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关向应传--第八章进军冀中(四)

发布日期:2016-08-15 14:06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穆 欣
  作者 穆 欣 
“不忠实于阶级,即不能忠于民族”
    在冀中的几个月,经常处于“扫荡”的战争中。关向应非常重视对冀中社会情况的调查研究,经常指派随行人员进行农业调查,研究租佃关系、群众负担情况,做群众工作。他们搜集来的材料,尽管有些显得肤浅、零碎,关向应都仔细进行研究,并择其可取者提供给地方工作通知参考。他还常说:“许多同志不了解民族斗争与农村民主斗争的结合,不知道离开反封建的斗争,基本群众便发动不起来,而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抗战便不会胜利。”他有一句警句:“不忠实于阶级,即不能忠于民族。”每逢谈起统战工作的时候,他常强调阶级立场。他说:“很多同志不了解统战中的阶级斗争,所以不能掌握团结与斗争统一的方针,没有经过土地改革的同志,很难认识反动派的本性,不知道那些家伙是吃肥了就不认人的,稍一不慎,就会叫人家把自己统掉了啊!”
  贺、关到达冀中不久,发生了柴恩波叛变时间。柴恩波是冀中军区独立第二支队司令,过去曾在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军队里当过连长。此人利欲熏心,混进革命队伍后,嫌官小,总想 拉队伍自立门户。他受新镇县伪县长王宗祺和国民党顽固派张荫梧的策动,暗自接受国民党委任的“冀察游击第一师师长”的职务。1939年2月22日,柴恩波公开叛变,散发反共宣言,声明脱离冀中军区领导。投靠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仲麟;他还扣押了第二支队政治委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共一百余人;并且包围了文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扣押了文安县长、大队长等领导干部。虽经我方耐心争取,他仍执迷不悟,坚决与人民为敌。这时对如何解决柴恩波叛变问题发生意见分歧,多数同志主张武装解决,但是有人怕解决影响国共关系,有人对该部武器装备较强有顾虑。关向应与贺龙明确指出,柴恩波的叛变是三纵队的内部问题,消灭柴恩波与国共关系问题无关。最后,军政委员会决定武装平判。贺、关命令一二〇师一部,配合冀中军区三分区部队迅速出击。3月4日至6日,在文安县以西大王庄地区只打了几个小丈,就把这场叛变平息。因为二支队的大部分指战员都是抗日的,当他们识破柴恩波的叛变阴谋,认清他的反动面目以后,便群起掉转枪口打叛匪了。柴恩波看到势头不对,慌忙带着亲信和保镖跑到新镇,按照张荫梧的“指示”,公开投降日军,当了汉奸。这次行动消除了内部的隐患,从此三分区的局势得以稳定。
  平息了柴恩波的叛变,关向应和贺龙马上提出了几项善后措施。主要是:(一)就此事的性质进行广泛的宣传解释,安定人心;(二)以汉奸罪名逮捕叛乱主要组织者,不准捕捉附和者及家属;(三)对叛乱者的处罚,统一由抗日政府处理任何人不得擅自行事。这些措施保证了部队和群众的安定。柴恩波的叛乱不但没有引起情绪波动,反而使冀中区的领导者从中引出教训,认识了整训部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张荫梧不但从内部分化、破坏冀中八路军,还常公开八路军武装进攻,制造磨擦。河北省境内的国民党军队和政权,抗战初期畏敌如虎,日军未到早已逃之夭夭。共产党、八路军在冀中、冀南地区奋起杀敌,夺回被侵占的广大国土,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国民党突又抬出早已不在的“河北省政府”的招牌,委任鹿仲麟为“河北省主席”,张荫梧等人为省政府委员,向敌后坚持抗战的共产党,八路军“收复失地”。其后鹿仲麟又任“冀热战区总司令”,张荫梧也被蒋介石委派兼任“河北省保安司令”。他们拼凑反共武装,不断袭击八路军和抗日政权。1938年12月,张荫梧派他的副司令带领3000人马进去冀中根据地,抢占安国、博野、蠡县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员、抗日干部和进步群众。八路军忍无可忍,进行反击,将其全部消灭。1939年6月,张荫梧又乘日军“扫荡”冀中根据地的机会,亲自带领顽军3个旅,偷袭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当时八路军主力部队正在与日军作战,只有一些留守机关和后勤部队驻在深县。张荫梧连夜偷袭,惨杀八路军官兵四百余人,造成骇人听闻的“深县时间”。张荫梧还在发给蒋介石的电报中,得意忘形地说:“倭寇扫荡八路,……在他人以为大难当前,在我以为军政展开之机会。……”他怂恿柴恩波投敌后,还百般为他辩护。在张荫梧给蒋介石的另一电报中说:“柴恩波……为保存实力,以施行曲线救国(!),已与日寇接洽,被委为冀中剿匪副总司令,虽名投敌,实际仍为本党作抗建工作(!),俟时机成熟,定率部反正(?)。……”张荫梧如此丧心病狂,配合日寇扫荡屠杀抗日军人,激起冀中军民的极大愤慨。6月21日晚,贺、关指挥一二〇师部队协同冀中军区部队将顽军分割包围,22日拂晓展开全面攻击,一举将其消灭,毙俘2500余人,张荫梧仅带几名亲信侥幸漏网。
  谈到张荫梧的反共挑衅,关向应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认为必须给坚决的回击:“在张荫梧进入安、博、蠡的时候,不少的民族优秀分子与不少的共产党员被其屠杀,他逮捕抗日政权的人员与群众团的的干部,他在破坏抗日政权和群众团体。所以为着冀中坚持游击战争与保卫冀中抗日根据地,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不能不被迫出于自卫的与这些反共分子作斗争。”关向应在当时撰写的文章中,曾经详细论述了粉碎张荫梧顽军进攻的必要性及其对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
  “(一)从张荫梧遗失的文件中,可以 看出他是在怎样制造分裂与破坏国共团结阴谋,我们不能不公开不忍公布事件。张荫梧是这样屠杀共产党员的:在其一七七号‘特急,张维良亲译’密电中云:‘据由路西解来之共产党员于等供称,刘亚夫、王庆尧、张世廉、李彦积及共产党员聂珊华、范淅芳、李光等14名、……经某某证明确实无误,昨日已将于等4人执行枪决。刘亚夫等14人留路西不利,立即捕杀,不必再讯,千万千万。弟梧寒(14日)印。’在敌后历经艰辛险恶为民族解放事业与日寇搏斗,千百共产党员在日寇炮火下屠刀下牺牲了自己的头颅和热血,来换取民族的生存和幸福;为什么张荫梧也这样屠杀共产党员?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张荫梧将要走向什么道路?如果不改变的话。
  “(二)八路军是敌人所惧怕与仇恨的,他的英勇果敢机动灵活的战斗,早在敌人面前发扬了他的威力,为国家民族争取崇高的荣誉,所以在敌后日寇主要讨伐方针是集中力量进攻八路军与新四军;但张荫梧在其一〇三九密令中云:‘伪抗日军为敌驱逐时,应不迟疑予以夹击或于通过我防地时毅然决然以武力解决之。’八路军是国军的组成部分,它在二年来英勇抗战中与其他国家一样为国家民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张荫梧诬蔑八路军为‘伪抗日军’,并阴谋缴械,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不难了解的,不管这些反共反八路军的分子主观上怎样,客观上无疑是在引导着抗战向败北上走的。
  “(三)坚持冀中平原抗战的堡垒是广大的民众,是人民政权与日军的密切结合,才能粉碎敌人,这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日寇完全懂得这一可怕的力量,并且日寇已在这个力量面前发抖了,只要看看桑木师团的参谋长所说的‘为消灭共匪,首先需要离间共产党军与农民的关系’,可是你再看一看张荫梧的‘对于拥护伪抗日军的民众或工作人员查出后,均当枪毙’。张荫梧这样做在帮助谁?再不要举其‘活字第九号判卷’,对失联络而持有通行证之八路军第四支队连长李文举、被服厂收发主任许振华被其逮捕,张亲批‘枪决’的例子了。
  “当前次张荫梧北上安、博、蠡的时候,冀中曾号召人民政权军队来拥护和慰劳,但换来的代价是摧残和捕杀,造谣与污蔑。
  “投降妥协分子,集中力量于反共反八路军上,极尽其挑拨离间制造分裂、破坏团结之能事,这不难理解,正因为共产党与八路军是坚持抗战的主要力量,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骨干,不反对这一力量,就不能分裂团结、破坏统一战线,以达其投降妥协的目的。
  “所以不管张荫梧主观上怎样,客观上是做了挑拨离间分裂国共团结,制造裂痕,嗾使内讧,破坏抗战的罪恶感——他起码是间接被日寇所利用。敌后抗战便进入残酷阶段,如果不粉碎分裂破坏的阴谋,就不能保证坚持冀中游击战争之开展。”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