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张初元

发布日期:2016-05-10 16:50    来源:晋绥风云人物    作者:晋绥基金会

 
    1913年生,山西省宁武县旧堡村人。青少年时给地主放牛放羊、揽工打短15年。1940年新政权建立后,他参加了村农救会,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本村民兵分队长、武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农会主任。
    1942年初秋,敌寇在距他村10来里的石家庄扎了据点,经常出动烧杀抢掠,强迫附近村庄“维持”,弄得村民一直逃难,无法生产。他发动与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回赎土地和反维持、反贪污斗争,并整顿和扩充了民兵队伍。因民兵活动难免耽误生产,他便与村 干部商量又经村民大会组建了13个变工组,实行劳力与武力结合,使战斗的民兵组织和生产的变工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民兵提出“不让敌人抢去一头牛”的口号,变工组则报以“不荒民兵一垧地”的行动。1943年夺得了战斗与生产双胜利:他带领民兵作战17次,粉碎了日伪军的袭扰扫荡,有效地保卫了抗日民主政权和春耕、夏收、秋收;全村63户120多人,有42户、男女100来人参加了变工组,节省人工2500多个、牛工近千个,粮食大丰收,交公粮300多石。1944年1月,他出席了晋绥边区第三届群英大会,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颁发了奖状、锦旗,还奖给大犍牛1头、步枪1支,在全边区推广了他创造的“劳武结合”斗争经验。《抗战日报》、《解放日报》先后发表文章、社论,介绍其英雄模范事迹,高度评价这一创举。为了更好地领导全村的变工生产,他于春耕前夕带头慰劳抗属;拿出积蓄的8000元农币、3匹土布帮8户贫民买了90垧地;对11户减租不彻底和未换新约的佃农全部换约退租。在此基础上将63个劳力、47个畜力组成20个互助组,每组均有民兵参加,两个“二流子”也动员加入变工(农忙时绝大部分妇女亦参与),做到了户户有地种,人人有活干。他还提议把所在新屯堡行政村战斗与生产上的两套管理组织合并为统一的指挥部,既可适应生产战斗不分离的敌后环境,又克服了工作中不协调、各管各的现象,从领导上(分工)统筹解决了劳武结合的问题。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发展,须有更多的人武装自卫,实现群众性的劳武结合。他提出变工同爆炸结合的新主张,将全行政村学会制造爆发管与埋地雷的86人花编在变工组中,又组织了妇女、儿童爆炸组,每逢战时分别按区域地段埋设地雷。同时根据自然地 形和战斗需要,实行相邻村庄以至行政村的联合作战、警戒、围困敌据点,设立联防委员会、订立联防公约、建立情报网络,一村有事,村村呼应,集中对敌。实施联防仅3个月内作战22次,推向据点活动30次,毙伤敌15人,抓捕汉奸4人,夺回牛驴26头;设置联防警戒哨日夜轮流监视,掩护据点附近居民安全搬迁,多次破坏交通、袭击运输,合力围困挤走细腰、石家庄两据点之敌。1944年12月,他再次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大会,且作了劳武结合典型报告,以“农民英雄特等第一”受到行署嘉奖。
张初元用自制的榆木炮轰击敌人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宁武县委组织部长,代县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副主任等职。1950年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宴请。1956年作为特邀代表在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上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博得赞誉。1997年2月5日去世,享年84岁。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