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金会动态 »

悼念晋绥抗日老战士纪希晨同志

发布日期:2016-07-12 16:36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基金会
     7月11日下午,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基金会副理事长马小鸣、理事杜秀文、田小明代表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来到晋绥抗日老战士、原《晋绥日报》记者纪希晨家中,沉痛悼念纪希晨叔叔
       纪希晨叔叔的告别仪式定于2016年7月18日上午10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梅厅举行。
纪希晨(1922-2016)
    纪希晨,1922年生,河南省伊川县人。1937年加入到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安吴青年干部训练班、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任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总支委秘书、校务处人事科长。1941年至1944年任神府县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
   1945年1月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任《抗战报》《晋绥日报》随军记者,新华特派记者,新华社绥蒙分社、雁门分社负责记者,晋绥新闻训练班主任。1948年4月2日,在晋绥边首府驻地兴县蔡家崖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唯一的现场记录人,并根据他的记录整理,将这篇讲话收录于毛选四卷。
   1949年随刘邓大军南下西南,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城市组组长1951年初,作为新闻界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战斗的春天》。1953年起,《人民日报》社西南记者站站长四川记者站站长,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
   1983年参与创办《中老年》杂志,任总编辑1987年参与创办《中国老年报》,任第一副总编辑社委会主任。
   主要著作有《战斗的春天》《凉山彝族的飞跃》时代的足迹》《‘二月逆流’始末记等200多万字的通讯报道,以及纪实文化大革命的专著《史无前例的年代》回忆录《奔腾的岁月》。主编书有战斗中的朝鲜》、《离退休百科问答》、《战火中的青春等。
   
  生命不息笔耕不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进行一线采访的火线记者、中国新闻战线的老战士纪希晨叔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基金会敬献的花篮 
   与纪希晨叔叔子女合影留念。左起:纪晓平、田小明、马小鸣、段晓飞、纪小军、杜秀文、纪晓春、纪晓洪。
2014年6月,基金会在医院采访纪希晨叔叔。左起:田小明、纪希晨、段晓飞。  
采访结束后,为基金会留言--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晋绥精神!
“120师学校小记者站”--为兴县120师学校的题词 
  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在医院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1941年11月于延安
初到晋绥
与《晋绥日报》的同事们一起。前排左2为纪希晨。
采访归来,左1为纪希晨。
   1944年荣获晋绥边区甲等模范工作者。评议长为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林枫、副评议长为晋绥边区行署副主任武新宇。图为1944年12月31日颁发的奖状。
当年的记者证
   与《晋绥日报》的同事们合影。前排左起:纪希晨、常芝青、陈蝉鸣、李束为、江涛、海涛(江涛夫人?);二排左起:力群、胡正、XXX、西戎、苏光、XXX、XXX、XXX、高丽生、XXX、甘惜分、杨效农;后排左起:XXX、张友、黄照、鲁石、XXX、杨效农夫人田允中、毛大风、XXX。
国共和谈期间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军调部绥远工作组。
  1951年初,他作为新闻界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战斗的春天》。
 
在朝鲜前线
    赴朝慰问回国后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战斗的春天》,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10月出版。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后撰写了《凉山彝族的飞跃》,科学普及出版社1958年10月出版。
1998年2月采访华国锋主席
采访贺龙元帅夫人薛明
1982年11月叶剑英元帅为纪希晨审阅稿件
1982年7月采访徐向前元帅
1994年9月采访迟浩田将军
迟浩田将军书赠纪希晨的条幅
 
照片提供  纪希晨子女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