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刘少白传--第十章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二)
发布日期:2016-10-06 14:21 来源:《刘少白传》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
2.与毛泽东的临别谈话
少白决定尽快回到晋西北。交际处长金城问,刘老先生临走前,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办理。少白说只有一件事,就是如果毛主席有时间,我想跟他道个别。
过了两天,金城兴冲冲赶 来 告诉少白,毛主席请你今天下午过去。
少白乘着金城安排的一辆大卡车来到王家坪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正在院中踱步。
少白大声道:主席好。
毛泽东握住少白的手问:少白同志啊,听说你要回去了?
少白说准备过两天就回。
毛泽东点点头,说早些回去也好。两人在院中的小石圆桌边坐下,警卫员应即端来茶杯和烟灰缸,毛泽东让先给少白斟上茶。
少白说:回之前,特来向主席告别。对回去以后的工作,也想请主席给予指示。毛泽东递过一支烟,少白接过来,警卫员为少白点上。
毛泽东在一旁划着了火柴,也给自己点上。他没有做什么指示,却道:
现在我们和国民党一边在谈,一边在打。蒋介石要占我们的解放区,我们要保卫。我们保卫的不是地盘,而是人民的利益,是民主选举、三三制、临时参议会这些大家都赞成的东西。我们搞人民民主、联合政府,蒋介石不搞,还来打我们。所以我们和蒋介石不是两党之争,而是专制独裁与人民民主之争。这个仗看来是要朾下去的,这由不得我们。
少白频频点头,说主席把道理说透了我们往往只是从国共两党关系上看问题,不免有些狭隘。
毛泽东话头一转,又说道:但是要打,靠什么打呢?人家有美国的大炮、飞机、坦克车。我们有什么?
咱有人民大众么。少白不由自主地接过毛泽东的话头。
毛泽东点头道:对,人民大众。我们是为人民的,也要靠人民。解放区没有大城市,解放区的人民主要是农民。当年你办农民银行我很赞成,因为农民银行也就是人民银行。
依靠农民就要发动农民。过去我们靠搞减租减息发动。现在农民不满足了,因为土地不在他们手里。土地是农民的命,命不在自己手里,他怎么会有积极性?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地方的农民通过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直接从地主手里取得了土地。群众已经走到我们前面。所以中央最近做了一个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
少白说:好,我完全拥护。这几年晋西北的减租减息,有的地主开明还好些;有的地主很顽固,想尽办法克扣,农民很不满意。这光靠搞减租减息斗争,看来也不行。如果土地是农民自己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毛泽东接着说:让农民得到土地,目前有几种办法:汉奸、反动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农民;开明士绅过多的土地,动员他们献出来;减租减息比例提高后,有些地主觉得不合算,把土地卖给农民;陕甘宁边区的办法,是政府准备通过发公债赎买地主的地,再分给农民。
少白连连点头,说这样的政策很符合实际,非常好。
毛泽东说:你不是让我给你指示吗?我给你的,就是这个中央的《五四指示》。
天色渐晚,警卫员过来说:主席,开饭了。
毛泽东说:少白同志啊,在我这里一起吃个饭吧,就算为你饯行。
饭桌上又谈起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毛泽东问:少白同志,你这个开明士绅,家里还有多少地啊?
少白道:落在我们兄弟二人名下的地,大概有400多亩,都是祖上留下的。
毛泽东道:回去后带个头,把多余的地献出来,怎么样?
少白道:不光是多余的,我准备把所有的地都献出来。我一家老小都跟上了共产党,还留着地干什么。
毛泽东望着他,又问:听说你的几个儿女都参加了革命,都是哪个啊,安子文同志是你的哪个女婿啊?
少白道:老大刘亚雄,原来在太行,现在去了东北的西满;老二刘竞雄,就是安子文的爱人,现在中央党校二部;老三刘平,女婿叫张池明,在东北的北满。最小的是个JL子,叫刘易成,现在延安读中学。
毛泽东问:你的大女婿呢?
少白道:大女婿是陈原道,已经牺牲十几年了。
毛泽东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陈原道,我知道他。
二人一时无话。
警卫员又过来把两个酒杯斟满。
少白举杯说:主席我敬你一杯。
毛泽东说:应该是我敬你。一来是尊老敬贤,在党内我们是同志,玍外面你是长者,我应称你刘老先生;二来是为你饯行,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毛泽东又道:林枫同志已去了东北。晋绥分局现在是李井泉同志在那里当 书记。李井泉是红军干部,建立了大青山根据地,当过抗大的政委。今后你们在一起工作,要互相了解,搞好团结。
临别时下起了雨。毛泽东一直把少白送到大门外。卡车摇摇晃晃地开出一段,少白回头望去,毛泽东依然站立在雨中目送着他。
后来,少白在致毛泽东的信中,特别回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忆昔三赴延安,备承渥待。前岁临行,特邀饯叙。所感者门前分手,雨中俟车,轮蹄已辗,犹见瞩望,一别重秋,永志难忘。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编著)
本站编辑:姚文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