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名胜 »

汾西县——师家大院

发布日期:2015-06-10 10:2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师家村内一景 梁铭摄
  沿着黄土高坡上的沟沟壑壑,我终于看到了这方藏而不露的天地——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村。展示在我面前的师家大院是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的民居建筑群,原汁原味,风格独特。这里没有盏盏红灯高悬,也没有彩旗猎猎作响。有的只是宁静、自然、古朴、敦厚。
  踏着石条铺就的环村路,叩响一个个锈迹斑斑的老门环,推开一扇扇吱吱作响的木门,走入一孔孔饱经侵蚀的窑洞。在山风拂面之中,我似乎融入了一幅风雨山河的画卷,同历史老人静静地对话。
  村落所处山形好似凤凰,而大院群所处为凤凰心脏。在大小31个庭院中,都规矩地建有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房及长工房等。以传统而变化的园门、耳门、楼门、偏门、暗门相连。在立体建筑上,精美的石、木、砖雕比比皆是。散落在村落中的163处木雕,47处砖雕和以“寿”字图为主的窗棂隔扇,无不显示出当年师家的文化底蕴以及建筑上高超的艺术造诣。
  当你把留意的目光,缓缓地扫过每一处建筑,你会兴奋地发现那许多显现在木刻砖雕上的书法作品使人过目难忘。如“东山气”、“北海风”、“南山寿”、“敦本堂”以及“清白家风”、“水月松风”等等。而更多充满着为人处世哲理教诲的书法三雕饰品留在了家家户户的门额、楼匾、砖墙上。诸如:“循理”、“俭养廉”、“勤补拙”、“留有余”、“敦善行”等无不散发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芳香。
  绕村而行的1500余米街道及院院相连的路面,均采用长100厘米、宽50厘米、厚30厘米的沙质条石铺就,同时路面下筑有排水洞与各院相连,故有“下雨半月不湿鞋”之说。
  然而,岁月无情。风雨过后,曾几辉煌的豪宅大院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现存的民居多已破损。
  黄昏时分,一位叫作师要保的师家后人接待了我。在师家村,无论有人没人,你可尽意推开一扉扉古老的木门,随意观看拍摄。好客的人们,会端出甜水送你于口干舌燥之时。支书也罢、村民也好,都毫不保留地拿出珍藏的家谱和资料让你记录,他们惟一的心愿就是早一些让游人走进这师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