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关向应传--第六章迢迢长征路(二)

发布日期:2016-08-01 12:06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穆 欣
  作者 穆 欣 
乌江两岸“捉迷藏”  
    1936年1月19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夏曦等在石阡城内开会,研究部队行动。鉴于便水战斗没有打开局面,而敌15个师又已围拢,形势对红军非常不利,原打算在石阡、镇远、黄平地区争取创建根据地已不可能。遂决定继续西行,到乌江以西、长江以南的川、滇、黔广大地区去活动,相机在贵州西部的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
    1月20日,二、六军团离开石阡,开始抢渡乌江战役。敌人大军穷追不舍。他们估计二、六军团会步红一方面军后尘,北渡乌江。敌人赶到贵州以后,就把绝大部分兵力摆到乌江两岸,昼夜赶筑工事,企图将红军消灭在乌江南岸。敌人自以为得计地摆好阵势,等待红军北渡,二、六军团为了迷惑敌人,又来一个“声东击西”,偏不北渡,进入余庆县境以后,立即挥师向南,日夜兼程,取瓮安,下牛场,直捣龙里,威逼贵阳。贵阳城里顿时一片混乱。红军朝此虚晃一枪,迫使红军东、西两面的敌第九十九师和二十三师急向贵 阳收缩,致使贵阳以西的乌江防御减弱。为使遵义方面敌约3个师的兵力留在乌江北岸,1月底二、六军团突然来一个大转弯,从北面绕过贵阳,向西北急进,通过距贵阳只60里的札佐封锁线,占领了修文县城,造成经息烽北渡乌江的态势,使乌江北岸敌不敢南渡。2月1日,正当敌酋郝梦龄带领他的纵队在乌江北岸加紧修筑工事的时候,贺龙突又发出一道命令:“后卫变前卫,目标镇西卫(今卫城)”。队伍一下子调头 180度,由关向应率红六师秘密地向西南方急进,直取贵阳以西的乌江上游干支鸭池河渡口。贺龙亲率四、五师及第七十七团在修文城郊,准备阻击由贵阳来犯之敌。2月2日,红六师抢占鸭池河渡口,两军依次过江,把郝梦龄远远地甩在了北边,巧妙地从敌人浩浩大军的围追堵截中冲杀了出来,从黔中进达黔西,连克黔西、大定、毕节等重要城市。
    黔、大、毕位于川滇黔边,乌江、赤水河三面激流环抱,境内苍山如海,沟壑纵横,地势险要,物产丰富,人民深受革命影响,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理想地区。部队到达这里后,任弼时主持召开省委会议,贺龙、关向应等参加,共同商定以这一地区为中心,创建川滇黔边革命根据地,与进入川西的一、四方面军相互呼应,扼制西南诸敌,坚持长江南岸斗争。2月7日,在大定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贺龙担任主席。并即布告安民,号召一切反日反蒋的武装队伍联合起来,组织抗日救国联军,与红军携手,共同奋斗。这时红军派出宣传队和工作组,进行宣传和筹粮工作。他们走遍山区的各个村寨,宣传穷人翻身的道理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在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火种。红军还对上层人士和地方武装开展统战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边出动前夕,接到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对法西斯统一战线和抗日救国的指示。在石阡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上,任弼时作了扩大统一战线的报告,对统一全体指战员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推动部队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注意争取团结开明士绅和地方武装。部队攻占毕节,见到当地开明士绅周素园①。他是同盟会元老,早年参加反清斗争,是贵州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他曾在贵阳主办《黔报》,以求唤起民众;当过贵州省军政府总理。辛亥革命失败后,他流寓四,后又辗转回到贵州,隐居毕节闭门读书。2月9日,红军临近毕节时,国民党专员莫雄要他一起逃走,他不走。他还劝莫雄说,要走你就撤走算了,不要跟红军为难。红军到达这里,见他家里有许多马克思主义藏书。政治干部同他交谈,见他思想进步,赞成红军反蒋抗日的主张。贺龙亲自出面,请他出来当了贵州救国军司令,经过短促的时间,他就号召组织起来1000人枪的部队。他还出面组织了毕节抗日救国会,团结广大群众抗日反蒋。周素园和云南地方实力派龙云、孙渡等上层人物都认识,红军请他给龙云的干将、国民党纵队司令孙渡写信。他就把共产党和红军当时的政治主张告诉孙渡,并说:蒋介石派中央嫡系万耀煌、樊嵩高等进入云贵来打红军,也叫你打红军,红军不是好打的;退一步说,即使你把红军打掉了,也是两败俱伤;万、樊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多势大,那时的云南,还是你的?!假途灭虢②,史有明鉴。“正是由于龙云当时的处境,周素园给孙渡写信,打中了他的要害。所以孙渡就在威宁、昭通,按兵不动,形成与国民党追击军造成夹击之势,迫我北走四川。这种态势,就利于我们集中主力对付东面来的敌人,能在毕节停留近二十天,休整补充。”①
    红军在黔、大、毕停留 19天,筹建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有很大开展,而战火一直没有断。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逐渐有90个团的兵力逼近毕节,加上西、南、北方向逼上来的敌军,总数超过120个团。省委和军委分会分析了上述敌情,毅然决定放莽毕节,转移到黔南的安顺地区,争取在那里创立临时根据地,先有个落脚点,准备等待时局大变动时再东进湘黔边境。
    1936年2月27日,二、六军团退出黔、大、毕地区。敌10个师又1个旅全在红军后面和左侧追逼过来,直接去安顺地区已不可能,决定先跨进乌蒙山以摆脱敌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遂率二军团直属队和六师到赫章县的野马川,指挥四、五两师,一举攻下七星关,涉过六冲河,夺取赫章县,踏进乌蒙山,为二、六军团开路。打算沿乌蒙山东麓南下,前往安顺地区。部队进到妈姑时,据报敌郝梦龄、李觉、郭汝栋三个纵队挡住去路,难以继续前进。这时只有西北方面的川军比较远,贺龙当机立断,决定进军西北,把堵塞南进道路的敌军设法北调。关向应在日记中写道:“三月四日,本拟进到狗子店,因估计敌李(觉)纵队可能(已)到……驻威镇(宁)敌亦可与之联络,通过不易,故改向北转移。当晚,六师到小河口,五师到双大坪,军直、四师到回水塘。”
     3月7日,二、六军团兼程开进滇东北彝良境内二军团扎寸田坝,六军团扎奎香镇。敌酋顾祝同以为聚歼二、六军团于川黔边有了“希望”,连电催促万耀煌、郝梦龄、樊嵩甫“衔尾直追”。红军在伏则河伏击跑在最前面的攀敌第二十八师,予以重创后,经乌沙寨和放马坝向东南镇雄挺进,原打算经牛场重进黔西北,穿过毕(节)威大道,进入安顺。从寸田坝前进途中,红六师乘夜偷袭,攻占号称天险的要隘广德关,驻镇雄的万耀煌纵队第四十七师和樊敌第九十七师惊慌万状,连电求援。3月12日,万耀煌从赫章率其主力第十三师两个旅赶来增援,在得章坝遭到二、六军团截击。迎头一阵痛打,敌前卫第三十七旅死伤数百人。走在本队中间的万耀煌听到枪响,知道中了埋伏,慌忙调头策马狂奔,企图逃向后卫第三十八旅、又被红军拦截痛击,被迫再往回跑。若非敌李觉等部从赫章赶来增援得快,万耀煌险些被红军活捉。红军且战且走,3月13日,又在财神塘地区与敌郭汝栋纵队遭遇。只见郝、樊、万、郭、李等敌都从四面赶来,包围圈越来越紧。这是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以来,处境最险恶最困难的时期。贺、任、关等分析了形势,即采取敌进我进战术,于3月15日率二、六军团从敌郭汝栋纵队的外侧、樊嵩甫纵队的背后跳出重围,安然脱险。17日,红军乘虚兼程南进,从云南昭通、贵州威宁之间穿过滇军孙渡纵队的防线,从乌蒙山区直趋滇东。23日在云南宣威县的来宾铺,打退滇敌两个旅的阻击,继续向南转移,于28日进入贵州盘县、亦资孔地区,胜利到达南北盘江之间。这次乌蒙山战役历时近1个月,二、六军团边走边打,行进千数百里。一路上艰苦备尝,险象环生,是这支部队长征开始以后规模最大、条件最差、胜敌最妙的一次战役,显示贺、任、关的指挥高明,尤其表现了贺龙非凡的胆识与卓越的才能,也表现了红军战士的无坚不克的钢铁意志和英雄气概。
 
 
本文来源于:穆欣著《关向应传》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