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发布日期:2017-09-25 15:06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作者:曾景忠
    内容提要: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于1937年9月下旬在晋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军进攻的一场战役。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多支部队守卫平型关正面,抵抗多日,付出巨大牺牲,迟滞了敌军的前进。在这场战役中,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参加了一次在侧翼平型关外伏击日军一支辎重部队的战斗,作战仅仅一天(9月25日),但缴获甚丰,称“平型关大捷”。以往,对第一一五师这场战斗的战绩过分夸大的宣传,淹没了其他中国军队对平型关战役的贡献。弄清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非常必要。
    关键词: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国民政府军;抗日战争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外伏击日本侵略军,取得胜利,缴获军用品甚多,史称平型关大捷。因为过去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对国民政府军队抗日战绩较少提及,所以人们一般只知这次八路军平型关伏击战,而对平型关战役的全面情况并不大了解。近三十多年来,这种情况虽然逐步有所改变,但仍有遗留。即便是一些抗日战争史著述中,也存在过分突出八路军平型关大捷,而对平型关战役总体过程及各参战部队叙述较少、评价不足的情况。所以,弄清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很有必要。
    平型关战役前段中日两军搏战
    1937年7月底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8月进攻南口、张家口。日军在华北除沿平绥线西进、循津浦线南进外,主要的进军方向是沿平汉路南下,但为了排除右侧翼中国军队的威胁,乃猛烈进攻山西。9月,日军分两路攻略晋北,一路沿平绥路西进,14日攻占大同;一路从察南,由广灵、灵邱向平型关进击。
    9月上旬,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进至蔚县、阳原。侵入察南之日军长驱西犯。11日,蔚县失陷。12日起,日军分向广灵、灵邱进攻。实际上,此为平型关战役的前哨作战。中国第十七军(军长高桂滋)第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兼)、第二十一师(师长李仙洲)和晋军第七十三师(师长刘奉滨)、独立第三旅(旅长章拯宇)奋勇抗击,伤亡甚重。吕超然团长殉国。14日上午,广灵失陷。松树山阵地激战中,刘奉滨师长身负四创,官兵伤亡过半。广灵、灵邱一带中日军队对战至20日。21日灵邱城失守。
    日军续向平型关进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平型关、团城口一线部署了第六集团军(杨爱源、孙楚分任总副司令)、第十七军(高桂滋)、第十五军(刘茂恩)等部防守。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旅团长三浦敏事)从灵邱方面进犯平型关。是日晨,日军向平型关、蔡家峪独立第八旅(旅长孟宪吉)第六二三团前进阵地攻击,守军一连奋勇激战,伤亡过半。1平型关战役由此开始。傍晚后,日军约两千人猛攻平型关左翼团城口、东跑池等地。守军第八十四师与之激战。双方损失均重。
    23日凌晨,日军分两路进攻平型关及团城口,以坦克车数十辆进攻蔡家峪。独八旅之一营被迫而退。高桂滋师第五0二团(团长艾捷三)迎击,激战到寅时,敌未得逞。2艾捷三团长腹部中弹重伤,李荣光营长阵亡,另伤营长2人,连排长伤亡20余,士兵伤亡六七百人。3独八旅第六二三团之两连与敌激战,全部殉国。孙楚副总司令令高桂滋师以吕团(第五0一团)向南出击,第七十三师一部向北出击,孟旅徐团向东出击。各部拼命血战,至午后一时将敌击溃,克复东西跑池附近高地。郞团伤亡殆尽。团城口之敌亦于午后4时被高(桂滋)军奋勇击退。4一本日本著作记载:日军主攻之第十中队死伤40人,其他部队均陷苦战,损失亦重。5同日,高军第二十一师(李仙洲)和第十五军(刘茂恩)亦与日军激战,击退其进攻。中方记载:是日官兵伤亡总共二千余人。6
    24日,日军增兵五千余,向平型关东西路池、团城口及讲堂村各阵地猛攻,炮击甚烈,守军阵地失而复得,激战终日,敌卒被击退。高军伤亡团长、团附,营长数员,连排长三十余员,士兵千余,其余各部伤亡亦多。7
    9月25日第一一五师与其他部队共同作战
    9月25日这一天,平型关战场上,中日双方均部署进攻,战斗更加激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平型关外伏击日军之战斗,正发生在这一天。
    因平型关地区战事紧张,第二战区令晋北原左地区(雁门关方面)指挥傅作义加入右地区(平型关方面),与杨爱源共同指挥作战。24日,傅作义与杨爱源部署对日军攻击:
    一,正面以第七十一师(郭宗汾)附新编第二师(金宪章)为主攻部队,第八十四师(高桂滋)仍固守原阵地。
    二,第七十一师四个步兵团部署攻击:1,以一个团由团城口至2141点96高地间,沿山麓向东攻击,再向南旋迴,以蔡家峪、小寨为攻击目标。2,以两个团由2141点96高地至西河口间,向东攻击,并掩护团城口正面攻击部队之左侧背,截断敌向浑源撤退之道,以王庄堡为攻击目标。3,以一个团为预备队,由团城口附近前进。
    三,独立第八旅,以一部协同第七十一师攻击,以辛庄为攻击目标。
    四,第一一五师(林彪)担任敌后各地之攻击,以东河南、蔡家峪为目标。8
    早在8月25日,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林彪)和第一二0师(贺龙)先行开赴山西。9月中旬,林彪师进入晋东北地区。9月23日,阎锡山致电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我决歼灭平型关之敌,增加八团兵力,明(二十四日)拂晓可到。希电林(彪)师夹击敌之侧背。”9 月24日,傅作义、杨爱源与八路军联络参谋(袁晓轩)商定,林彪师在敌侧后东河南、蔡家峪攻击日军。
    日本兒岛襄著《日中战争》一书记载:此时,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向平型关进攻,苦战两昼夜,因逢天雨变冷,缺粮食雨衣,向灵邱旅团部求补给。同时,三浦敏事下令乘天雨于25日4时进行夜袭。10
    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团城口一带高地中国守军阵地失陷。俟日军继向平型关前鞍部前进时,沿公路前进发起进攻之第七十一师(郭宗汾)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至下午六时,挡住日军攻势。战局渐稳定。11郭宗汾师和孟宪吉旅出击,将日军左翼击溃。郭宗汾师连夺山头,并占领鹞子涧南方高地。12林彪师在平型关外伏击日军,缴获大量军用品,攻占蔡家峪、小寨村,截断平型关通灵邱间交通。这就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
    25日当天,阎锡山致电蒋介石呈报平型关战况:“有日拂晓,我出击部队正前进之际,敌主力向团城口高(桂滋)军阵地猛攻,经我郭(宗汾)师迎头痛击,激战至午,将敌右翼击溃。林(彪)师及七十三师一部向敌左侧背挺进,占领蔡家峪,将平型关通往灵邱之汽车路截断。敌机械部队及重兵器不能退走。已获敌汽车五十余辆,均满载军用品。现已将平型关正面之敌约千余人解决。团城口之敌被包围在一深沟中,已令迅速解决,以免逃逸。查敌系铃木兵团,配合蒙古伪军。”13
    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之战况战绩
    关于第一一五师平型关外伏击日军战斗的战绩,各种著述记载不同。
    当年《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的记载,是根据林彪师的报告:第一一五师分三路向蔡家峪、小寨,主力向老爷庙进攻。九时占领老爷庙、蔡家峪及1886.4高地。林师歼灭小寨村敌兵站守护队,约步兵一营,并将平型关通灵邱之交通截断。14
    关于第一一五师的参战部队,据副师长聂荣臻回忆:“平型关伏击战只使用了由杨得志、陈正湘同志率领的六八五团和由李天佑、杨勇同志率领的六八六团。”15但据李天佑回忆:第三四四旅之六八七团下午一时也参加了战斗。16
    当时,为了宣传八路军的抗日战绩,八路军参谋处致《大公报》电称:“大公报鉴:九月二十五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勉无前,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以北之辛庄、关沙(沟)、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敌官兵被击毙者,尸横山野,一部被俘虏缴械。获汽车坦克车、枪炮及其他军用品甚多。现残敌溃退至小寨村,我四面包围中。八路军参谋处。”17
    日本兒岛襄著《日中战争》一书记载被歼日军情况颇详:第一一五师袭击的是日军的辎重和汽车队。9月25日十时半后,林彪师奇袭日军辎重队,有大车70辆,马50匹,护卫兵86人(辎重兵15,特务兵70,随行师团情报参谋1),武器仅骑兵枪10挺。另,日军汽车运兵队有卡车81辆,驾驶兵及随车人员约二百余人。故林彪部以六千之众,以居高临下之势,奇袭日军非战斗部队约三百人。另阻挡闻讯救援之日军3个中队,约一千人。而实际歼灭之日军共约二百人(辎重队85,汽车运兵队77,及情报参谋1),破坏日军车辆145辆(大车70,汽车75)。18
    大陆有关这场伏击战战果歼敌数的各种记载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过去宣传歼敌万人,显为夸大其词。后来逐步降调,有说歼敌三千者,如有的著作说:第一一五师平型关战斗中全歼日军一个大队,打死日军1000多人,打伤2000多人。19有称击毙日军一千余人者。20现亦有著作称这次战斗“歼敌数百人”的。21
    据1937年10月8日军事委员会第一部致管理部部长张治中电文中所报朱德阳曲江(10月2日)电称:八路军主力在平型关、雁门关、朔县两翼侧外,还有四支队袭击敌后方,总共缴获汽车八十余辆和枪炮,毙敌千余人。我伤亡官兵六百余名,内副团长、营长各两名。22)据此,既然八路军开赴前线后,在几处作战总共毙敌千余,自身伤亡六百余,故在平型关战斗中毙敌数和自身伤亡数均应小于此数。
    而据1937年9月28日徐永昌、林蔚关于八路军灵丘附近歼敌致蒋介石、程潜、何应钦电中转报称,八路军平型关伏击战截获满载辎重汽车50余、俘敌200余(但《八路军•参考资料》编者在“俘敌200余”后注释,“不确”)。独立团骑兵营在灵丘以东毙伤敌300余人。23《八路军综述•大事记》(1)记载: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杨成武)9月24日在灵丘、涞源间腰站遭遇战中毙(一称“毙伤”)敌300余人24,恐即根据此一材料。
    比较而言,朱德上报军事委员会电报中的数字与其他数字相比,应接近实际。因除杨成武独立团作战外,还有雁门关、朔县两翼侧作战,如从八路军在几处作战总共“毙敌千余”数中,将其他地方毙敌数字减除,则平型关伏击战毙敌只能是数百人。另据徐永昌日记记载:9月25日(平型关伏击战当天),第二战区贾煜如电话告知,平型关灵丘间(似蔡家峪附近)反攻之敌被我七十二师及林彪师之一部夹击,消灭其一营以上,得重兵器若干。25
    顺便说明:前引阎锡山1937年9月25日致蒋介石电中,在报告林彪师平型关战斗情况后说:“现已将平型关正面之敌约千余人解决。团城口之敌被包围在一深沟中,已令迅速解决,以免逃逸。”此电所说解决敌千余人,指的是“平型关正面之敌”,而非第一一五师伏击战斗之歼敌数。
    对第一一五师在这次战斗中伤亡人数,有著作称:林彪师损伤极大,团长、团参谋长各一人,营级干部5人负伤,指导员与士兵伤亡近千人。战利品极多,日本大衣,够林彪师每人一件。26也有称称伤亡600人左右者27,有称500余人者28。
    第一一五师的伤亡确实甚重,这可从参战两位团长的回忆中看得出来。第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回忆:第一营第四连连长负伤,第二营第五连战斗结束只剩下30人,第三营第九连、第十连伤亡超过一半。第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回忆:杨勇副团长与日军肉搏负伤。三营士兵接二连三地倒下。因缺乏对日军作战的经验,甚至被垂死的敌人杀伤了,电话员查线还遭到敌人的袭击。第三连、第九连的干部被打光,全连剩下只10多人。29《八路军综述•大事记》记载:这次伏击战自身伤亡500余人(缺第六八七团统计)。30
    据1937年10月8日军事委员会第一部致管理部部长张治中电文中所报朱德阳曲江(10月2日)电称:八路军主力在平型关、雁门关、朔县两翼侧外,还有四支队袭击敌后方,……我伤亡官兵六百余名,内副团长、营长各两名。31按理,朱德总司令为八路军伤亡官兵抚恤向大本营报告伤亡人数,应不会少报(除非为避免减发军饷,而有意少报伤亡人数)。既然八路军开赴前线后,在几处作战自身伤亡总共六百余;而据载: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杨成武)9月24日在灵丘、涞源间腰站遭遇战中自身伤亡103人32;再考虑到,八路军第一二0师在晋北朔县、雁门关作战的伤亡,故在平型关战斗中第一一五师自身伤亡数应小于五百之数。
    平型关战役后段作战情况
    9月25日平型关战场的激战后,平型关战役继续进行。
    因中国军队在平型关的作战英勇顽强,迟滞了日军的进展,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和关东军派遣军分由蔚县、浑源调部队南下增援平型关日军。关东军派遣军并从大同南之怀仁、应县南下,进攻内长城要隘。关东军混成第二旅团之十川支队经浑源、繁峙向平型关方面增援,从平型关中国守军左侧后绕攻包围。33
    26日,日军第五师团倾其主力集中攻击平型关,十川支队亦到达,第七十一师(郭宗汾)、第七十二师(陈长捷)、新编第二师(金宪章)及独八旅(孟宪吉)奋力抗击,与日军进行阵地争夺,战斗激烈。原定27日发起攻势,但未能奏效。
    27日,日军混成第二旅团、第十五旅团经应县南下,攻击内长城要隘茹越口、小石口。茹越口守军第三十四军(杨澄源)第二0三旅(梁鉴堂)激烈抵抗,阵地失而复得三四次。28日茹越口失陷,反击失利,梁鉴堂旅长殉国。第一0一师(李俊功)守卫之小石口阵地亦弃守。守军退守铁角岭第二阵地。晋北第三十四军(杨澄源)虽全力投入战斗,血战两昼夜,但29日铁角岭仍被日军攻破。当日,日军进占繁峙县城。
    28日-29日,平型关、团城口和铁角岭等处,战事异常激烈,阵地濒危。28日拂晓,平型关方面晋军反攻,第七十一师第二一四旅第四三四团攻入鹞子涧,过于深入,程继贤团长全团殉国,全团仅残存数十人。第四0三团、第四三一团亦伤亡惨重。3429日,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在十川支队支援下,猛攻团城口方面阵地,中国守军阵地全毁,官兵伤亡过半。第二一四旅旅长赵晋率新七团反击,夺回2141.96阵地。
    此时,日军4个旅团全面进犯内长城线。日军进攻平鲁,包围朔县,朔县亦于28日失陷。攻占繁峙的日军第十五旅团30日占领代县。这样,日军从左翼侧后切断平型关退路。平型关已成危局。
    29日,阎锡山向统帅部报告:敌冲至繁峙,拟抽平型关部队堵击,而平型关左翼高地失而复得数次,复牺牲一团以上兵力,夺回该高地。正拟由平型关抽二旅,雁门关抽二旅,刘茂恩第十五军前敌人尚不多,拟将该军撤下,由山(阎锡山自谓)亲自督战,夹击敌人。命令已下,而晚九时高地复被敌夺去。平型关已成危局。高桂滋认为,刘茂恩军一撤,该军(高军)左翼暴露,绝难维持。故迫不得已,阎锡山30日早一时下令从平型关后撤,向五台山区神堂堡至峨口、峪口、代县、雁门关达阳方口一线,占领斜角阵地。35
    平型关战役后,山西抗日战场继又展开了抗击日军的忻口战役。
    第一一五师伏击战与平型关战役之关系
    从前述可知: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配合友军在平型关东小寨至关沟间伏击日军,取得胜利,是八路军开入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打的第一场大仗,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国民政府军队并肩对敌作战,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声威。但是,孤立地片面地宣传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斗,故意夸大这场战斗的战果战绩,混淆这场战斗与整个平型关战役的关系,掩盖平型关战役的全貌,遮蔽国民政府各部军队的英勇奋战的战况,抹煞其他各军的抗战功绩,显然是不正确的。
    1,从战役与战斗的关系说,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战斗只是整个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晋北抗战过程中,第一一五师平型关战斗与整个平型关战役是两个层次的概念。
    参加平型关战役的第二战区作战部队以晋军为主,也有其他部队(中央军、原西北军和原红军)。总的来说,中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节节抵抗,消耗敌人战力,迟滞了敌人前进,实现了战略防御战略退却的目的。各军英勇作战,拼死抵抗,作出了重大牺牲。旅长、团长牺牲者甚多。
    2,从作战时间说,平型关战役从9月21日起至30日,前后有10天,如果连同外围广灵、灵邱地区的前哨作战计算在内,从9月11日开始计算,总共近20天。而林彪师平型关伏击战斗仅在9月25日这一天内。
    3,从参战部队说,参加平型关战役的部队有第二战区指挥的第十七军(高桂滋)、第十五军(刘茂恩)、第三十三军(孙楚)、第三十四军(杨澄源)、第三十五军(傅作义)、第六十一军(陈长捷)等许多部队,而第一一五师只是八路军的一个师,八路军亦受第二战区指挥。
    4,从作战地段说,第一一五师伏击战只在蔡家峪与东河南之间,集中作战于小寨至关沟段山谷中,属于敌之侧后。而平型关战役东至广灵、灵邱,北至浑源、应县,西至繁峙、代县之间广濶地区,晋军和高桂滋等军守卫的是平型关、团城口正面,是平型关战役的主战场。
    5,从所抗击的日军情况说:第一一五师消灭的是日军的一支辎重部队、兵站守备队(营),而高桂滋师和晋军等部抗击的是步骑炮兵和机械化部队,是日军进攻的主力部队。
    6,从官兵伤亡牺牲人数说,有分析认为:第一一五师伤亡600-1000人左右,参战部队按六千人算,伤亡人数约占参战人数的百分之十或百分之十六。而整个平型关战役中国军队伤亡达39402人,占参战官兵百分之26.22,除部分是其他地段作战伤亡的,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正面东跑池和团城口伤亡的。36
    7,从作战战绩说,整个平型关战役抗击了日军一个精锐师团和4个旅团,迟滞其前进占领晋东北地区达20天左右时间。而第一一五师阻击了日军一支输送军事给养的交通运输队,一度阻断了日军从灵邱往平型关之间的交通。当然,第一一五师缴获的军用品较多,这是该师在敌侧翼担任伏击作战任务的情况造成的。
    这里试打一比况:为抓捕查抄一个犯罪团伙,公安部门兵分几路,一路抓捕主犯,一路抓捕次要罪犯,查抄犯罪团伙藏匿赃款赃物的场所。抓捕主犯的一路遇到罪犯拒捕和顽强反抗,执法人员发生较大伤亡。抓捕从犯和查抄藏赃场所的一路或两路,反抗力量相对较少较弱,但却缴获了大量赃款赃物。分析这次抓捕查抄行动,能说查抄犯罪团伙藏赃场所一路的功绩战果大于抓捕主犯一路吗?
    8,从作战任务说,第一一五师9月25日一天的伏击战,任务比较单纯,而平型关其他参战部队,或坚守阵地,或进攻敌军,夺占失地,任务要繁重复杂。并且许多部队是在战场正面,与敌反复拼搏。而第一一五师参加伏击战后,因八路军独立自主作战,完成伏击作战任务后,即自行转移。
    总之,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于1937年9月下旬在晋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军进攻的一场战役。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多支部队守卫平型关正面,抵抗多日,付出巨大牺牲,迟滞了敌军的前进。在这场战役中,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参加了侧翼平型关外伏击日军一支辎重部队的战斗,作战仅仅一天(9月25日),但缴获甚丰,称“平型关大捷”。以往,对第一一五师这场战斗的战绩过分夸大的宣传,淹没了其他中国军队对平型关战役的贡献。弄清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非常必要。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只是平型关战役中的一场战斗,不能以此掩盖抹煞整个平型关战役中国民政府军各部队的战绩和贡献。
    注  释
    1《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39页。
    2《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39页。
3高桂滋致沧县庞炳勋漾申电,1937年9月23日。阎锡山档案 各方往来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朱汇森主编,国史馆印,1987年,第452页。
    4《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39-40页。
    5[日]兒岛襄:《日中战争》,第十三卷,日本文艺春秋,昭和六十年,第三版,第113页,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朱汇森主编,1987年,国史馆印,第452页。
    6《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0页。
    7《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3页。
    8国防部史政局编译局:《抗日战史》,第三册,1987年印,第251-252页。
    9《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1页。
    10[日]兒岛襄:《日中战争》,第十三卷,日本文艺春秋,昭和六十年,第三版,第116页,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25页。
    11国防部史政局编《太原会战》(一),1962年印,第28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56页。
    12《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4页。
    13阎锡山致蒋介石密电,1937年9月2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31页。
    14《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4页。
    15《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16李天佑:《首战平型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回忆史料》(1),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12页。
    17《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64页。
    18兒岛襄:《日中战史》,第十三卷,第122-124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57页。
    19郭汝瑰、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20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78页;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2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综述•大事记》,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军事科学院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21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22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为八路军伤亡官兵奖恤事致张治中电,1937年1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参考资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2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参考资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24《八路军综述•大事记》(1),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表册》,第359页。
    25《徐永昌日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91年,第四册,第132页。
    26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北支那治安战》,朝云新闻社,昭和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发行,第35-36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57页。
    27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2-323页。
    28《八路军综述•大事记》,第13页。
    29杨得志:《出师大捷》,李天佑《首战平型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回忆史料》(1),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03页,第210页-第211页。
    30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综述•大事记》(1),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表册》,第359页。
    31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为八路军伤亡官兵奖恤事致张治中电,1937年1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参考资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32《八路军综述•大事记》(1),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表册》,第359页。
    33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一卷第二分册,齐福霖译,中华书局,1981年,第52-53页。
    34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抗日战史》第三册,华北地区作战,1987年,第260页。
    35阎锡山档案(要电)《致南京蒋委员长般密三十申电》,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七八七,卷号七二七六,第39-40页。
    36简铁:《析平型关战役》,《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71页。
    作者简介:曾景忠,江苏省泰兴县人,北京大学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研究员),曾任《抗日战争研究》主编,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共党史、抗日战争史研究。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