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七湾连珠成蛇曲 九曲黄河育永和

发布日期:2017-09-25 10:30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苏鑫波
永和黄河“仙人湾”
永和县红军东征纪念馆
永和望海寺
红军东征回师延安登岸处
  “沿黄19县(市)人文生态”系列报道——第八站:永和县
  从清涧欣赏过石楼的“天下黄河第一湾”,再往南去是与永和隔河相望的延川县。采访组顺道去了县城西边的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这是个近年很火热的地方,前去参观学习的人一拨接着一拨。1969年,习近平与其他十几位知青来到这里插队,他从此迈出人生第一步,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习近平在梁家河一待就是7年,与老百姓同吃同住,起早贪黑下地干活,担任支书带领村民修起了淤地坝,创办了农村铁匠铺子,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使梁家河成为全省首个能自行解决照明供热的村子。参观的人无不被习近平这种扎实能干、坚韧不拔、志存高远的精神所打动。
  出了梁家河的山沟沟,往东直奔永和。黄河大桥连接两岸,西岸有个延水关,东岸则是永和关,分明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人说永和关原来叫白虎关,永和县县名便是根据永和关而来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恢弘怒吼的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在这段晋陕大峡谷中,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共同奠定了黄河蜿蜒曲折的格局,形成中国河流中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七个弯道,从北至南分别为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白家山湾、仙人湾、于家咀湾,真可谓是百转千回。七湾连珠犹如弯曲的蛇,湾湾有美景,湾湾积淀了厚重的黄河文化,湾湾有抒不尽的美丽诗篇,永和在这里建了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参观了建在黄河边的黄河蛇曲地质博物馆,还是要去实地领略黄河蛇曲的风采。这里是永和黄河七湾的第六湾仙人湾,河湾与对岸的山构成一个倒“Ω”形状,宛如高山湖泊,湖中有岛,岛上雾气昭昭,水天相接,绿的山与黄的水颜色分明,再没有如此动人的画卷了。
  要与黄河更亲近些,需经过盘山路,路过红军泉,到了于家咀,才能下到西渡滩。1936年5月2日,红军结束东征,毛泽东、彭德怀率总部机关从这里西渡黄河回到了陕北。于家咀的黄河滩上遍地泥沙,岸边停泊着几艘渔船。除此,再没有当年红军东征的任何遗迹,只有河还是那条河,那条静静流淌的河。
  离这个渡口不远,东边山上就是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具体在阁底乡东征村,东征村原来叫上退干,后来改了名字。在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率总部人员两次进驻永和县,前后共居住了十三个日夜,并最后亲自指挥东征红军胜利回师西渡。2005年重新修建纪念馆,以“英明决策铸辉煌”“红军东征在永和”和“老区人民爱红军”为主题分三个展厅,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塑刻作品等真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东征历史画卷。
  仙人湾的早晨云里雾里,白家山湾的夕阳绚丽多彩。去白家山湾必经打石腰乡,这里地势高,海拔最高处为1321米,与千只沟河入黄口相对高差810米。走在山路间,众人被眼前山顶上耸峙的一座楼宇吸引,那是望海寺,崖边坐落的叫望海楼。远远望去,仿佛得道的高僧在山巅观望山河地理。临楼远眺,天际之下的梁峁沟壑拜伏楼下,形成一块盆地,涌起层层薄雾。原来从望海寺望的是云海,这便是其寺名的来源。
  由河浍里到白家山,黄河在这里弯曲成一个“S”形大弯,怀山曲水,同样像阴阳鱼八卦图,故被人们称作乾坤湾。在乾坤湾西侧的黄河河道中,有一个800米长的小岛,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牛坎”,有许许多多碎石,传说这就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剩下的石头。在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黄家岭,前圪巴,伏羲爷爷画八卦;河浍里,后河湾,女娲娘娘补过天。”
  天公作美,白家山湾上蓝天白云,红日晚霞,还有一段漂亮的彩虹,众人跳上跳下,调换着角度,想把这一片美景留住。这里听不到浊浪涛声,看不到黄水翻滚,河水打着漩涡在神奇的乾坤湾中绕过对岸的伏义河村山峦静静地流淌,水面在夕阳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妩媚的河湾衬托着悬崖峭壁,山沿水立,水随山转,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人们竟一时忘记了归途。苏鑫波/文 王宝珍/图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