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红色兴县 »

记兴县沙壕村第一书记操小卫

发布日期:2016-09-20 11:45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王丽芳
    □本报记者任昱
  实习记者辛刘宇
  兴县沙壕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操小卫四方脸儿大高个儿,说起话来也是粗声大气、爽快响亮,这半年多来,人来客往,操小卫最大的感受就是,沙壕村的人,现在走路的精气神儿不一样了!
  沙壕村是兴县蔡家崖乡北部的一个村庄,距离县城27公里,所辖王家崖、三眼泉、沙壕、碾塔四个自然村,共210户753人。村里人和多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样,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还有个明显特征,那就是穷。咋穷,念书的掏不起学费,得病的买不起药,还有娶不起媳妇打光棍的,沙壕村人穷得抬不起头,兴县是山西省35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之一,沙壕村成了“贫困县中的绝对贫困村”。
  眼下,沙壕村人有了底气,是因为操小卫来了。
  敢担当初挑大梁聚人心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的战略决策,并确定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友协)成为了兴县扶贫帮扶联系单位。2015年12月,中央单位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操小卫作为其中一员来到沙壕村开展扶贫工作。
  下到村子的头一天,操小卫早早地就起来了。摸着黎明前的黑夜,他从王家崖走到三眼泉,又从三眼泉走到碾塔,从碾塔再走到沙壕,把全村这四个自然村走了个遍。村头路边,房前屋后,走得操小卫深一脚浅一脚满身是汗。走村串户中,操小卫发现,全村753口人,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留守村民仅有150余人,在家的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家家都没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村里的小学破烂不堪,荒草丛生,由于教学资源缺失,孩子们都在乡里或县城上学。村集体没任何收入,别说办公了,连村委办公的窑洞都早已荒废了。村干部坦白地向操小卫说,现在村里办点事很难,一没钱,二没人,更没路子,根本没法做事。
  头一天摸家底儿,操小卫几乎一宿没睡着。那天,操小卫暗下决心:人生路漫漫,何惧一年。风里雨里真情见,一年后党检验。
  在第一次村党员会议和“两委”班子会上,村民们对这个新来的书记可一点儿也不客气,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操书记,你给我们带了多少钱来?”操小卫说,“我的确是带钱来了,而且带的还不少,但是这钱是要用在刀刃上的。这钱怎么花,就看咱们支部一班人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的决心和表现了。你们动起来,我们帮了才有劲,光躺着那是扶不起来的。”
  一来村里,他就给每家每户发了两袋白面,老年人和贫困户分别给了600元到1200元不等。会上,操小卫立下了规矩,“以后,咱们村支部班子每周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月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组织一次村干部学习培训,雷打不动。除了做好工作外,村党支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还要动脑子想,提出来致富的点子或者项目,大家一起讨论,制定计划和实施。”操小卫定下的这几条,在村干部中震动不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16年6月11日,沙壕村的14名党员在距离村子不远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还为每户党员发放党章及悬挂“党员之家”标牌,增强党员意识。操小卫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村里的党员们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次下来驻村,操小卫和所有“第一书记”一样,是带着中央“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致富”的任务下来的。中央强调选派“精兵强将”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通过第一书记更加直接获得贫困地区最真实最鲜活的信息,对中央制定调整和完善扶贫政策起到建言献策作用。推动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首当其冲。2016年初,兴县实施核桃林改造工程,操小卫与村干部一起向县政府汇报,申请到了800亩的核桃林栽种项目。按理说,这个不用个人买树苗、化肥又免费、收成归个人的项目应该深受村民们的欢迎,可是在实施中却并不顺利。“核桃树三年后才能有收成,期间的护理很费事;再加上种核桃势必放弃一些原有的农作物,而沙壕村本来就缺少肥沃的耕地和水,这让村民有所顾虑。”操小卫说出了缘由。
  怎么才能打消村民的顾虑呢?在老支书刘维儿的提醒下,操小卫想到了村里的党员。经过党支部会议,沙壕村的14名党员首先认领了核桃树。消息传出,村民们随之响应,10多万棵核桃树苗短短一天便全部登记认领了。“许多富民惠农政策颁布后,老百姓总先看党员干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党支部,关键在党支部书记。肩扛这样的使命,岂容丝毫懈怠!操小卫与村干部一起起早贪黑起草规划、建章立制,一个个方案、一条条规定、一组组章程,使沙壕村村级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起来。
  善开拓再承重任创特色
  三十而立,操小卫正处于上有年老体弱的父母,下有刚满6岁双胞胎孩子的阶段。到沙壕村这半年多以来,算上春节操小卫也只回过三次家,每次待不到两三天便又匆匆赶回沙壕。“有愧疚吧,怎么会不想家,每天都想。但是我想再坚持坚持,村子里的百姓更需要我。”操小卫把对家庭的愧疚深埋心底,转身投入到扶贫攻坚的战场上。
  半年的驻村经历让操小卫深刻感到,扶贫,必须结合沙壕村的特点,找到一种既能激发脱贫愿望,又能让村民了解和接受的脱贫方式。2016年5月,村民们惊喜地在村部大院的墙上看到三幅图,顶部一行大字:兴县蔡家崖乡沙壕村村庄规划图(2016—2025年)。这三幅图分别描绘了沙壕村辖下四个自然村的发展规划。在绿油油的田野和宽广的道路旁,不仅有运动场、便民店、戏台,还规划了有机蔬菜基地、窑洞游园,甚至还有一座暂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教育基地”的活动广场。
  为了这份规划图,操小卫与村干部三番五次往县里跑,甚至还搬来了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业规划师。经过实地勘测,设计的草稿几经修改和论证,最终推出了这份规划图。
  沙壕村村委会主任刘建存说:“村里人的文化程度不高,脱贫之类的话有时让他们一头雾水。如今有了这份规划图,扶贫的千言万语就一目了然了。村民们有了奔头,干活儿的积极性也高了。”刘建存说的没错。规划图刚一张贴,就让有十多年在外打工经历的刘虎儿惊喜不已。他跑到规划图前仔细浏览一番,最后由衷地说了一句:“如果不看文字说明,还以为是哪个城市呢。”这天中午,他找到操小卫商量起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如果十年后沙壕村真成那样,我们的生活就和城里人一样好了!”
  “某种意义上说,规划图既凝聚了人心,也堵住了扶贫工作的退路。”操小卫说,“在规划图美好愿景的指引下,村民的干劲足了,但也增加了扶贫工作的紧迫感。“村民们天天扳着指头算天数,总拿规划图衡量扶贫工作,无形中增强了我们的工作压力。”
  也正是在这种美好愿景的鼓舞下,全体村民与操小卫一起在山路两旁栽种了4600余株苗木;修葺、改善了40多户人家的窑洞;改造了90多户的旱厕;2016年1月,全国友协为包括沙壕村在内的兴县贫困家庭捐赠了价值500万元的婴幼儿奶粉;友协的干部们自愿捐款,在春节期间筹集慰问金13400元,为沙壕村每户发放两袋面粉;操小卫个人筹集善款11800元,发给沙壕村10户特困家庭……
  一个村子虽小,但事儿却不少、事儿也不小。要么是钱的问题,要么是人的问题,要么是地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困难,一个比一个棘手,啥事都能找到村支书头上,真正当好一名支部书记,实在不容易。此时的操小卫,也更加体会到中央派驻干部下村当“第一书记”的用意。
  操小卫早起贪黑披星戴月,他叮嘱自己,一定要让脱贫的项目尽快发展起来。项目实施发展起来了,村民就有钱挣,村民有钱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沙壕村地处黄土高原东端,常年干旱,只有夏季才会出现为数不多的几场雨。然而最近两年,沙壕村雨水偏少,导致农作物连年歉收。更令人忧心的是,全村700多人吃水全靠着山间的几处水井。水井的位置地势陡峭,村民们都是挑着扁担,一担一担来回挑水吃用,留守的老人身体状况又不好,用水非常困难。
  “必须找到稳定、安全、便利的水!”操小卫带领村干部一方面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村民在水源地附近放牧,另一方面请来县水利局的专家,为建设便利、高效的水利设施做准备。在全国友协的支援下,他计划用半年时间建成一座储水窖,拉上引水管,让村民们不再为水而奔波。
  除了吃水,操小卫也正着手操办着另一件“大事”——在村集体田地上建设10座菌菇大棚。全国友协为此捐赠了50万元的支持资金。“沙壕村人世代只种土豆、黄豆、谷子等作物,经济价值有限。而菌菇价格高、销路好,能增加村民的收入。”操小卫说。
  左右开弓的两件大事,这里头数不清的一件又一件具体的事儿,都需要他拍板定夺一一落实。何况还有村里修路、建卫生室等一桩桩一件件同时进行着的大事呢。
  有作为真心实干出成绩
  走在沙壕村的路上,总有村民热情地给操小卫打招呼。
  “小卫,吃了吗?中午到我家,我给你们做饭吃。”
  “小卫,一会儿没事来我家,咱俩唠会儿嗑儿”……
  操小卫与沙壕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带领村支“两委”走访、慰问、调研、实施,从民生工程入手,努力探索沙壕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开怀地说:“平日里村民们总爱找我聊天,谈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常给我送来自家做的米酒、土豆糕和窝头。他们的善良和纯朴让我很感动。”
  沙壕村支部原来冷冷清清,现在成天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的,再也不冷清了。村民刘虎儿说,操书记见识多、看得远,有了像操书记这样“较真”的干部,跟着操书记干,大家都觉得有主心骨。
  现在的沙壕村已经活起来,动起来了。而操小卫驻村一年的任职之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就在前些日子,连续十多天的强降雨,通往沙壕村的路被山水冲塌了半边,村里好容易有了生产积极性,这路断了可就啥也行不通了。修路又成了操小卫心头一件大事。操小卫细划算了一下,饮水工程、大棚建设、村级道路硬化、光伏发电项目、核桃林栽种,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项目的进展都有所延误,我走了,这些项目谁来跟进?思量再三,操小卫向单位打了报告,申请再干一年,完成好这些事儿,再回去。这个决定让大家吃惊之余对操小卫深感佩服,很少有人能在这样的穷山沟里坚持下来。
  如今,操小卫依旧在村里忙活着,感叹一天的时间能当十天用还觉得不够,一天一天过得真快。人生的机遇不是很多,他要抓好这个机遇,抓紧时间,多干实事,为百姓做的事越多,自己心里也越踏实。在操小卫的带领下,沙壕村正在一点点褪去贫穷的景象,一切都欣欣向荣,为更美好的愿景而努力。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