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深切的关怀 难忘的教诲——怀念林枫同志

发布日期:2016-11-09 11:31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李继伟
 李继伟
    1938年冬,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又称晋西支队,在山西灵石县、隰县境内驻防。支队部的一个宣传队刚刚组建,当时还不到20人,队员大多是由地方党组织通过群众团体,从儿童团选调的一些男女孩子。我也是宣传队中一员。宣传队内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八九岁。一天下午,宣传队全体同志正在打麦场上练唱革命歌曲,忽然—位陌生的首长来到我们面前。他身着黄色军服,腰扎皮带,皮带的右侧还挎着一支手枪,黑瘦的脸上,两眼炯炯有神。他先问我们叫什么名字,哪里人,何时来到宣传队。然后又和我们一起席地而坐,先拉家常,后讲为什么要当八路军,为什么要打日本、救中国,老百姓为什么拥护八路军,宣传队怎样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等等。当时,我一边听,一边心里纳闷,这是哪位首长?我偷偷问旁边的邢指导员。他告诉我,这是咱们的林政委。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林枫。他态度那样和蔼,循循善诱教导我们小同志,给予了我们战胜敌人、做好宣传工作的勇气和力量。
    1939年春天,宣传队里年龄大的队员分配到连队工作,我们年龄小的队员调到晋西南区党委宣传队,住在隰县境内。宣传队员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练习唱歌跳舞、排练节目。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8周年,宣传队在隰县郑家岭村改称为七月剧社。七月剧社归区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我们和林枫都是一个机关的人了,见到他的机会也就多了。
    1939年三四月起,我们受到日寇和阎锡山顽固派的夹攻,形势逆转,战斗频繁,晋西支队队部和晋西南区党委机关驻地经常转移。部队行军时,林枫和干部、战士一起爬山涉水,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战争紧张时,一天要转移好几个地方,连饭都吃不上。林枫怕我们掉队,常让警卫班的战士帮我们拿道具、背背包,遇到紧急情况,还要警卫连保护我们的安全。宿营后,他和王达成、张稼夫、黄骅等领导忙着调查情况,分析敌情,研究军事部署。
    1939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遥相呼应,掀起的武装摩擦不断升级。晋西南区党委于11月在隰县张家川召开会议。会上,林枫分析晋西南地区政治形势逆转非常严重,提出应付突然事变的对策,要求与会同志要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斗争要力争主动权,有理、有利、有节。此后不久,阎锡山顽固派的军队进攻新军决死二纵队,要消灭抗日武装八路军和决死队。这就是历史上的晋西事变。为了应付这一事变,12月上旬,区党委在隰县高家条村召开了晋西南地区第一次党代表会议。由于形势紧张,党代会仅仅开了两天便休会,代表们赶回去分头组织反顽固斗争。会后,林枫率领晋西南党政军干部和武装力量,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组织和带领晋西南广大人民开展反顽固斗争,给予反动派以应得的惩罚。
    晋西事变之后的一天夜间,晋西支队掩护区党委机关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汾()()公路,向晋西北转移。在柳林镇敌我双方打得十分激烈,各有伤亡。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林枫和军事部长黄骅在公路的突破口处指挥同志们有秩序地突围。这次突围战斗,区党委机关没有一个人伤亡,宣传队也无人掉队。1939年底,我们已经安全顺利地转移到晋西北八路军师的防区。在反顽固斗争中,部队天天行军,战斗十分频繁,有时一天要打几仗。林枫操劳过度,又患重感冒,身体很虚弱,当时不要说营养品,就连必需的药品也没有。他虽然在病中,但还是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个干部和战士,组织上配备给他的骡子,行军途中总是让给伤病员、女同志和我们这些小同志骑,自己却带病和部队一起爬山涉水。在长期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林枫总是处处以身作则,带头吃苦,节省开支。八年抗战中,他的行装就是一条从东北老家带出来的旧毛毯和一床旧被。
    1940年晋西事变结束后,我被送到革命圣地延安。1942年春天,林枫到延安。在党中央机关驻地杨家岭见到了我,他开口就说:“见到你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就放心了。”“在延安可以睡个安心觉,不像在前方天天行军。”“到了这里,你这么小的年纪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他还风趣地说:“我这次回延安,没有给你带来什么东西,你不会生气吧?”当时我特别激动,就像离别父母多年、突然重逢的心情,止不住流下了热泪。1944年冬初,林枫再次到延安,送给我一套他节省下来的灰军装、一双布鞋、两双线袜子、两条晋绥边区生产的毛巾。当时延安生活十分艰苦,对我来说,这些礼品真是雪中送炭。那套军装多年来我十分珍爱,一直保存在身边,十年浩劫中被人抄走,至今下落不明。19454月,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林枫出席了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会议期间,我去看望他。他向我讲:“你已经长成大人了,今后要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多做工作,做好工作,除去努力学习文化以外,应该争取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林枫对我的教诲,我牢牢记在心里,几十年来成为我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的动力。
    19728月中旬,林枫从秦城监狱出来,住在阜外医院。当我第一次去看望他时,一见面我们禁不住都流出了热泪。他十分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我因为不愿意使他过分难过,安慰一番后,很快离开了病房。此后,我常去看望他。他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强忍着病痛,坐在一张椅子上听我说话。一次,他责备我,为什么不将革命前辈张秀岩(1895-1968)在“文革”期间被林彪、“四人帮”诬陷、迫害致死的情况告诉他。这一下,引起了我的不少回忆和悲痛。我与张秀岩这位革命老前辈结成母子关系,和林枫的帮助有着密切关系。林枫和张秀岩在平津一带白区做党的秘密工作时就相识了。张秀岩长期过着独身生活,林枫和他夫人郭明秋十分同情,常常去看她。1940年我一到延安,就是林枫介绍我到张秀岩身边,帮她做一些事情的。
我从和张秀岩相处多年中得知,林枫是一个品德高尚、襟怀坦白、肝胆照人、为人厚道、真诚爱护同志、关心干部的好同志。他无私无畏,故能是非分明,坚持原则。林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对中国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作者:1929出生,抗战时期曾是晋西南区党委干部,曾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党委副书记。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