  中国有句老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说明粮食对于军人乃至战争的重要性。因此,筹粮筹款成为当时八路军各部队一项重要任务。
  八路军第120师进驻岚县,除了政治、军事上的考量,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岚县是晋西北的“米粮仓”。
    “七七”事变引爆全民抗日
  岚城镇,隋大业八年(公元612)置,属楼烦郡。原岚县县政府所在地。在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朝代更迭,但岚城作为岚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没有间断,直至1950年县政府搬迁至今天的东村镇。
  县城迁址后,古城墙、县衙、钟鼓楼等一批古建筑被陆续拆毁,昔日的兴盛和繁荣也随之悄然逝去。
  岚县岚城镇镇政府西侧,有一座坐北朝南,南北长41.2米,东西宽19.5米,占地面积803平方米的清代建筑,这里原为五龙庙,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八路军第120师司令部旧址。院内整齐排列着8株柏树。
  1937年11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120师总部由五寨经岢岚移驻岚县。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甘泗淇等师领导同时来到岚县。师部初设在岚城东街由挪威人修建的福音堂(后被拆)内,后几经搬迁,最终移到五龙庙。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号召人民奋起抗战的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抵御外侮。
  7月8日,毛泽东、朱德等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并表示“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8月20日,国民政府以大本营的训令,颁布了战争的指导方案和作战指导计划。
  为统帅指挥的便利,该战争指导方案将全国战场划分为五大战区。晋察绥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并决定主战场正面在第一战区,冀省及鲁北平汉、津浦两铁路线。主战场侧背在第二战区。“第二战区为华北惟一的屏障,务必永久固守”。
  “当时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其作战区域是:冀、察、晋、绥四省的交界地带。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红军的战略任务是,创建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耗日军,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自己。”
  1937年8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任命朱德、彭德怀分别为正副总指挥。8月25日,中共发布命令,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全军约4.6万人,下辖115师、120师、129师。
    国共合作第120师挺进晋西北
  第120师由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周士第任参谋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甘泗淇任副主任。下辖第358旅、第359旅、教导团和骑兵、工兵、炮兵、辎重、特务等营共1.4万人。
  据史料记载,当时毛泽东的设想是,把八路军的三个师集中放在恒山山脉之中以开辟根据地。但是,战局发生变化:平汉路和津浦路上的日军推进到了石家庄和德州一线,平绥路上的日军占领大同后正沿同蒲路南下,其第五师师团更是南下到了平型关附近,中国军队第二战区部队已全面退守至平型关、雁门关内长城一线。毛泽东的判断是,日军采取的是大迂回战术,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路的侧背,进而实现夺取华北五省的目标。因此,中共决定,将八路军集中配置恒山地域的原定部署,改成配置于山西的四角。第120师转至晋西北区;第129师进至以吕梁山为依托的晋西南地区。这样的变更,能够对日军占领的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要道形成包围态势,可以保持八路军在战略上的主动,有利于山地游击战的开展,也有利于配合友军机动作战。但是,阎锡山集中兵力于平型关与日军决战的计划已定,并要求八路军出击日军的侧背。为了完成第二战区交代的作战任务,第120师奉命进至雁门关以西地区,侧击由大同南下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以策应平型关。
  1937年9月,第120师遵照指示,进入北同蒲铁路以西、黄河以东、长城以南管涔山脉地区。
  岚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省境中部西侧,吕梁北,忻州南,邻太原,东邻静乐,南连娄烦、方山,西靠兴县,北倚岢岚。
  岚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川、沟谷四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5%。主要种植谷子、莜麦、土豆等。当时人口只有几万人,地广人稀,被称为晋西北的“米粮仓”。
  1937年9月3日,贺龙率领第120师第358旅,第359旅(缺718团)、教导团、通信营共8218人,从陕西韩城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9月19日,第120师先头部队由罗保连等带领来到岚县,为第120师指挥机关进驻岚县做先遣工作。本报记者 何玉梅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