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寻亲路上(4)--寻找北京市房山籍烈士(04月19日)
- 喜栽扶贫树苗(二)(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2)(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1)(04月13日)
- 不 灭(04月13日)
- 盼望早日修复《晋绥日报》旧址(04月10日)
- 晋绥老前辈樊建德、叶行子女向烈士陵园捐赠松柏(04月05日)
- 喜载扶贫果树苗(一)(04月01日)
- 李先念之女李小林在兴县调研考察慰问(04月01日)
- 父亲骨子里有桑植人的侠肝义胆(03月30日)
“腰截骨”和“卟来鼓”
发布日期:2016-06-06 14:09 来源:太原晚报
在对人体部位的名称上,小店方言把腰椎叫作“腰截骨”,把肩胛骨叫作“卟来鼓儿”。前者可从“四大名著”中找到出处,后者的“灵感”则来自村童的玩具。
近些年,人们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少,使腰椎这一科学名称得到了普及,人们一觉得腰部难受,会说是不是腰椎出问题了,到医院拍一个片子吧。而过去,人们不会说腰椎这样规范的名词,腰疼时,就说是腰截骨怎么怎么了,贴上一贴王回回狗皮膏吧。斗嘴时也常说“打断你的腰截骨”这样的狠话。我原想“腰截骨”这样的话只不过是纯粹的汾东野语乡村土话,不想上网一搜,“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中就已经有了。《水浒传》中有“那青龙刀落处,把兀颜军统连腰截骨带头砍下马去。花荣抢到,先换了那匹好马,张清赶来,再复一枪……”这样的句子。《西游记》第32回中有“若是先吃脚,他啃了孤拐,嚼了腿亭,吃到腰截骨,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这样的段落。原来,我们小店方言中的“孤拐”和“腰截骨”这样的土话,却是古已有之。
把肩胛骨称为“卟来鼓儿”,可就是人们不“自重”了。农耕时代,村里人穷困,没钱给孩子们买像样的玩具,就连一个简单的“卟来鼓”也买不起。于是把过年过节时吃了猪羊肉之后剩下的肩胛骨做成“卟来鼓”让孩子玩。猪羊的肩胛骨像扇面一样呈三角形,在上端的两个角部各打一个小眼儿,穿上一条线,线头上拴一粒小珠弹儿,用手把住根部的粗把儿来回一摆,小珠弹儿撞击扇面“乒乓”作响,和真的“卟来鼓”一样好玩。因此,小店人就把猪羊的肩胛骨称为“卟来鼓”。过年过节遇有杀猪宰羊的场合时,家境困难的农妇便凑上前去和手拿屠刀的人求情说,把“卟来鼓”给我一个吧,我娃娃还没啦耍货儿呢。小店的先民们把人的肩胛骨叫作“卟来鼓”虽然有点儿自损,但从道理上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差错。农妇们干针线活儿劳累了,肩部容易酸麻,就把孩子叫过来说,给妈的“卟来鼓”这里捣上几圪嘟。
(本站编辑:左丽)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