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红色兴县 »

抓实“两学一做”助推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6-11-28 10:10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裴苗苗
 “真的非常感谢帮扶我们的同志,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拿我家来讲,我种着8亩多地,农闲时可以在附近的厂子里打工,一年收入2万多;老婆参加了护工培训,等学成后找到工作,每月还能挣3000元左右。要是没有组织部的同志辛辛苦苦帮扶我们,大家依旧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兴县恶虎滩乡沟门前村一位村民如是说。
  7月以来,兴县县委组织部针对帮扶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私人订制脱贫计划。通过联系企业和培训机构等方式创造就业机会,不仅让贫困户增收,更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谋生能力。三个月以来,脱贫攻坚已经初见成效。但面对成绩,组工干部没有放松心中紧绷的那根弦。如何保证脱贫效果的持续性,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拔穷根”,必须再接再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继续加强学习,强化制度保障,增强为民意识。继续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章党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依托“兴县发展讲坛”,聘请专家教授开展系列讲座,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并通过脱贫攻坚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效。严格执行已经出台的《农村“两委”主干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村级干部管理办法》,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和村务联席会议等制度,健全完善基层党建目标管理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联系群众机制,增强用权为民意识,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优化党员队伍作风。
  发挥带头作用,丰富工作思路,抓实脱贫攻坚。部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包扶,围绕全县脱贫攻坚“五大工程”,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十大富民产业”,努力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深入贫困村,主动认领贫困户,充分发挥“管道”和“桥梁”作用,通过发放政策明白卡、宣讲精神、实地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求,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脱贫攻坚工作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目前,全县尚有贫困村275个、贫困户21811户、贫困人口61871人。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最突出的民生工程,相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扎实推动下,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打赢脱贫攻坚战虽任重道远,但更胸有成竹。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