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三晋儒学说子夏

发布日期:2016-05-26 16:48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周昱丽
    山西素有古代文化摇篮之称,上下五千年,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不知孕育了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在这些异彩纷呈的宝贵遗产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就是三晋儒学,而三晋儒学正是起源于文水。
  文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设邑于公元前514年,春秋末和战国初隶属魏国西河郡。大约2400多年前,一位旷世奇才途经文水,他从遥远的东鲁而来,原本是要回归他的故乡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的。或许是命中注定,也可能是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山水令他流连忘返,他打消了继续南行的念头,决定隐居此处,继承先师衣钵,开馆收徒,传道授业。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决定不仅使他自己流芳百世,还让他脚下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以三晋儒学发祥地的特定身份而名垂千古。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子夏。
  子夏(前507年-?),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之一,曾为鲁国太宰。孔子逝世后,子夏来到当时的魏国西河讲学,李悝、吴起、商鞅、田子方、段干木等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出自他的门下,连一代枭雄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其为师。《史记》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扬光大了孔子学说,创立了儒家西河学派,开启了三晋儒学之先河。
  三晋儒学注重实际,以“仁”为核心,宣扬“忠孝节义”,认为事君要不惜身,事亲应竭尽全力,择妻应重德不重色,交友要言而有信。提出了“有教无类”“以德育人”“循序渐进”“师者有兼才,博学而笃志”“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历史教训,防止臣下篡权;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
  蔚为大观的三晋儒学影响深远。魏文侯当政后,以举国之力推行子夏学说,使三晋儒学广泛传播并应用于实际。子夏认为,对人材应该看重其“大德”,不必拘泥于“小德”。文侯遵循子夏“选于众”的思想,实施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友田子方,礼段干木”,重用李悝、吴起革新变法,终成霸业。子夏主张“学以致其道”,要求思想学说要落实于社会实践,促使像李悝、吴起、商鞅这样的弟子积极投身于历史变革。子夏思想不仅教化了法家创始人李悝等人,还间接影响到后来的荀况、韩非和李斯,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子夏“设教西河”的隐居之所就在如今的文水县隐泉山。该山位于县城西南12.5公里处,东起羊沟,西临旋风楼,南到洞沟,北至石堂沟,周长12公里,主峰海拔1690米。唐开元十七年,唐玄宗巡幸此山访古,追封卜商“魏侯”,并将山名改称“子夏山”。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载:“隐泉山在文水县西南二十五里,山壁峭立,有泉隐没不恒流,因以名山。卜子夏退老西河之上,即此地,又名子夏山,一名卜山。山有石窟号隐堂洞,亦子夏室。”
  作为子夏的第二故乡,文水历朝历代对子夏倍加推崇。当年,西河之民视子夏为孔子再生而尊之,呼其曰“丘”。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南宋咸淳三年和明嘉靖九年,当时官府均为子夏上表请封,子夏先后被加封为“河东公”“魏国公”与“先贤卜子”。元大德十一年,位于子夏山南麓的西南隅村落成子夏庙,设堂供奉,因此村名改称“神堂村”。当地东夏祠、西夏祠、北夏祠等村的村名来历,也均与这位圣人有关。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