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生活民俗 »

洪洞羊獬三月三“接姑姑”

发布日期:2016-02-17 17:19    来源:翟敬之的博客    作者:晋绥基金会
    尧,上古五帝之一。为羊獬人。尧在历山访贤,遇到了舜,视其才貌出众,智慧绝伦,便邀朝重用,并为了考验舜,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他。见于尧籍羊獬,舜籍历山,自尧女嫁舜以后,两地便结成了一段联姻亲眷,而且这一联姻关系代代相传,一传就是4000多年,中间无有割断,一直传承不衰。这在我国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件绝无仅有的罕事。
    历山人,称舜为爷爷,称尧女娥皇、女英为娘娘;羊獬人,称舜为姑父,称娥皇、女英为姑姑。
    传说,娥皇、女英在世时,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去羊獬住娘家,因为三月三正值清明时节,要去娘家扫墓祭祖,顺便多住几天,住到四月二十八,尧王生日,就回历山。这样省得往返来回。同时,历山地区即将开始夏收,他们还要回来和历山人一道参加夏收。
    娥皇、女英关心民间疾苦,和人民同甘共苦、平易近人,深受人民的爱戴,所以每次住娘家、回婆家时,两地人民都要自发相集,争相迎送。又因为两地百姓对她们的爱戴根深蒂固,到她们死后,还和活着时一样,每年到“三月三”、“四月二十八”这两天,两地人民都要自发地组织迎送,礼尚往来,终后延续至今四千多年从不中断,逐渐形成了“接姑姑,送娘娘”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个以尧舜传说为历史背景的民俗活动,已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尧故园的英皇双凤殿内供奉的尧王之女娥皇、女英神像。
    驾楼,是“接姑姑”队伍中最为尊贵之器,是供奉娥皇、女英二女神像的神龛。龛体为殿阁造型,由八名轿夫抬扶。
   每年的三月初二,羊獬村民便自发地涌入羊獬村“唐尧故园”内,一起欢送前往历山的走亲队伍。时辰一到,现场锣鼓齐鸣,村民全部跪下,朝姑姑庙虔诚叩首。随后,羊獬各社首领在姑姑庙和北侧的尧王寝殿前焚香辞行。祭拜完毕,迎亲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开拔了。

    整个迎亲队伍由近百人组成,最前方为开路车,其后为炮车,每行至一个路口都会鸣炮。后面是大锣、“羊獬总社”大旗、彩旗队和最热闹的威风锣鼓队,继后是銮驾仪仗和驾楼。驾楼后有龙凤扇一对、万民伞一顶、食盒一付(内装寿桃等物),最后是随行群众。
    羊獬,洪洞两地相距70华里。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参加迎送的老老少少都是凭借一双脚板走下来的。故此,为了赶上正日子,迎送的人们往往要提前一天出发。而如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加入到了迎送的行列,省去了不小的鞍马劳顿。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过汾河




    迎亲队伍途经的每个村,都会组织自己的锣鼓队和迎接队伍。在村口跪拜完毕,斗罢了锣鼓,他们便将驾楼迎进本村的娘娘庙歇息。

早早就在村口等候迎亲队伍的老人。
    每年到了西桥庄村的时候,这里的村民都会将羊獬“亲戚”抢回家款待。当地有个说法,谁家抢到家中吃饭的亲戚多,就意味着这一家人气旺盛来年吉祥。这位老人紧紧拽着亲戚的手,生怕被别家抢走。
吃饭前,主家要在两位娘娘的牌位前上香、跪拜,然后才能入席。
    我们只有两个人,主家仍然是准备了8个菜,虽然我们再三客气,主家的内人就是不上席,说按照规矩饭菜是给亲戚准备的。


 
    沿途各村的盛情难却,使羊獬村接亲的队伍到达历山时天已临黑。
    三月初三是“接姑姑”的正日。正午时分,历山和羊獬的民众要在历山庙进行祭祀仪式。这一天,注定是喧闹的。
    正午时分,娘娘的驾楼就要起行了。这个时候,庙里庙外已经站满了人,山上庙里总共有几万人。人潮不断从四面八方向庙里涌,锣鼓队依旧不停地在庙里表演着,羊獬村来的人向人们派发吉祥物红黄丝带。娘娘的驾楼一出山门,锣鼓声喧天地响着,队伍每向前移一步,都把活动推向更高潮的地方。
沿途的街道两旁、各家各户的门口都摆着供桌和供品。
    三月初三,迎亲队伍至万安镇都会歇息一宿,初四午时离开万安,途经7个村庄,数万村民迎送。驾楼经过,男女老少纷纷跪下叩拜,那份虔诚与郑重延续4000余年,承载着“风调雨顺、平安祈福”的美好心愿。
沿途没有庙宇的村庄,也会临时搭建一个迎接“娘娘”。

 
各村在驾楼前都会进行一些迎接仪式。
每年都是天临黑时分,迎亲队伍从河西过汾河回到羊獬。
等候在唐尧故园准备迎接两位“姑姑”的“宫女”。

    迎亲队伍归来,男女老少倾村而出,打着灯笼烧着香,数千人跪地拜见两位“姑姑”,仪式十分隆重。年长的社首主持仪式,将大姑姑安放到姑姑殿内,二姑姑则暂时停放在村外的二姑姑庙。三月初五一大早,迎亲队伍再次出村,将二姑姑迎回。
羊獬村数千人叩首祈福
    整个走亲活动中,凸显的是慈爱、仁德等世俗伦常,其文化吸附力之强,仪式规模之宏大,民众情感之浓烈,令每一位亲历者为之感染。洪洞县羊獬、历山地区每年农历三月三“接姑姑迎娘娘”民俗活动,正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例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的表现。(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