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红色兴县 »

革命老区兴县—我的第二故乡

发布日期:2015-12-21 15:29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晋绥基金会
  兴县气象站首任站长汪永年
  在我为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奋斗的历程中,有四年是在革命老区兴县度过的。我受山西省军区气象科的指派到兴县建设并工作。不久气象系统即由军队建制转为地方建制,成立了省财委直接领导的气象局。局里派来了几位由长春部队气校毕业的“四川娃”,后又分配来北京气校毕业的浙江和湖南籍“蛮子”(北方人称南方人为“南蛮子‘),这种称呼本来含有贬义,但在老乡与我们面对面交谈时用这种称呼时,却是一种亲昵的表示,还有一位本地人炊事员老王,据说老王原是准备南下的干部,因他“穷家难舍”而没有走。虽然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但相处十分团结融洽,互相体谅,互相照顾,亲为一家。
  兴县位于吕梁山脉深处,重恋叠嶂、沟壑纵横,溪水与小河平日里沿着峡谷淙淙而流,一旦上游暴雨,洪水急下,往往造成交通中断,人畜遭灾。
  1954年下半年,我们几个人(我和三位“四川娃”)骑着骆驼,驮着百叶箱和各种气象仪器从汾河源头的宁武县阳方口去兴县。我们肩背水银气压表,身佩“盒子炮”(枪),迎朝阳,送夕阳,晓行夜宿,驼铃声声,真有点像“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味道。往往行走数十里不见人烟。夜间,就寄宿在山间的驴马大店(又称车马大店),吃着高粱面窝窝和蒸莜面“鱼鱼”,喝着蒸锅水,然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陌路人和衣同睡一条炕。
  令我们难忘的是老区的领导和乡亲们的热情。我们初到兴县搞基建时,县人武部老部长立即让出他的办公窑洞给我们住下,县长知道我们来自南方,怕我们生活不习惯,就指示粮食局对气象站同志全部供应大米、白面(这些大米,白面都是从外地运来作为救济贫困边老山区的),虽经我们一再谢绝,要与当地老乡同甘共苦吃粗粮,但领导还是坚持照顾我们。我们气象站所在地水磨滩村,我们和乡亲们同饮一口井。秋收季节,大婶大叔不时送来一大海碗大红枣,或者糯小米做的油糕(这是他们过年过节才难得吃的),有时,我们也送一些白面给乡亲作为回报。党的关怀与温暖,乡亲们的诚朴可爱,激励着我们,使我们在内心深处感到必须以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力争不出一点差错地为老区积累起准确可靠的气象资料。准时正确地发出每一份天气电报,以此来回报他们的深情。由于出色的工作,兴县气象站产生了一名全国气象系统先进人物(杨财源同志,现在晋中气象局退休),进京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这也是我站的集体荣誉。
  兴县城内有关向应纪念馆,城南的黑茶山是叶挺殉难处,城西蔡家崖村是贺龙老总的根据地之一,也是毛主席1948年发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同年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地方。五十年代中期,我和站上几位同志去蔡家崖实地瞻仰时,当时毛主席作报告的礼堂依然存在,当年白墙圆柱上的标语口号也在,贺老总与毛主席在庭院里大树下下棋的石桌石凳还在,看到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遗迹,顿生敬仰,倍感亲切。
  在兴县的四年,是我奉献青春的开始。兴县那清新的山水——使我呼吸舒畅;兴县人民的热情和关爱;给了我吸不尽的乳汁。在那里,我得以锻炼并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兴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永远特别怀念的地方,它至今仍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我的故乡——兴县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