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娃 »

童养媳“逃”家去抗敌 郑钢花讲诉

发布日期:2015-12-09 11:00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作者:记者
      
    为抗日女英雄李林烈士墓敬献花篮。右起:原晋绥边特委组织部长、山西省委书记郑林夫人、晋绥抗日老战士孙平,晋绥抗日烈士王宝之子、晋绥抗日老战士王生明。
   引子
    “头上梳个笤帚把,下边两只粽子角,沏茶做饭,碾米磨面,端汤捧水,扫地抹桌……从早起倒尿壶到晚上铺被子,时刻不离,唤着就到;见个生人,马上躲开,要自己不宣传,外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媳妇......”
    这是赵树理名作《小二黑结婚》中的选段,虽带有一定戏剧性,反映的却是抗战开始前家庭妇女最真实的生活。这些女性身份卑微、日日辛劳、没有任何社会生活。孙平就是其中一位,但是和其他女性不同的是,她“嫁”到婆家时只有12岁。
孙平在婆家受尽虐待,在一个冬日的夜晚,她跳窗逃跑,加入了抗日妇女救国会,那里有很多和她经历相似的女性,孙平的命运也就此改写。
    孙平,1928年生,山西省平鲁县吴辛寨村人,1940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自幼家境贫寒,12岁时逃出婆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妇女救国会,在平鲁、朔县一带做妇女儿童工作,成为救国会中年龄最小的一员。1942—1944年先后进入雁北李林高小、晋绥民干校等地学习和工作。1944年春参加了晋绥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的文工团——“五五剧社”,任演员。孙平参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剧目表演:歌剧《兄妹开荒》、眉户剧《运盐起家》和 《王德锁减租》、祁太秧歌《闹对了》,还参加了当时影响很大的歌剧《白毛女》的演出。
    现年87岁,休养于太原。
     我和母亲
    讲述人:郑钢花(57岁,孙平小女儿)
    在我心中,母亲是位传奇的女性,12岁参加革命,19岁当区长,她从一个一字不识的农村丫头,变成了一位能文能武的共产党女干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历程。
    在我心中,母亲又是个平凡的女人,她勤劳朴实,本分善良,若不是因为时势,她也许会在家相夫教子,平静地度过一生。
    和大多数慈母不同的是,母亲对我们的要求异常严格:家里有
沙发,母亲却不让我们坐,只能留给客人。我们不理解,母亲就说:“小小年纪不能贪图享受,坐什么沙发?去坐硬板凳。”父母还为我们兄妹五人开辟了一块学习园地,把我们的作业和成绩单贴在墙上,谁表现好就奖励谁一面小红旗、一朵小红花。到最后,我们兄妹五人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母亲的同事说:“国家在普及高中,你们家把大学都普及了!”
在父亲郑林题写的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题名序言前留念
    母亲离休后,开始动手写一本回忆录。家务之余,她就戴着老花镜勾勾画画地做些读书笔记。谁知十多年后,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竟然给我们贡献出这样一本书。这些手稿,成篇年代不一、纸张大小不一、笔墨花色不一,但哪本书也比不上母亲这本书令人感动。
    母亲的书是一本
家谱,时间跨度大,标注了人在何处生,家从哪里来,山有根水有源,血缘相通上三世下三代。母亲的书又是本教科书,历史背景大,抗日战争中,无数次与敌周旋,无数次命悬一线,又死里逃生。
    我曾经好奇地问母亲,她见到日本人是什么感觉。她说:“我们见了日本人不害怕,日本人要杀你,害怕也没用。要是真害怕就成亡国奴了,那就连猪狗都不如。共产党就是靠不怕死的精神,才把日本人打跑的。”
    母亲的抗战
    A 9岁订婚12岁“出嫁”
    从记事起,小丫头孙平就知道,陪伴自己和家人最多的就是贫穷与饥饿。爷爷和父亲东奔西走地出去打短工、当长工,终年劳作,也维持不了全家最低生活。每年春天草芽一发,母亲就提着篮子挖些能吃的野菜。11岁那年,爷爷病了,想喝些糜子面糊糊,但是家中没有,人穷也不好向邻居借,爷爷最终也没有喝上这个糊糊,带着遗憾走了。
    在孙平的家乡,女孩子要早早地许给婆家。贫苦人家更是如此,为的是向婆家讨些彩礼钱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孙平9岁的时候,家里穷得没有办法,通过媒人介绍,家人把她订给了邻村一个比她大12岁的男人。订婚换来了90块大洋,大部分被父母拿去还了债,剩下的一点换了些田地。12岁那年,孙平离开父母和兄弟姐妹,“嫁”到了男方家。“这家人比较特殊,我的母亲没有公婆,只有‘丈夫’和一个寡妇嫂子,而我母亲来到男方家,自己的‘丈夫’竟然和寡妇嫂子合起伙来,对她百般折磨。”孙平的女儿郑钢花说。
    孙平在这里受尽了苦,吃不饱饭,晚上睡觉连被褥都没有。因为每天要推大磨,脚后跟裂了口子,血和鞋黏在一起,鞋都脱不下来。正好,姐姐村里有个人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她知道孙平的处境后,劝她参加抗日妇女救国会。1940年1月一个寒冬的夜晚,“丈夫”出了门,把孙平独自留在家中,她决定,今天晚上就逃跑。
    孙平把门插好,等到夜深人静时,她觉得时机到了。12岁的小姑娘害怕遇到鬼,为了辟邪,孙平点上一炷香,又拿起把扫炕的笤帚给自己壮胆,跳窗户就跑。一路狂奔,孙平来到邻村的姐姐家,把来意说清楚后,姐夫和姐姐很支持她参加妇救会。第二天一早,孙平一个人来到妇救会的驻地,正式报名参加。这件事很快被婆家知道了,那个男人和寡妇嫂子专门赶来劝孙平回家,理由是“马上要过年了,等过完年再来”,妇救会的同志暗中使眼色,暗示她不能走。“我母亲当时年纪虽小却知道,一旦回去,就会被这家人折磨死,所以她坚决不走。后来她才知道,如果那天她回去了,这家人就准备把她卖了。”
    B 妇救会中年纪最小的一员
    过了几天,母亲专门来看孙平,含着眼泪嘱咐她:“由你吧,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把鞋穿得小一点,不要把脚放大了。在耳朵眼穿上个线绳绳,不要叫长住了。”母亲的意思是,即使参加了妇救会,以后还是要当老百姓的。如果脚变大了,耳朵眼长住了,做家庭妇女是不行的。
    作为妇救会中年纪最小的一员,孙平很快投入工作。她与其他同志一起到农村动员妇女给八路军做军鞋,劝她们剪发、放脚,教儿童团唱抗日歌曲,经常东奔西跑地与敌人周旋,展开游击斗争。日军营地离妇救会只有四五里地,经常是日军进村,妇救会同志紧急撤离。有时候来不及逃跑,日军就在她们背后扫射。子弹从孙平脚下和肩头密集地飞过,打在地上,
黄土飞扬,幸好都没有打中孙平。她只能没命地跑,遇沟往下跳,顺坡往下滚,等跑到山上时,嘴里都是血腥味。
    又有一次,孙平和姐妹去看望在邻村养病的同志,谁知被汉奸告密,夜里日军包围了村子。孙平个子小,被老乡一把拉进被子里躲了起来,同伴躲在门后也躲过了一劫,只是她们眼睁睁地看着生病的同志被日军抓走了。敌人一走,两个人冒着风雪,赶快往妇救会跑,回去以后,她们哭着跟同志们讲述了刚才的事情,几个人又抱头痛哭了一场。
     
  左起:晋绥抗日烈士王宝之子、抗日老战士王生明,原晋绥边特委组织部长、山西省委书记郑林夫人、晋绥抗日老战士孙平。
     1943-1944年,孙平先后进入晋绥边区师范学校民干校、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学习工作,后又进入“五五剧社”,也就是后来的“雁门剧社”工作,担任演员。孙平和其他同学一边学习,一边纺线织布,还要排练节目配合形势进行演出。孙平出演过《运盐起家》里的郭玲玲,《王德锁减租》里王德锁的妻子李氏,《白毛女》里王大春的母亲,《闹对了》里民兵妻子等角色。“我的母亲是台柱子之一,他们的戏老百姓很喜欢看。那个年代农民们文化生活缺乏,戏里讲的又是打鬼子、减租减息的事,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郑钢花说。
 C 抗战胜利才得以全家团圆
    1945年6月,孙平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两个月后,日本投降。1945年底,孙平终于可以请假回家,这时距离她离家参加革命已经有五年之久。跟老乡打听家里情况时,孙平才知道父母已经搬到了山阴县水头村。她用节约下的一些卫生费买了半斤棉花(给母亲捻线用)、两个梳子和两个篦子,还买了两包做针线活用的针,这就是孙平回家带的礼物。
    快进村时,孙平看见一个十几岁的男娃娃背着炭篓下坡,他和孙平互相看了好一会儿。“你是不是成小子?”孙平先问。他回答:“是,你是二姐?”两人这才相认。弟弟带着孙平回了家,母女相见时,两个人都一时说不出话,只能默默流泪。五年后,家人终于团圆了。“我的母亲真的是幸存者,之前家人都以为她死了,身边有好多人在战争中牺牲。抗日战争时,有时候日军刚走,母亲就进村,看到满地都是尸体。有的人被日军抓走了,有的房子被烧了,女人们坐在大街上号啕大哭,村里一片惨景。每每母亲给我讲述这些的时候,都忍不住流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孙平正在兴县城里演出。“日本投降”的号外消息传到剧社后,大家高兴得又跳又欢呼,互相拥抱,有的扭起了秧歌,有的唱起了歌,有的同志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孙平也激动得热泪盈眶——“日本帝国主义终于被我们打败了,我们胜利啦!”
 

 讲诉人郑钢花系孙平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