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党史故事】}缅怀先辈伟绩 弘扬长征精神

发布日期:2019-05-30 18:3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光鑫
   
    5月20日,正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于都县,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察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纪念碑前,他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三鞠躬。他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东门渡口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纪念碑正面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11个红色大字,背面镌刻着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碑文。碑文全文如下:
 
一九三四年,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十月上、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等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地陆续进抵于都县域,进行集结休整待命与兵员、粮款、武器弹药的补充。十七日至二十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八万六千余人,先后从于都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梓山的山峰坝,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靖石的渔翁埠等八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十月十八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随中央第一野战纵队,从东门渡口过河踏上征途。
为缅怀先辈伟绩,弘扬长征精神,兴建此碑,永志纪念。

  公元二零零九年十月
 
     5月20日,正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碑文回顾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出发准备情况,阐述了立碑纪念的缘由,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概况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1934年10月18日傍晚,中央领导机关等在这里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因而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也被称为“长征第一渡口”。
    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倾情奉献”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向于都地域换防集结、苏区人民牵手惜别、红军革命为民的动人场景。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8个主要渡口名称。当时,中央红军渡河的主要部署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等机关从于都县城东门渡口,红三军团主力从南门渡口,红三军团及红五军团一部从西门渡口,红一军团主力从山峰坝渡口,红八军团从孟口渡口,红三军团和红八军团一部从鲤鱼渡口,红五军团十三师从石尾渡口,以及红九军团从渔翁埠渡口渡河。
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中的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1996年9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于都县委、于都县人民政府在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兴建了纪念碑园。2009年,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扩建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园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渡口码头等组成。
碑文背后的历史--军民同心夜渡河
    从1933年下半年开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发起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南渡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其中,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就是军委第一纵队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夜渡于都河的渡口。
    于都河河宽600多米,水深1至3米。红军总部决定在于都河面上架桥。当年,为支持红军渡河,于都河沿岸群众倾尽家中木材,捐出门板、床板甚至棺木的不在少数,汇集800多条大小船只,最终在约30公里的河段架起了5座横跨6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在今天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门前,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周恩来的感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这是周恩来当年在得知于都老人将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后发出的感慨。
    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场面。红旗猎猎,战马嘶鸣,苍茫的于都河边,浩浩荡荡的中央红军与成千上万的苏区群众依依不舍,含泪话别。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回忆:源源不断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汇拢来。他们扶老携幼,来到于都河畔。乡亲们有的把煮熟了的鸡蛋塞到我们手里,有的把一把把炒熟的豆子放到我们的口袋里。有的拉住我们战士的手问:“什么时候回来?”有的止不住地“呜呜”哭起来。当时同在红一军团当团长的杨得志看到,赶到于都河边为我们送行的群众中,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愁容,有的还在暗暗地流泪。老表们拉着我们的手,重复着一句极简单的话:“盼着你们早回来,盼着你们早回来呀!”
    在苏区群众的帮助下,中央红军连续多天架设临时浮桥,晚上渡河,早上拆桥,不留痕迹,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30万于都人民共同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称得上是一大奇迹。
碑文的思想主题--回顾革命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后,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这篇三百余字的碑文,向世人讲述着那个壮举的开端,凸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从碑文的主题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不忘历史,缅怀先烈。中国人历来注重立碑纪念重要人物事件,碑文咏志,借以追念往昔,教育后人。长征的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出发后,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从语言来看,碑文平实简洁,朴实无华,以叙述的笔调向后人讲述红军长征出发的历史,娓娓道来,移情于文,读来既有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又有对先烈革命事业的缅怀之情。
     二是弘扬精神,催人奋进。长征出发前,不仅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在乱云飞渡、惊涛骇浪前,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浴火重生的创造精神,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碑文从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讲起,在叙述历史的同时,提出弘扬长征精神,感念革命伟绩,教育启迪后人。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的碑文,记载的不仅是红军长征出发的历史,也是我们党初心与使命出发的历史。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再出发。(作者:王光鑫)
转自:《学习时报》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