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孙谦: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剧作家

发布日期:2015-04-21 13:54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孙谦

  1947年冬,孙谦由晋绥边区文联调往东北制片厂时留影

  “1947年,我正在原平搞土改, 一个命令,调西北电影队到东北电影厂当编剧——让一个只看过两天露天电影的人去当编剧,除了好奇之外,能谈到什么爱好和自愿吗?那时候,既没有电影学院,也没有电影书报,甚至连本指点门牌号数的小册子都找不到。编剧位坐上了,怎么办?看电影。那真叫‘天天看,月月看’!看了电影就编电影,编下电影不能用,就下乡、上前线,到还冒着硝烟的工厂体验生活;回到电影厂,又是看电影、编电影——就像是切了头的苍蝇,乱碰乱撞。”这是孙谦后来记述自己的一段经历时写到的。

  孙谦,原名孙怀谦,山西文水县南安村人。1920年4月4日出生于一个清贫之家,因家境贫困,小学未读完便被家人送去学商。1937年,他加入青年抗日决死队。1938年,他被调到黄河剧社搞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在晋东南民革艺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十二月,在“晋西事变”中,随军由晋西南转移到晋西北地区。1940年,孙谦随剧社赴延安,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附属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和部队艺术学校学习。1942年5月,在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孙谦结束了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的两年学习,按照组织安排,当年夏天他返回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转业到了晋绥边区文联。

  在这期间,孙谦根据1940年反“扫荡”中亲身经历过的事写成短篇小说《我们是这样回到队伍里的》,发表在1943年8月

  5日延安的

  《解放日报》副刊上。这篇小说的正式发表,成为孙谦实践毛泽东“讲话”精神的初步收获,激发了他用手中的笔反映边区抗战火热斗争的热情和信心。从此之后,他创作了大量的短篇、散文、特写和短诗,发表在《抗战日报》上,成为《抗战日报》发稿最多的积极分子之一。1943年秋,孙谦调任保德县第三区文化部长,到基层发动群众搞“减租减息”,征粮、征兵,开展反“扫荡”斗争。同时参加了整风运动。1944年调到“七月剧社”工作。因为有几次工作经验,于是和卢梦、西戎、常攻等人合写了《王德锁减租》,又与胡正、常攻合写了《大家办合作》。接着又编成戏剧由“七月剧社”演出,受到观众的好评。同年,在晋绥边区开展的“七·七·七”文艺有奖征文活动中,分别获甲等奖和丙等奖。1945年,孙谦任晋绥文联创作科长,春天在宁武县与民兵搞“挤敌人”斗争,为《抗战日报》写了《民兵画家吕二如》,与周文彬合写《和尚泉民办小学》、《丁国梁怎样办马跑泉小学》,创作的秧歌剧本《闹对了》等,先后发表在6月的

  《抗战日报》上。他还与亚欣、陈岳峰合写了《赵雍周和宁静民众医院》、《老百姓的医生》。日寇投降后,在晋中地区搞“反奸反霸”工作,与吴刚合写通讯《平川见闻记》。1946年5月,孙谦在《抗战日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老资格》。1946年7月1日《抗战日报》更名为《晋绥日报》,孙谦在忻崞地区搞土改时创作的《民兵歌》、《土地回来了》,发表在7、

  8月间的《晋绥日报》上。同时,孙谦创作的短篇小说《胜利之夜》、《村东十亩地》等,还在《人民时代》等其它刊物上陆续发表。1947年后,孙谦先在原平县搞土改工作,10月加入西北电影工学队,远赴东北电影制片厂学习电影编剧,之后逐步成长为享誉影坛和文坛的人民作家和电影编剧。

  孙谦是一位乡土气息很浓的剧作家,他的艺术作品取材于他所了解的农村生活,因此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朴实、真挚、感人。他从对创作电影剧本一窍不通,到写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作品,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生活的磨炼,塑造了他坚毅的性格,正是因为有了百折不挠的毅力,孙谦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