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寻亲路上(4)--寻找北京市房山籍烈士(04月19日)
- 喜栽扶贫树苗(二)(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2)(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1)(04月13日)
- 不 灭(04月13日)
- 盼望早日修复《晋绥日报》旧址(04月10日)
- 晋绥老前辈樊建德、叶行子女向烈士陵园捐赠松柏(04月05日)
- 喜载扶贫果树苗(一)(04月01日)
- 李先念之女李小林在兴县调研考察慰问(04月01日)
- 父亲骨子里有桑植人的侠肝义胆(03月30日)
“燕儿窝”和“胳里间”
发布日期:2016-06-01 16:11 来源:太原晚报
小店方言中,关于人体各部位的名称也都很有地方特色,有的夸张无度,有的联想丰富,都和教科书上的科学名称相差甚远。可你若细细地逐一分析起来,就有些意思了。
人的后脑勺下有一个小肉坑,医学上称为后脖筋窝。小店人就这个小坑,就这个“窝”字联而想之,给它起了“燕儿窝”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不过,虽然名称上叫得十分硬气,可“燕儿窝”在小店人的心目中却是自己身体上的一处软肋,是一处易受风寒的地方。过去中老年妇女冬天出门时,总要把脖子捂得很严实,说是怕“燕儿窝”里受了风。过去的陋习,村里人还有用人生理上的某些特点来暗示人的性格和命
张玉虎运的习惯,我小时候,村里就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燕儿窝深,没良心;燕儿窝浅,不要脸。”孩子们经常互相扳住别人的脖子看“燕儿窝”,那东西深浅又没个标准尺寸,看了以后想说它深就是深,想说它浅就是浅。反正是深也不好,浅也不好。
人的胳膊和躯干连接的部位下面,学名叫作腋窝,大部分方言通俗的说法都叫胳肢窝,小店方言则不从其俗,给其起了一个更为夸张、更为标新立异的名称,叫作“胳里间”。小店方言中,把房屋的里间叫作“黑里间”,而小店人口中“黑”字和“胳”字的读音又十分接近,人与人之间开玩笑时,常常用“胳里间”和“黑里间”二词打诨。
说到“胳里间”,还得说说“胳肢”一词。用手指或其他物品轻触别人身体表面的敏感处,使之难受、引起发笑或痉挛的举动,书面上写作“胳肢”。因人上身最敏感最怕痒的部位就是“胳里间”,若想让别人发痒难受时,也多是触碰他的“胳里间”部位。所以,小店方言对这一行为不说“胳肢”,而是说“胳里”。不过,说“胳里间”时,“里”读三声;说“胳里”时“里”则读为四声,与“胜利”的“利”同音。
(本站编辑:左丽)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