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名胜 »

崛起吕梁

发布日期:2016-07-04 14:40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陈敏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1971年建区,2003年撤地设市。现辖2市10县1区、161个乡镇(街道)、3109个行政村(居委),总人口360万。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1.8%。  
    吕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汉属太原郡,隋唐宋元分属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明清分属太原府、汾州府。历史上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初唐诗人宋之问,宋朝名将狄青,清代廉吏子成龙,诤臣名相孙家淦等杰出人物。  
    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涌现出贺昌、张叔平、刘胡兰等革命烈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吕梁是资源富区。全市蕴藏着煤、铁、铝等40多种矿产资源。54%的国土面积含煤,煤炭资源预测储量l100亿吨,探明储量298.6亿吨,其中主要产于吕梁的4号主焦煤被誉为“国宝”。铁矿资源储量15亿吨,占全省的29.6%。铝土矿储量12亿吨,占全省的46%。吕梁是全国著名白酒、红枣、核桃、沙棘生产基地,被誉为“白酒之源”、“红枣之都”、“核桃之乡”、“沙棘之府”。吕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古建筑、古遗址、古窟寺、石刻、壁画等文物古迹5014处,现代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133处,各类自然风景区11处,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有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的北武当山,有日本佛教净土宗祖庭玄中寺,有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西湾等。  
    吕梁是贫困地区。尽管近年来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恶劣的生态条件和十年九旱等自然灾害侵袭,全面脱贫任务仍很艰巨。全市13个县市区宁仍有10个扶贫工作县,其中6个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目前仍有绝对贫困人口11.6万人。  
    吕梁是发展新区。近年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吕梁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位居金省前列,吕梁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50亿元,是2003年1 78亿元的4.2倍,总额列全省11市第五位;财政总收入完成196亿元,是2003年23.2亿元的8.4倍,总额列全省第三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亿元,是2003年67.8亿元的6.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300元。是2003年6415元的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770元,是2003年1575元的2.4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3年的73.2万人下降为11.6万人,净减少61.6万人。
    吕梁是潜力大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更加注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而实施“五个转型、三大跨越"发展战略(“五个转型”是:全面实施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生态转型、观念转型、管理转犁。“三大跨越”是:到“十二五”末,实现经济总量大跨越、固定资产投资大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大跨越。简称“五三发展战略”),创造一个科学发展的“吕梁模式”和“吕梁速度”,到“十二五”末跨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市行列。具体的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同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发展指标比“十一五”末翻番,GDP总量达到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同定资产投资完成5000亿元,城镇居民收入达到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煤炭产能突破2亿吨,焦炭产能突破50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00—2000万千瓦,钢材产能达到 2000万吨,煤基化工产能突破1000万吨。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