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战地红花七月开》——兴盛篇(一)

发布日期:2019-08-26 11:04    来源:《战地红花七月开》    作者:编委会
(一)崭露锋芒
咱们的“七月剧”回来了
    1942年早春的一天,晨曦初露,在延安桥儿沟里,人群熙熙攘攘,七月剧团已经学习完毕,要离开延安返回前方了。“鲁艺”院长周扬、总支书记宋侃夫,“部艺”校长王震之、政委刘禄长以及两校的张庚、李焕之、力群、吕骥、阿甲等数十名老师和数百名同学都来送行。七月剧团同志们怀着对两个母校的热爱,对老师们的敬仰,对同学们的深情,对亲手在桥儿沟建成的窑洞的留恋,依依不舍,眼噙热泪,与老师、同学们一一握手告别。他们戴着延安发的毡军帽,身着灰粗布棉军装,背着背包和装满学习笔记的挂包,带着各种乐器和道具,有的则扛着步枪,腰挂手榴弹,精神抖擞地踏上归途。
    再见了!革命圣地延安!
    再见了!宝塔山,延河水,桥儿沟!
    有人说,“陕北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又说:“春风吹破琉璃瓦,却吹不破铁铸英雄汉。”归途中,风声不时呼啸,卷起阵阵黄土和蒿蓬,漫天飞舞。顺风时脚轻自跑,逆风时大家只好弓着腰前进。衣襟被大风掀起,吹得透心凉。一宿营,大家都相视而笑,一路上满脸汗水和黄土,无论男男女女已形似泥塑“神仙”。行军途中是学唱山西梆子和练音乐的好时机,叶石团长教张加毅、贾松茂、孙成明等人唱秋富生的韵子,郭沫林教郭军唱电光丑的唱段。他们边走边教,教的耐心,学的热心。孔庆华最爱吹笛子,吹得真不错,他一会儿吹晋南梆子,一会儿又吹眉户调子,既是自我陶醉,也是催人奋进。上山时他在山顶上吹起乐曲来,更使伙伴们增添几分爬山的力量。还有的吊嗓子高歌,有的拉、弹、舞弄其它乐器。不知不觉就走了一段又一段的路程。
    从延安返山西兴县,翻山越岭,路程近八百里,“七月”男女昼行夜宿,好不辛苦。每日行程五六十里,仅吃两餐小米饭和洋芋,虽缺盐少油,却是香喷喷的。每当阳光西斜,大伙儿已饥肠辘辘,爱说爱笑爱打闹的小同志也不声不响,有的人已掉队到后面了。而这时总是有身体强健的同志,如李守宇、张清人等便主动去帮助小同志和女同志,抢背他(她)们的背包,陪伴他(她)们行进。团结友爱的精神,战胜了征途的疲劳。几天后,经过甘谷驿、延川、清涧到达陕北重镇绥德。
    绥德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它是延安到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通道,而晋西北又是全国各根据地的通道。因此,八路军一二0师王震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在此镇守,保卫边区中央根据地。王震将军热情欢迎七月剧团的到来,并挽留剧团在绥德休息过春节和演出。当地军民喜欢看山西梆子和眉户剧,老乡和部队从数十里外赶来看戏,剧场里每天人山人海,军民同乐,热闹非常。演员们都分配住在老乡家里,老大爷、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一定要他(她)们吃一顿“酸捞饭”才能罢休;那些年青的姑娘们更是缠着女演员不放,赞谈不完,羡幕不已。
    剧团在绥德演出休息 数日后又出发,过了无定河直奔米脂城。陕北人常说:“米脂婆姨绥德汉,清涧石扳瓦窑堡炭”。
    前一句可能是因貂蝉出生米脂,吕布出生绥德而得此说法,那是历史传说;而后一句却是名不虚传有目共睹的现实。剧团先前路过清涧时,只见那里的石板大小厚薄,随人开采,人们用石板铺路,石板搭桥,石板镶墙,石板当瓦,甚至桌、板凳、碾盘、磨盘等都是用石板加工而成。那石板光溜溜,黑油油,亮晶晶的,十分美观。至于瓦窑堡的炭,那真是产量高,质量好,块头大,不用说了,毛主席悼念张思德烧炭牺牲的文章就出于此。路过米脂、佳县,到达神府县。神府县是边区政府将原神木县和府谷县的一部分农村组合而成的,这两座县城还由国民党驻守。神府乃是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后方,医院、报社、工厂常年住在那里,一遇日寇扫荡,我党政群机关便转移到黄河西岸神府具来。敌人撤走后迁回去。晋西区党委等领导机关留守处正好在神府县杨家沟一带,因此剧团便直奔此地。这一带是剧团经常来往的地方,非常熟悉,大家看到一草一木,都动感情,是啊!离别快两年了,今天又回来了,心情怎么不激动,因此越走越快,忽然有人自编自唱起来:
    “我去过陕甘宁,
    我到过延安城,
    我在桥儿沟鲁艺受过训,
    我是革命文化人。”
    不少同志也随着唱起来,把全团长途行军的疲劳完全驱散了。到了杨家沟,晋西区党委留守处和《抗战日报》社的全体同志,全部走出窑洞,热烈鼓掌欢迎剧团回来。乡亲们主动腾出窑洞,留守处又送来了猪肉粮食,慰问他们心中早已想念的“七月剧”。剧团休息三日后又经盘塘过黄河,到达兴县任家湾住下。
    任家湾是兴县蔚汾河畔一个小村子,离黄河仅二、三里,紧挨着晋西区党委机关的驻地碧村。兴县城乡被日寇反复扫 荡烧成一片废墟,党政机关被迫住在黄河沿岸大小村子里。3月10日,晋西北文化界在碧村召开了欢迎七月剧团学习归来的联欢大会,区文联文化队,青干校文化队都来助兴,文联主任亚马致欢迎词,叶石团长汇报了剧团在延安党校、鲁艺、部艺学习的收获。接着,从11日起,剧团作学习汇报演出,第一天晚上演出话剧《竞赛》和眉户剧《十二把镰刀》;第二天晚上演出歌剧《治病》和舞蹈歌咏节目;第三天晚上演出山西梆子《打渔杀家》、《反徐州》和《辕门射戟》,观众一致认为“七月剧”有了很大的提高。晋西文联召开了座谈会,也一致认为剧团从延安学习后,业务水平大大提高,此次演出节目都很好,尤其是《十二把镰刀》和《打渔杀家》最精采。
    《十二把镰刀》是延安民众剧团剧作家马健翎的作品,演的是青年铁匠王二夫妇一夜赶制十二把镰刀,支持大生产运动的故事。王二对边区政府和八路军充满热爱,妻子刚来边区,初学打铁又有娇气,丈夫疼爱她,又鼓励她要当劳动模范。他俩一边劳动一边交谈,剧情妙趣横生。由郭军演王二,阎文耀男扮女装演王二媳妇,表演得真实感人。他俩唱的又是眉户调,乡土味十足,效果颇佳。
    在《反徐州》中,张翔饰徐达,万一饰郭光庆,张勃饰荣母。在《打渔杀家》中孔庆华饰肖恩,吕光饰肖桂英,郭军饰丁郎,他们都是离延安前才在桥儿沟排练的,而且是第一次学演山西梆子历史剧,却使行家看了都赞叹不己,可见他(她)们的刻苦学习精神。
    《辕门射戟》则由焦仁昌和刘云主演,他俩都在娃娃班学过艺,一举一动更是地道功夫。这些戏都使观众一饱眼福。接着到各地巡回演出,晋绥边区人民亲切地称呼剧团为“七月剧”,互相传播着一条新闻:“咱们的七月剧回来了。”
 
    资料来源:《战地红花七月开》
    本站编辑:杜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