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生活民俗 »

咱老百姓是这样过年

发布日期:2016-02-15 16:40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晋绥基金会
    老百姓的年是朴实的,挂锄的日子开始,农活从年头干到年尾;难得的清闲难得的讲究,为了一个念想,为了亲人的祝福,为了来年的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过一个温情而又祥和的年!
一、《祭灶神》
    过了腊八过小年,小年几天便新年。这说明渐行渐近的春节就要到了。过小年的历史由来已久,通常的说法是“祭灶”,也就是让灶王回天上去过年,黎民百姓要为他送行,制作出醯糖瓜瓜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粘住嘴甜甜的,不会和玉皇大帝说人间的坏话。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会有这样的习俗,这一天一定要吃醯糖瓜瓜。
    腊月二十三来到吕梁市离石区红眼川乡镇,南梁山最后的一个行政村庄-唐则焉村,老远就看见一个小院落里,晾晒着满满当当的被褥炕单子。一对夫妻正在忙碌的拾掇,小狗远远的守候观望着。
    农村的生活简单淳朴,窑洞里一盘大炕占用了半多的空间。烧火做饭热炕头,灶台是最重要的区域,所以供灶王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年除夕张贴灶王神位,来年腊月二十三上香,供奉醯糖瓜瓜送灶王爷上天。
三柱香后,七十岁的李福爱老人专注的把灶王神贴从灶璧上剥离下来。
老两口口里念念有词,点火焚烧磕头把灶王爷顺顺当当的送走了。
 
二、《刷窑糊窗》
    腊月二十四,旧历小年的日子。天刚朦朦亮,村里的鸡最后一趟叫声还没来,奶奶便窸窸索索从炕上爬起来,“吱”地一声划亮一根洋火,双手拢向灯芯,一圈昏黄的光在屋子里晃起来;永远无法忘记那煤油灯下的小日子,我和哥哥赖着热炕头不起床,爷爷奶奶便开始准备扫窑糊窗。记忆是那么的温暖而又令人感动不已!
    四十几年前,我曾经在这个窑洞里生活过,这里是我奶爹奶娘生活的地方。小小的院落堆满简陋的家当,今天是刷窑糊窗的日子。
    六十多岁的老爹,虽然手指腿部都留有残疾,但是干起活来仍然快速而麻利,不多会一孔二十五平米左右的窑洞喷刷完毕。
    还是过去岁月里留下的模样,把白面兑水搁铁瓢里,放锅台急火搅拌成糊状,方言称作“面屎”,用来粘糊窗户纸而备。
老爹老娘相互忙活着剪裁红纸
    红绿纸横开折叠成方块,然后一个个剪下来,为了给白色的窗户纸加以配缀,增添美观的亮点和色彩。
    先把窗上的老纸撕下来,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一些窗纸已经破损,露出一个一个的小洞。更多的窗纸变脆变黄,在冬天的风中簌簌作响。窗纸撕下后,窗户上空荡荡的,暖暖的阳光从外面照进来,还带着冬天冷冷的风;
    屋子骤然亮了起来,新鲜的空气一阵阵透过窗子弥漫进来,叫人感觉心情舒畅和愉悦。糊好的天窗和斜窗白净敞亮,搭配那亮丽的红绿贴纸好看极了!
开始糊窗,首先把做好的面糊刷拭到需要粘贴的部位。
糊窗纸之前,先把红绿方块纸间开距离,粘贴在窗格上;
    然后开始糊窗纸,窗纸尺幅较小,大概宽一尺半,长两尺开,白色,薄而软,韧性较大,不易破损,属于绵纸一类。老爹将白纸往斜窗量过,刚好张贴,剩下的边角料补给就可以了。
    一个个老式的窗格,一张张新鲜的窗纸,阴阴的房子骤然亮了不少;站在屋里,感觉心胸宽阔、眼睛明朗。一屋尘的离去,离去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往事;一层窗纸的更换,更换的不只是光阴,还有生活和心情。年的气息,就在那尘和纸上翻飞,虽然还没有全部落定,却非常醇厚。
    奶爹奶娘站在梁畔畔目送着我离去,一阵阵朴实的言语和憨笑,一股股凛冽却纯净的农村气息。
 
三、《蒸年馍》
    腊月二十六,农村里过年最隆重的,应该要数做年馍了。李福爱老人家里热气腾腾,已经做了好几锅花卷。花卷旧时是祭奠神位之用,然后人们吃了一年的健康顺意。做的年馍除了自己家吃,还要给亲戚朋友们送。
    谈话间老人笑眯眯的说,正月里有讲究,不能做馍,所以要在腊月里一次做足了,吃到二月份。
    各个地方习俗不尽相同,做年馍也许是各式各样的。但是离石的乡村打我记忆里,一直留存着最原始的味道,简单而朴实的花卷,两边卷着两颗大红枣儿,形似两只大眼睛,光亮鲜活口感筋道。
首先把面对折三下,双手拉长的同时压扁。
然后把两颗大红枣两边匀速对卷,立于案头就成型了。
    大火蒸制十来分钟,热气腾腾的年馍就可以出锅了。虽然形似简单,但是香甜醇厚,有着城市里闻不到和吃不到的感觉,那是久远记忆中的味道。
 
四、《蒸枣山》
    “枣山”也叫“枣山年馍”,过年谣中的“二十八,蒸枣花”。有好多关于“枣山”的故事和传说,各地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本土文化中,“枣山”一般供奉在除夕的灶王爷神像跟前。年后老人们把它的身体分给孩子们吃,“枣山”的头留到二月二,烤干了留给长孙或者男孩子吃。
    李福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老人。她说过去孩子们多,要蒸好多花馍和枣山,现在孩子们都不在跟前,蒸一个供奉灶王爷就好了。
    “枣山”大概分三个部分,头、身体和腿。老人捏制的速度很快,摆放在案板上的部位很形象。
    “枣山”头为下“山”字,身体由一二三依次排列三层的六个花卷组合而成,不多会老人把“S”状的两条腿摆放完好了。
最后把摆好的“枣山”放蒸锅里,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
    老人神情肃穆的把灶王爷的画像贴在灶璧上。灶王爷画像的两边,是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可想而知,老百姓对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的渴望和企盼?
    晾凉的“枣山”后斜放一双筷子,摆放在了灶王爷的神像前,终于灶王爷又被请回了人间。
 
五、《蒸银裹金》
    年俗中没有记载“银裹金”年馍,只有本土文化中存在着的。这种面塑食品,吕梁部分县市,也是旧时个别少有的,现在好多人甚至都没有见过。所谓“银裹金”就是因为由黄色的糕面和白色的白面制作而成,看似金色和银色,所以老百姓称之为“银裹金”。
李福爱老人麻利的把糕面搅和了起来。
    然后把发好的白面切成个段备用。炕头摆放着各种年馍,她说今天儿子和孙子回来帮忙贴对联,多蒸制一些给他们带回去吃。
老人首先用铁铲把糕面包在面即子里。
    然后再包枣豆子。过去的“银裹金”里没有枣豆子,里面抹点拌有咸盐的葱油。不管里面包着什么,都是为了减少糕面的腻味。
    二十五分钟左右后,满是蒸汽的“银裹金”就出锅了。尝尝味道香甜可口,而且非常耐饱。“银裹金”寓意,美好的生活穿金戴银;象征,日子的富足年年有余。
 
六、《贴窗花、贴年画、贴对联》
    偶听这样的说法:“剪开的窗花吉祥如意,门窗上的蝎子落荒而逃”,感觉分外的诙谐有趣!窗花也是年俗标志性物品,城市里逐渐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比比兼是。宣纸质的、塑料纸的、电光纸的、防静电的等等种类繁多。
红红的窗花散发体现着百姓其乐融融、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年画不是画,而是融化在我们心里的那缕情怀。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年画是新年里最美丽的装扮,是全家团圆、喜乐融融的气氛。中国年的底色没变,团圆、快乐、喜庆、祝福、憧憬依然是过年不变的主题。
    红红的云子带着火火的福字,不管张贴在哪里,不再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图的就是个吉利和喜庆。
    现在日子过的衣食无忧,却少了快乐的感觉,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常听老人说,穷欢乐,穷欢乐,穷的时候,人们都不忘给自己寻找欢乐。此时此景,窑洞里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仿佛又回到当初那个贫穷却无比快乐的年代。
“福”是顺利和如意,能拥有和珍惜这个字的人,一辈子都会过得喜气洋洋。
    贴春联是过年的头等大事,各家各户,都绝不马虎。农村人喜欢红纸黑字,除吉祥如意外也有辟邪之说。
    老两口的儿子,总会在年前帮他们贴好对联。“迎春贺喜财运到,佳节开泰鸿福来”,一年的希望和期待,全概括在了这长长方方的红纸上。
    喜庆的榜纸“满院生财”,这简陋的小院落,挂在铁丝的中央,是一溜儿在风中唰啦啦作响的五颜六色的“大字”,增色添彩晕染着庄户人淳朴的笑脸。
    农村的老房子没有拆迁的时候,院子里东、西、正房所有的门窗都要贴上喜庆的春联,即使废弃不用了的破窑洞也要张贴的整整齐齐。
 
七、《亲情浓浓年味浓》
    亲情浓浓年味浓浓,孩子们都辛苦了,忙碌的日子里没有他们的陪伴,今天终于回家了。老两口摆上碗筷,叫孩子们吃一顿亲手蒸做的“银裹金”。
    一袋烟的功夫,收拾打包些孩子们需要的土特产,还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年馍。
贴上对联,装上爹娘满满的祝福和嘱托,幸福的鞭炮等待团聚的春节。
一个炸响一个飘落,人间春光铺地,奏响亲情无限的歌。
    过年过的是喜庆,是幸福,是团圆,是快乐,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明年再见,我那善良淳朴的父老乡亲。
 
    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一脉相承。不管到了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心是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愿普天下每一个人,都能过个平安快乐年,让浓浓的年味,永远在我们的生活里飘香。
    马慧珍,女,1975.7生。吕梁市城建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省摄影家协会北武当摄影分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