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红色访谈 »

我的根在这里 --- 贺龙之女贺晓明专访

发布日期:2015-03-18 14:50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楼房多了,街道规整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好了。”阔别十年,再回兴县,贺龙之女贺晓明激动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十年前,我们从北京回兴县,要走上一天的路。现在早上五点从家出发,下午两点多就能坐在兴县开会了,真的是很方便。”

  从10月21日早参观完吕梁飞机场,然后马不停蹄回到兴县参加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并为其揭牌,接着赴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晋绥分局旧址等地参观。两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贺晓明体力充沛,根本看不出她已67周岁。一路上,我们总能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接受媒体采访

“我就出生在这孔窑洞里”

  重回故地,触景生情,贺晓明给大家讲了一些关于她的故事。在晋绥边区纪念馆旧馆,她指着一孔窑洞说:“我就出生在这孔窑洞里。”1947年,解放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带着夫人薛明住在晋绥军区司令部。由于战事紧张,贺龙几乎每天都忙得通宵达旦,薛明从不去打扰。

  2014年10月21日下午,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兴县县委书记梁志峰在晋绥军区司令部贺龙旧居。

  二月的一天清晨,刚刚五点钟的时候,薛明的肚子忽然剧烈疼痛起来,她意识到,肚子里的小家伙不安分了,一个小生命就要诞生了。为了不影响贺龙工作,薛明悄悄叫来接生员,她硬是紧咬着嘴唇,一声没出,安静地生下了孩子。隔壁屋中的贺龙,竟然没有察觉。等到熬了一个通宵的他推门进来,才发现妻子身边多了个娃。

  贺龙愣住了:“这是谁?”虚弱的薛明只是微微一笑:“刚刚生的,女儿。”薛明的平静,让贺龙感慨万分,“你可真行!”就这样,为了纪念妻子的坚强,贺龙取妻子的“明”字,给生在黎明的女儿起名为贺晓明。

父亲是将军,但骨子里是农民

  着装朴实,说话和蔼,平易近人,这是贺晓明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大家都说贺晓明长相、气质与父亲贺龙极其相像。脸型方正,身材中等,眉宇之间透着一股正气。简直活脱脱一个女“贺龙”。有关贺龙的话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在贺晓明的眼中,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贺龙有什么样的爱好等等一系列问题,大家都急于知道。

  谈起父亲的经历,贺晓明如数家珍。从父亲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到参加北伐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再到南昌起义、参加红军长征、任120师师长、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直到共和国成立。贺晓明认为:“父亲是一个能人。他的部队纪律严明,虽说不是百战百胜,但总是胜多败少。他不但会打仗,还特别能打胜仗,因此日军都佩服他。除打仗外,更难能可贵的是父亲会‘当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父亲这就变成了巧妇能为无米之炊。那会儿,父亲初到晋西北开辟根据地,没有军饷开支,部队一穷二白。经过努力,晋绥抗日根据地巍然屹立在黄河以东,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同时也在财力物资上给了延安巨大支持。父亲还重视文艺、体育,比如成立战斗剧社、战斗篮球队……”

  从贺晓明的叙述中,记者能感觉到她对父亲充满了敬佩与爱戴。她说:“我的父亲在南昌起义时就是一个将军了,但骨子里他始终是个农民。他,为人真诚,爱讲真话。他有着优秀的品质,那就是百折不挠。他有着坚定的信仰,对党绝对忠诚。他的人生境界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蒋介石曾经非常奇怪父亲加入共产党,因为早在 1927年,父亲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晋绥精神不能丢什么是晋绥精神?贺晓明向记者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关于这一块,她也听父辈们讲过不少故事。父母说过,晋绥的老乡非常实在、聪明,有恩于他们。

  2014年10月21日下午,吕梁市委常委、市长董岩与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下旬,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与关向应等率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挺进抗日前线,进入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9月下旬,大青山支队留一部在绥中活动,主力进到武川、百灵庙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2月,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创建的19个重要解放区之一。

  “父母在这块土地上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时候,父亲的老战友、老朋友,见面总会说,我们是晋绥的。当时年龄小,还无法正确理解晋绥,但是感觉很亲切。慢慢长大后,经过学习与了解,更多的是受父辈们耳濡目染的影响,渐渐体会到了晋绥精神的含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为人民服务。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也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党交办的各项任务等,所以,我认为晋绥精神不能丢。”贺晓明告诉记者。 聊着聊着,贺晓明讲起了父辈们在晋绥根据地时吃马豆,用马豆抵党费的故事。“据我母亲讲,当时根据地在日伪和国民党严密的封锁下,晋绥军民日子过得非常艰苦,缺衣少食,有时候没有吃的,只好顿顿吃大白萝卜。对此,有的同志颇有怨言,建议母亲向父亲提意见,改善一下大家的伙食。父亲的回答是,‘你们在比奉献还是在比待遇享受?’大家听后也就想开了。再说到口粮,其实就是马豆。而党费就是省下来的马豆。因此,生下的孩子好多名字中都带着豆字。”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了文化

  120师是贺晓明提到次数最多的词汇之一。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父亲是120师的师长,120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对父亲有着特殊的意义;另一个原因是兴县的120师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成为了她的牵挂。她说:“以部队的番号作为学校校名还是不多见的,我想这所学校的落成将成为一种精神载体,一定程度上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所有事情。”

  2014年10月22日,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与基金会部分理事及县领导在120师学校工地。

  为何选择资助老区发展教育?贺晓明谈了谈自己的想法:“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在于教育。今天我们去了兴县的一个托儿所,当看到孩子们又唱又跳,玩得开心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兴县的孩子不缺智慧,缺的是发展的机会。把钱花在教育和孩子们身上是值得的。习近平主席讲的中国梦非常好!我想这也是许多革命先辈与烈士们的希望。中国梦的实现就离不了文化。”

  “如今,兴县的变化是不小,但是发展相对缓慢。抗战时期就是个贫穷地方,改革开放前还是个贫穷县。希望家乡能够快速发展起来,风调雨顺、社会安定,老百姓的日子能够过得和和美美。大家也都努力工作,尽快改变家乡面貌。”采访临近结束,贺晓明表达了对兴县未来发展的祝福和自己的心声:“作为晋绥儿女,只要对老区有益的事情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做。我身在北京,心却在兴县。要知道我的根在这里!”(2014年11月5日《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