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娃 »

缅怀我的母亲杨秀琴

发布日期:2015-07-06 14:43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杨秀琴

  我的母亲于1938年参加八路军,在贺龙师长率领的120师的工卫旅担任文化教员、卫生员等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忆母亲生前,讲诉她在战争年代的经历,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

生死相依战友情
  1939年,日寇对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大扫荡。我父亲任应枢带领部队转入交城山青纱帐与敌人迂回作战。后勤部队与敌人周旋。敌人来势凶猛,后勤人员被打散,母亲带着仅,4岁的大哥行动不便,敌人已经逼近,母亲怕连累14岁的勤务兵弓俭,让他一个人先走了。在这危急关头,运输队的马夫“岢岚老二”见母亲一个人又带着孩子有危险,执意要随母亲同行,并说:“你死不了,我就死不了。”当时天下着大雨,母亲的鞋早被胶泥粘丢,两脚都磨烂了,疼痛难忍。只好用裤脚包住双脚走路,眼看敌人追上来,他们向对面的山上跑去,眼前却被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危急时刻只好将毛驴身上驮的东西全部扔掉,只留下米面袋,把毛驴藏在山洞里。没有路,他们硬是抓住树木往上爬,躲在半山腰的大树林里。敌人住在神家社村,晚上探照灯把整个山上照的通明,母亲他们不敢走动,渴了就舔树叶上面的露水,饿了吃几颗红枣,在山上待了整整两天两夜。
  第三天凌晨,听见敌人的脚步声走远了,“岢岚老二”出去探听消息,得知敌人又去了五里路外的冯家庄,只要发现这边有人就向这里打炮。母亲他们趁天还不亮紧急转移,由当地放羊人带路躲进了他们住的土窑里,那里恰好有21团的两名征粮战士在炒黑豆吃,妈妈看见他们那饥饿的样子,马上把仅有的一点米面给他们做成和子饭吃了。那两个战士吃完饭,执意要给母亲把毛驴拉回来,可是他们找到了毛驴刚拉出山口就碰上敌人,只好丢下毛驴脱身。
  我方侦察员马维礼报告父亲说,发现敌人拉着母亲的毛驴但不见娘俩。父亲听了,以为母子俩可能被敌人杀害。过了几天,21团的两名战士告诉父亲实情,父亲立刻带人把母亲等三人接回来,总算又一次化险为夷。
为贺龙师长做油蛋蛋
  1940年春,贺师长来到驻扎在交城山铁青儿村的工卫旅视察。战士们高兴极了,都纷纷出主意为贺师长做好吃的,于是我母亲为贺师长做了一顿她拿手的油蛋蛋。贺师长吃了觉得好吃就问:“这是买的还是做的?”身边人说:“这是我们文化教员做的。”贺师长问:“她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有的战士说:“是大学毕业的(其实是高小毕业)。”师长要见人。我母亲因为人们谎称她是大学生,觉得没法面对首长。执意没去见贺师长。
过黄河遇险情
  1942年,日寇对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部队转战到陕西省神府县东连堡。,1943年元旦那天,部队给战士们改善伙食,突然侦察员报告有敌情,战士们把不熟的饭菜装入各自的米袋里马上整队出发。就在这紧急关头,母亲生下了我。当年七、八月份,母亲接受了新的工作任务,要过黄河去陕北佳县。当时过黄河要坐的木板船只能在深水区停靠运行。距离上船的这段河道母亲得靠部队给配备的一头毛驴运行。母亲骑着毛驴,背上架着两只圆柱形的柳条筐,一只装着不到一岁的我,另一只装着行李。黄河水流湍急,当渡到接近船时毛驴突然跌倒,母亲本能的求生欲使劲拽着毛驴的尾巴,毛驴猛力挣扎站起来才上了船。我们有幸没被水淹没。母亲讲给我的这段惊险的情景,永远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用雪水煮饭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八年抗战结束了。父亲派人去岢岚县、交城县将二哥、大姐从奶妈家接到身边,我们随部队住在汾阳县杏花镇山庄头,母亲仍在部队后勤部门工作。
  蒋介石挑起内战,阎锡山的队伍赵承绶部进攻平川、攻打孝义、扫荡边山,形势紧迫。1945年腊月三十,天下着鹅毛大雪,母亲买回豆腐准备过年。老乡送来了一头毛驴,并报信说阎锡山的队伍来了。勤务兵赵清秀(杏花镇窑头村人)带着我们娘儿五人钻山沟住在了一个木炭洞里。当时真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只有两周岁的我脸被沙棘灌木刺划破又冻伤,痛的直流泪也不敢哭出声,生怕被敌人发现。每天都是用化下的雪水做饭。一天,大哥和二哥去山沟里铲雪,不慎滑倒把仅有的一口铁锅摔破,所幸找见敌人扔下的一个饭桶。一饭桶雪只能化一点水,一次又一次化雪才能够做一顿饭。就这样艰难地度过七天七夜,敌人退走我们才返回驻地。
  这些回忆只是母亲革命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她不愧是一位英雄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