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林枫传略--第九章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一)

发布日期:2016-08-28 11:07    来源:《林枫传略》    作者:穆欣
 作者 穆欣
全力倾注于教育事业
    1954年冬,林枫到达北京,任中共中央东北地区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文教办公室,简称二办)主任。协助中央指导东北地区的工作,协助总理掌管国务院文化、教育、卫生、新闻、广播各部门的工作。从此直到晚年,林枫一直在北京工作。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9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1957年3月任中共中央文教小组成员,1959年4月当选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65年1月当选为第三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60年1月16日任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1963年春,调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校党委书记。其间经常参加国务活动,1963年9月,林枫陪同国家主席刘少奇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65年5月,林枫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20周年庆祝活动。
    二办是国务院掌管国家文教事业的办事机构。林枫到任,首先将二办的编制和任务解决以后,随即着手解决文教事业的方针政策问题。1955年初,为摸清和解决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中几个重要方针政策性的问题,他多次找国家计委文教局、国务院几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北京市委的有关同志,和一些大专院校的负责同志,分头了解情况,还召集一些基层的同志开座谈会,并指派二办的多数同志下到几个省市的基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经中央和国务院 批准,于当年5月19日至6月10日,召开了全国文教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文教事业发展中如何贯彻“两条腿走路”和多种形式并举、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质量和数量的关系诸问题。会议根据林枫的建议提出:在一个时期内,文教工作应以提倡质量为重点,稳步发展;在地区上要合理部署和对公私文教事业统筹安排。要求文教事业更有效地为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服务。会后,中央于9月16日批转了林枫的报告,要求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参照执行。在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上,陈毅副总理在讲话中曾代表中共中央和国院对林枫的工作加以赞扬,说他主持二办不久,工作很得力,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全国文教卫生事业很有针对性。1955年7月5日,在第一届 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林枫以二办主任的身分发言,主要谈国家建设的人才培养问题,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学质量。他说:“根据 当前我国技术力量的数量不足和质量很低的情况,今后着重提高质量,必须同时兼顾数量,使提高质量和增加数量正确地结合起来。”二是发展业余教育。他认为:“业余教育是比较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办法之一,有其广阔的发展前途,将培养建设干部的事业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提出“在学校、厂矿和机关中,应大量举办从小学到大学的正规的业余学校。”他还积极提倡鼓励群众自筹资金办学,主张“对于群众自办的文教事业,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提倡并加强领导的方针。”尔后,同年9月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林枫都曾就国家建设的人才培养,努力学习文化掌握科学技术,以及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提高全民文化的重要性等问题发表讲话。1960年6月1日,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开幕,林枫在会上做了报告,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文教事业的光辉成就。提到今后的任务时,他说:“极大地提高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这是文教战线上的首要的斗争任务。”“我们的原则,是政治思想教育和物质鼓励相结合,而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如果轻重倒置,不强调对劳动者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片面地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和眼前利益,就会使人逐步忘掉我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丧失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革命意志,并且不可避免地使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滋长起来。”他还提出:“普及和提高全民教育,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必须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高速度地发展。”
    林枫先后担任二办和全国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的十年间,不仅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十分关心,而且对成人教育倾注了更多的心血。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对文教战线提出一项任务: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扫除文盲;必须继续加强职工和干部的文化技术教育。当时林枫仍遵医嘱在休养中,但他不顾病痛,多次邀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和各工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家里来,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八大提出的文教方面的任务。他对大家说,八大提出的成人教育任务,是提高干百万工农群众和干部文化技术水平的大事,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成败,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对工农业余教育,不能只看作是正规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或看作是权宜之计。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两条腿”中的一条“粗腿”,是有长远和广阔前途的一项事业。因此,应该有一大批热心这一事业并能坚持为之奋斗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并要在不断实践中创造,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和办法。1958年,林枫带病组织国务院各部门和二办一大批司局长级干部,到北京、上海、辽宁、河北等地调查工农业余教育的现状、已有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林枫提出了继续开展工农业余教育的意见,把业余教育办学的原则归纳为16个字:结合生产,统筹安排,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为了巩固工农业余教育已取得的初步成果,1958年秋至1960年春,在林枫推动下,以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为主,陆续在天津、哈尔滨、福建等地召开现场会议,介绍了办学与教学经验,讨论了继续发展和巩固提高工农业余教育的问题,对工作的规划和规章制度进行了研究。林枫出席了哈尔滨和天津的会议,他在天津职工教育座谈会上提出:要在一切有条件的单位广泛设立学校,其指导思想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生产需要和成人特点,使政治、技术、文化相结合,使当前需要和准备提高相结合。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