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历史瞬间】白求恩逝世

发布日期:2018-11-12 16:11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人民网 360百科
 
1939年11月12日,诺尔曼·白求恩因医治伤员被感染,逝世于河北的唐县。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他是加拿大共产党(1943年8月改为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1936年年德意法西斯匪徒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白求恩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救治大批伤员。1939年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在抗日根据地的留影 
在晋察冀边区,聂荣臻司令员(中)与白求恩大夫亲切交谈。
     1938年3月31日,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就接见了他。白求恩当面向毛主席提出到晋察冀边区的最前线,并组织医疗队在战地附近进行初步疗伤,以大量减少伤亡。毛主席对他这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切合实际的医疗设想,大加赞扬,并同意了他的行动计划。
    但他未能立刻成行,因为他的医疗器械和大批药品还没有从西安运来。他在延安足足等了3个星期,此期间他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医院里为病人施行了来华后的第一例手术。
这双手挽救了无数八路军战士的生命。图为脚穿草鞋,在前线及其简陋的条件下全神贯注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
抗日根据地物资匮乏,经费紧张,条件艰苦。为了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白求恩大夫坚持不带手套为伤病员做手术。
   白求恩病逝后的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和驻地群众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1月21日,晋察冀边区又举行了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中共中央致电大会表示哀悼。并在得知白求恩牺牲的信讯后,立即成立由延安各界以滕代远、饶正锡、马海德等8人组成追悼白求恩大夫筹备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都于11月23日向白求恩在加拿大的家属发了慰问电。
1939年11月,聂荣臻在河北唐县向白求恩遗体告别致哀。 沙飞摄
河北唐县白求恩追悼大会现场。11月17日白求恩遗体安葬于唐县军城南关晋察冀烈士陵园。沙飞 摄 
1940年白求恩墓在唐县军城落成。晋察冀边区八路军与人民在墓前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聂荣臻向白求恩墓敬献花圈  沙飞摄
印度援华医疗队柯隷华大夫向白求恩墓敬献花圈 
  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白求恩大夫群众大会。并以大会名义向白求恩大夫的家属发了慰问电,王稼祥和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特地到会并讲了话。毛泽东给大会题了挽词,亲笔写了“学习白求恩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并于12月21日又写了那篇人人知晓,并“流传千古”的名篇《学习白求恩》。
资料图片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360图片 360百科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