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郭炳旺

发布日期:2016-06-03 16:38    来源:晋绥风云人物    作者:晋绥基金会
    1917年11月生,山西省临县后甘泉村人。少时家贫,8岁就到歧道村进财客店当童工。16岁回本村打短工、伙种地。18岁再到进财客店做工当店员。
    1940 年 1月,临县建立了抗日新政权(后由于日寇“扫荡”分为临南、临北两个县)。1941年3月参加临南歧道村民兵分队,任小组长。1942年 9月日军侵占三交镇,设立了据点。于是南距三交20里、北距县城30里的歧道村一带成为军事要冲。至1943年6月,歧道民兵分队已与日寇作战30次,其中独立作战18次,击毙日伪军14人、伤4人、俘敌特2人,毙洋马1匹、狼狗1只;配合部队作战12次,击毙日伪军60余人。致使“扫荡”之敌路经歧道不敢贸然进村(直至抗战胜利,仅被敌烧毁村边一院住宅,无一人伤亡)。
晋绥边区授予郭炳旺的奖旗
    1943年秋,驻扎离石的日军与三交日军会合(约400人)赶着100多头牲口到歧道一带抢粮。郭炳旺探得消息后,与民兵们分头行动,在村里大摆地雷阵(所埋地雷有“看家雷”、“守门雷”、“护街雷”、“卫村雷”等),炸死刚到村口之日军2人、伪军1人、汉奸1人,伤汉奸1人、毛驴2 头。从而吓跑了敌人,保卫了秋收。这一年,郭炳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副分队长。他与刘汝连分队长带领民兵分队贯彻了地雷战之“造、埋、看、疑、拉、打、恕、晒”八字方针,将防止性战术发展为地雷与各种武器相结合的进攻性战术。他们自己熬硝,自制地雷,制作的雷种有铁雷、磁雷、石雷、玻璃瓶子雷等;埋雷方法由单板踏雷发展为多板踏雷,由此发明了“子母雷”、“真假雷”、“二郎担山雷”等。他本人也在战斗中锻炼成为爆炸英雄和制雷能手。1944年7月30日下午。郭炳旺在安业村帮助民兵制造地雷,忽闻一队日军从白家庄方向扑来。他立即带领两个民兵赶到村口一块瓜地里,将拉雷绳拴在瓜棚前的一颗大西瓜上,然后埋伏于对面高梁地里。至夕阳西下时,一队鬼子路经瓜地,纷纷跑进瓜地摘瓜。有4个鬼子看到瓜棚前放着几个大西瓜,便跑过去抱瓜。只听“轰”的一声,瓜棚中黑烟滚滚,当场炸死2人,炸伤1人,另1人吓得抱头鼠窜。日军队长慌忙带队逃到关帝庙里蹲了1夜。9月,临南民兵配合武工队在三交敌据点周围设置了2里宽的地雷封锁区,同时在通往大武的公路上埋雷500余颗。郭炳旺民兵分队则首当其冲,将地雷阵和联络哨摆在了敌据点的大门口,将敌人围困于碉堡内挨饿受渴,却不敢突围。因而受到了前来参观以地雷封锁敌据点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连声称赞。同年12月,郭炳旺在晋绥边区第4次群英会上被评为民兵特等战斗英雄。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郭炳旺才腾出手来将自己的家迁到歧道村。1946年至1947年郭炳旺参战于离石、隰县、中阳等地,并与全县500余名民兵得胜而归。他在战争年代曾荣立7次战功,其中特等两次,甲等两次。至今延安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处仍陈列着他获得的“朱总司令奖章”、“劳武结合奖章”、“特等民兵英雄”锦旗及七九步枪等奖品。
    解放后,郭炳旺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并热心公益事业,经常为群众排忧解难。1974年出席了山西省优抚工作先进代表会。1978年出席了吕梁地区“双优”代表会。1982年1月病逝于临县,终年64岁。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