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山西小吃——抿圪斗

日期:2015-07-20 10:48|来源:华夏经纬网

 

 

  又名擦圪斗,因形如小蝌蚪,而得名。属屯留民间小吃,其做法简单,配料随意,食用灵活。做法是用温水、凉水合面均可,用抿床(擦床),抿床有圆眼、扁眼多种;选用上等的无化肥、无农药的白面、豆面、粉面、杂面、荞面、玉茭面、高粱面等绿色食品做原料,所配面粉种类多少可根据各自喜爱而定。菜卤档次高低,荤素都行。农家酸菜辣椒也行,肉禽蛋也可;食用且具有干捞、汤喝、凉拌几种。其主要特点是面杂多样,营养丰富,色泽鲜亮,食欲性强,冬季食之驱寒增热,夏季食之避暑降温。尤其是其形状独特,入口稍加咀嚼便如蝌蚪游入胃海,并能促进胃蠕动,增加胃动力,是养生的最佳饭食。此种小吃原为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农家为改善调剂生活常食饭谱,随着现代人们饮食追求回归自然、营养丰富的趋势,小吃更有发展,也逐步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人们款待亲朋好友的一种饭食。
  原料:白面350克,豆面150克,水300克。
  制法:(1)将白面和豆面同时放入盆内拌匀,将水倒入(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和成软面团。
                (2)将特制的抿床(木架中钉凹形铜皮,布满圆孔的炊具),架在锅上,取一块软面放在抿床的凹处,左手执把(特制的长圆形木托),用力推压,使面漏入锅中,成为3厘米长短的小圆条形,煮熟捞出即成。
  特点:筋而软滑,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抿圪斗又称抿蛐蛐,用料广泛,制法简单。可浇入不同卤汁食用,是晋中一带典型的家常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