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红色兴县 »

兴县任家塔“第一书记”冯建民:扶贫扶经济更要扶起精气神

发布日期:2016-08-12 13:19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马志伟
 
    8月4日,吕梁兴县康宁镇,酷暑。中国网记者走进任家塔村,实地采访了“第一书记”冯建民。
   
    8月4日,“第一书记”冯建民钻在一间十余平米集办公与住宿于一体的房间里,汗流浃背地在看那份刚刚整理完的《任家塔村贫困户情况表》。“刚刚摸底汇总完,为什么致贫,发展能力怎样,一目了然。好多年没做过这个表格了,现在没办法,村委干部都不会弄,只好自己动手了。”
    这是山西省国资委干部冯建民任职“第一书记”的第十三个月,他所在的村,是兴县康宁镇任家塔村。从城市的霓虹繁华到人少地贫的乡村山野,冯建民切换的如鱼得水,生活的自得其乐。“不讲那些轰轰烈烈的计划,就是想沉下心来,好好做几件对村民有益的事。”在他心里,这才是“第一书记”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农民想什么” 
    冯建民是运城市万荣县人,身上有着万荣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军转干部出身的他工作能力强,做事果敢,又戏谑风趣,一起共事的人都说他是个老顽童。 
    2015年8月,冯建民积极响应山西省委组织部的号召,来到了革命老区兴县康宁镇任家塔村。说起来基层当“第一书记”,冯建民说他压根没想过有多难。
    这个从万荣乡野长大的农民儿子,骨子里对农村、对农民有着天然的亲切与热情。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他放假期间帮人赶过牛,下过地,吃过不少苦,也深切的懂得农民的不容易。在他心里,农村工作没有那么苦。 
    即便如此,初到任家塔时,冯建民的心底还是一震。
   “班子涣散,村子破,生活设施差,一群老弱妇孺,苦的很。”这就是冯建民对任家塔村的第一印象。
 

    兴县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在21世纪初被列为山西省35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首。任家塔位于兴县县境以南37公里的乌蒙山脚下,气候属于高寒地带,雨量偏少。全村人口共有805人,贫困户600多人。
    “村里现在主要就是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少,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地、打工。庄稼靠天吃饭,条件太苦了,年轻人出去了都不愿意回来。”任家塔村村支书孙来儿告诉我们,耕地少,资源缺乏,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年轻人越来越少,各项工作进行的都很缓慢。
    冯建民对此却毫不在意,他觉得正是因为村民苦,组织才派自己下来帮助他们。“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我熟悉农村生活,也知道农民心里想什么。”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冯建民身上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又涌了上来,对于农村工作该怎么干,他心里有数。
   “只求做几件对村民有益的事儿” 
    要想好好干,先得有得心应手的搭档和伙伴。冯建民到了任家塔后,主动走访到户,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逐个促膝谈心,从大局、集体等方面,说服大家放下隔阂,不计前嫌,一起担当,为全村人奔个好光景。
    长谈的过程无法一一细表,只是这次之后,班子成员们出奇的配合冯建民的工作。他们跟着他走门窜户,一遭走下来,冯建民把村里的大事小情摸了个八九不离十。紧接着,他开始研究此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扶贫。
    由康宁镇政府提供的一组数据,刺痛了冯建民的心。 
    任家塔村805口人,退耕还林后,共有2120亩耕地,主要是坡地,平地仅有70亩,人均耕地2.6亩。2015年天旱,任家塔村玉米亩产75公斤,如果都按种玉米算,人均不到400斤,可以说惨不忍睹。 
    “光靠种地,人均收入连400块钱都没有,没有好的致富项目,没有一个远期可供村民长期受益的产业,谁愿意留在这里吃苦?”冯建民发现,耕地少、产出低、发展能力差,是任家塔村的一大难题。
    比起那些宏伟规划,冯建民说,他不愿讲那些轰轰烈烈的大话,就想沉下心来,好好的做几件对村民有益的事儿。
    去年受组织委派来任家塔报完到,摸清村里的情况后,冯建民一溜烟的没了影儿。 
    村委书记孙来儿他们想:这咋刚来又走了? 
    没过几天,冯建民又回来了,兴致勃勃的带了一群人,在村里走走停停,四处查看。
    村里好多年没有来过这么多大城市里的干部了,村民们也图个稀罕,想看看新来的书记要做什么。
    后来村民们发现,这位冯书记,把目光盯准了村后的那条荒沟。 
    他要治沟造地! 
    这一趟,冯建民回太原请来了水利、农业、植保等方面的专家,在沟里反反复复研究了好多天,最终决定要治荒沟,造耕地,还准备在新造出来的田地里种上高粱。 
    荒了这么多年的沟还能种地?68岁的村民康大娘说,打她嫁过来时,这条沟就是个这,荒草丛生,这还能播种开花打粮食了? 
    村民们兴趣不大,冯建民鼓捣着和村支书孙来儿,两人一起在地里做文章。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俩和工人们每日灰头土脸的钻在深沟里,等到50亩沟坝地被整出来时,村民们都来围观了。他们觉得冯建民干的像那么回事。
    如今,当初种下的高粱已经长到一米多高,密密丛丛的排布在山沟间,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七月中旬的那场大雨,把地里冲开了一道大豁口,雨后冯建民踩着稀泥又跑过去东瞅瞅、西看看。 
    “怕是被打击了吧?”不少人这么想。 
    冯建民却不。
    “做点事情哪有这么容易的?有啥好怕的,吸取经验,再接着干就是了!”没时间沮丧,冯建民又开始张罗着整地去了。
   “把村子的基础打好,让年轻人愿意回来” 
    对于冯建民执着的治沟造地,也有人建议他不必那么费事。依托着国资委,靠着自己的人脉,为村里拿点救济款和慰问品并非难事,省事又省心,还可以让村民即刻受益。
    但冯建民不这么想。
    既然来了,咱就干点像样的事儿。农业是农村的基础,我们得依托农村,在土地上做好文章,这才是农民熟悉和信赖的生活。”初来任家塔时,土地的贫瘠、村庄的破败、生产方式的落后,都让他心里不太舒服。年轻人都走了,剩下了老弱妇孺,靠天吃饭,连吃水都是问题,全然不是想象中的农村。
    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全部,但他要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对于扶贫,冯建民有自己的认识:如果一个村里面没有规模化的产业,那么精准扶贫就只能是昙花一现,这得益于他多年扶贫工作的实践。他认为,要让农村真正脱贫致富,农业就必须产业化,农产品必须商业化,没有项目,没有合作社,如何打好扶贫的基础?一定要引进一些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与产业,先拉一把,让其上马。有了效益之后,年轻人回流是必然之事,村里才会有活力,村里才会有创新发展的根基,村里的产业项目才能继续改造升级,农村健康发展的循环模式才会生成。 
    这些事的最终,是为了什么?
    “让任家塔村再现生机和活力。”冯建民想到不远的未来,笑的一脸灿烂。
    “扶贫不仅仅是扶经济,更要扶起精气神”
    经过多方考察,冯建民发现,兴县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汾酒厂所需的高粱,而兴县也有种植高粱的传统。为此,冯建民多次奔波于任家塔和汾酒集团之间,并邀请专家实地化验土质,还成了高粱种植合作社。同时,冯建民和兴县“第一书记”们的联动,其它数个乡镇也都种植了高粱,总种植面积近一万余亩。
    目前,在省国资委的牵线搭桥下,当地已经与汾酒集团初步达成协议,届时汾酒集团将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格回收全部高粱。待秋后验收合格后,这里,将成为汾酒厂的又一原料基地。
    除了种高粱,冯建民还张罗着种樱桃。在他的家乡晋南地区,已经有不少人通过种樱桃发家致富。为了能让当地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冯建民他们“请进来,走出去”,他带着附近几个贫困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南赴运城绛县,在远近驰名的史村樱桃基地,村民们看的啧啧称赞,也鼓起了他们劳动致富的梦想和雄心。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的香甜历来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然而,樱桃树的培植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冯建民偏偏不信这个邪,经过多方考察、专家论证、技术指导,冯建民和国资委下派的六个“第一书记”一起联动,硬是将樱桃树种植成活率做到了百分之九十九。并成立了樱桃种植合作社,力图将樱桃种植产业化,从而达到规模效应。 
    这一切,任家塔村支书孙来儿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这位做了30多年村支书的农民,仿佛看到了未来全村的致富图景。这一切,都是在一年前,他不敢想,也觉得不可能实现的。 
    “冯书记主外,我主内,我们愿意跟着他好好干。”孙来儿说,不忙的时候,他喜欢去沟里看看,瞅瞅高粱长高了没有,看着长势喜人的青苗,这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内心无比欣喜。
    他说冯建民的到来,让他和全村人日子有奔头了,他们将来的日子,一定能富了。
    8月5日,烈日下,冯建民惦记着鹿家岔村新栽下的樱桃苗受旱,又火急火燎的往过赶。同行中有人嬉笑冯建民:张罗了两年,你也吃不着半颗樱桃。
    冯建民大手一挥:我咋吃不上?不管我将来走到哪儿,都会再回来的……   
    文/吕秋瑾中国网照片,山西(兴县),2016年8月4日 李建斌摄。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