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探秘击毙阿部规秀的“功臣迫击炮”

发布日期:2017-04-27 11:35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孙成智 王 洋
    在军事博物馆众多馆藏重器中,一门并不高大威猛的迫击炮,独占一方醒目的展柜。有人说,它是八路军首个兵工厂出品,“根正苗红”,也有人说,它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战利品;有人说,它是中国最常见的82毫米口径,也有人说它是稀有的75毫米口径;有人将它称为与驳壳枪、地雷齐名的游击抗日“三大神器”,也有人说它堪称专瞄日寇将领的“斩首利器”……
    这件国宝级文物为何引发了人们诸多猜想?今天,我们就为您揭秘这门因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而青史流芳的“功臣迫击炮”。
制图:欧冠豪
    功臣炮”的身世
    ——探秘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
    ■孙成智 王 洋
     出身之谜
    “国宝”是不是“红一代”?
    那是1939年深秋的一个午后,晋察冀根据地涞源县黄土岭,日军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八路军发现,离小山头100米左右的独立小院是敌人的指挥所。当即迅速调炮兵连上山,4发迫击炮的炮弹在日军指挥所和观察哨两处目标点爆炸。不久日本《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通栏标题,连续3天刊登悼念文章,特派员详报中说:“……敌人一发炮弹突然飞至身旁爆炸,阿部中将右腹部及双腿数处负伤……”
    阿部规秀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个被击毙的日军中将级别高级将领,击毙他的迫击炮自然成了我军的功臣兵器,晋身“国宝级”文物。
    如果对军事博物馆中这门中国产75毫米口径迫击炮进行一番严格的“政审”,你也许会失望。因为炮身上只有炮号,没有其他任何铭文。具体是哪个兵工厂什么时候生产的,至今还没有相关图片资料的力证。因此,关于这门传奇“国宝老炮”的身世,便有了诸多猜想。
    从该炮的型号看,属于一战之后斯托克斯样式,它在中国的生产时间大约在1923年后至1930年前后。由于该炮生产的质量和工艺非常好,可以判定应出自于实力雄厚的大型兵工厂。
    60毫米至100毫米口径为中口径迫击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上,20式82毫米迫击炮在中国军队中使用历史悠久也最为常见,直到现在82毫米迫击炮也是我军的一种制式装备。因此,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也是82毫米口径。但经过军事博物馆文物研究人员多次测量,确定馆藏的这门迫击炮是并不常见的75毫米口径。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生产75毫米迫击炮的厂家主要是汉阳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汉阳兵工厂1923年就已经成功制成75毫米迫击炮,但没有相关的图片资料可考。
    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炮管长度达到135厘米,约是口径的18倍,这在迫击炮中属于非常大的倍数了,应该是为了打得更高或更远。在1950年印制的华北军区《弹药识别》一书中有“晋75迫击炮对空榴弹,别名高射迫击炮弹”的记录。目前这门迫击炮的身管与口径倍数比与晋造对空迫击炮弹的资料也是相吻合的。
    从该炮的使用地域看,是晋察冀根据地。从当初国共合作抗日看,山西的阎锡山支援过我军部分过时的老旧武器。
    我军也缴获许多日伪军的一些武器。因为这门炮做工精细,而且炮身的方向机上用皮裹着。在武器上裹皮是日军武器的一大特点,因而有人认为该炮是从侵华日军缴获的。但在权威资料佐山二郎所著《迫击炮》一书,对各种炮都介绍得非常详细,却唯独没有这种75毫米炮。
    那为什么会有人热心地为它贴上黄崖洞兵工厂出品的标签呢?位于山西省深山中的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在血与火的拼杀中发展起来的第一家“红色兵工厂”,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小型火炮生产工厂。不过,该厂是1939年年底才建成开工,到八路军正规部队配装自己生产的“红色迫击炮”已经是1941年。
    将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划入我军自制的“红一代”兵器,只不过是人们主观加载在这件“国宝”身上的一种愿想。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推定,该炮由山西太原兵工厂生产的可能性最大。
    历史探秘
    古老炮种如何华丽变身?
    迫击炮的炮弹由炮口装填,依靠炮弹自身的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炮膛底部撞针而使底火发火,点燃发射药将迫击炮弹推出炮口,且大都用于近距离火力支援,即“迫近炮击”,由此得名“迫击”。
    迫击炮是一种曲射武器,弹道弯曲,构造简单、易分解、轻便灵活、射速高、造价低,是火炮家族中体型最小却最能折腾的小兄弟,样式也几经变身。根据用途、装填方式、弹道等,又被划分到战壕炮、步兵炮、前装炮、曲射炮等范围。
    最早有历史记录的迫击炮雏形是阿拉伯人1342年使用的“摩得发”。但是“摩得发”投掷弹丸很近,威力有限。为了产生更大的杀伤,15世纪出现了臼炮。不过,臼炮往往口径很大,极其笨重,难以运转,在接下来的近4个世纪内缓慢发展。
    20世纪初,法国1897式75毫米速射加农炮的出现,使火炮界一片兴奋。很多人预言,速射加农炮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他炮种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然而,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却将这个预言打得稀巴烂。
    在旅顺口战斗中,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俄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毫米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把隐藏在堑壕里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便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迫击炮。
    法国1915年开始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迫击炮,平均100米正面上配置一门迫击炮,后来的战斗中发展成每30米左右一门,但这些炮移动和变换方向都很费事。同年,英国发明家“迫击炮之父”温弗雷德·斯托克斯研发出76.2毫米迫击炮,由此现代意义上的可分解、便携带的迫击炮方告问世。后来,法国在斯托克斯的帮助下,生产出了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已基本具备现代迫击炮的特点。
    随后各国纷纷仿制,美国81毫米M1、中国82毫米20式迫击炮都是布朗德炮的仿制品。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就属于斯托克斯式战壕迫击炮样式,但是在1930年之后使用的炮弹可能发生了变化。
    二战时,迫击炮已是步兵的基本装备,分为轻、中、重型,分别从班装备到师(旅)级。前苏联是世界上装备迫击炮最多的国家,共装备了34.8万门。
    将这种操作简便又变幻莫测的火炮使得出神入化的,当属我军。号称“抗日第一利器”的迫击炮几乎参与了中国抗日战争以来所有战役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在山路崎岖的南方丘陵,还是在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作为一种轻便灵活,不需要专门构筑射击阵地,单兵能搬运的轻型火炮,迫击炮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在技术落后的旧中国,制造简便的迫击炮是能够最快生产并且很快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利器,也是抗战中少数不必仰赖美英盟军支援的武器。 
    迫击炮作为步兵近距离火力支援的有效武器,在现代战争中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武器,繁衍出自行迫击炮、加农迫击炮、多管齐射迫击炮、无声迫击炮等众多“后辈”,各种自动、微声、数字化、激光制导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被各国军队广泛装备。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