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李汝林

发布日期:2016-05-11 17:11    来源:晋绥风云人物    作者:晋绥基金会

 
    1917年生,山西省临县中庄村人。家境贫寒,8岁就跟着父亲给地主揽工,14岁即可顶个全劳力。其问曾因偷听私塾上课,为先生所赏识,遂利用晚间为他授课两年。21岁时便成为精耕细作的种田能手。
    抗日民主新政权建立后,他加入行政村农会,任宣传委员。1941年当选为村农会秘书。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他发动贫苦农民团结起来减租,将全村原有地租13石2斗8升减去6石4斗7升,并将村里的伙种地都变成了租种地。接着又发动无地或少地农民买地,他自己先买了18亩,带动14户穷人买地103亩、赎地13亩、典地38亩。他鼓励大家说:“在共产党领导下,有了土地,咱就可以好好生产了。”
劳动结合(木刻)
    1944年春,李汝林响应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号召,动员全村31个全劳力、13个半劳力组成9个变工组,成功地实施了春耕变工生产。其后,他们在小组变工互助基础上,集股组建了变工合作社,包括农业、消费、染房、运输4个大组,把全村的劳动力都组织进合作社里,各尽所能进行大变工生产。其分配办法是:统一计工,定时结算,长出的工与人股一样分红;至冬季则以技术工、零星工组合为弹花组、砍柴组、拾粪组、扁担队、畜力运输队,实行按件计工。全年劳动所得(农业所得除外)全部交归合作社,结算时按钱股与人工、畜工分红。妇女们另外组建了1个纺织合作社(1945年合并于大宝作社,实行了按件计工),含2个变工组,以棉花作股本,每纺3两线或织丈布计作了个工,纺织赚下的钱按工分红。全年订的任务是织200匹标准布,由于妇女们积极努力,男人们也抽空帮着拐线,缠穗,有的还参加纺线,至年底超额完成了任务。变工合作社自办了一所小学校,有28个学生,其中10个是半工半读。变工组的青壮年也要求每天识1个字,10天开1次读报会,学习时事政治,交流生产经验。
    李汝林还兼任着民兵指导员。中庄村虽然离敌据点较远,但他非常注意劳力与武力的结合。平时派民兵到20余里的地方坐探,其家中的地由变工组代替耕作。村里由儿童和自卫队员白天、黑夜轮流放哨,并和邻村民兵联合清查户口,防止特务、汉奸活动。反“扫荡”时,以变工组为单位,由组长(同时也是民兵小组长)负责布置任务,指挥行动。这一年,中庄村成为临南出色的模范村之一。李汝林也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被评为农业特等劳动英雄。1945年起曾任临县第十区区长,区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临县政府副县长、县长、榆次专署监察处处长,山西省监察厅主任、晋中专署副秘书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农村劳动。1974年11月逝世,终年57岁。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