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苏谦益

发布日期:2015-06-10 16:37    来源:《晋绥风云人物》第一册    作者:基金会

  1913年生,绥远省(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人。1930年在归绥1中因发动罢课被开除后到省立第3小学任教。1931年参与发起成立绥远省反帝大同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归绥中心县委宣传委员。1933年被捕判刑,在狱中与难友王若飞等坚持斗争。1936 年出狱后与武达平等筹建绥远牺盟会。1937年春到太原牺盟军政训练班学习2个月,受任山阴县牺盟特派员。
  七七事变后,牺盟总会调雁北一批特派员回太原集训,他将所带10余名积极分子送去游击干部训练班,自己奉命到北方局党校学习。太原失陷前夕派往汾阳,以牺盟会的名义释放了监狱中关押的政治犯,收集枪支,组建起牺盟游击队。1938年初调任牺盟临县中心区秘书兼党团书记,将所属各县游击队集中了一部分编为游击6团(归决死4纵队建制),其余陆续补充八路军等抗日队伍。1939年参加秋林会议后任牺盟总会晋西北办事处组织部部长、党团书记。12月晋西事变中,指示晋西北各县牺盟分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决支持八路军和新军团结一致打击顽固势力。1940年1月,反顽斗争胜利后调任第四专署任专员兼党组书记,迅速组建专署(驻地临县白文镇)新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所辖各县抗日民主政府并配齐县长(均为共产党员、牺盟特派员)。同时按照上级党政机关决定,协同地委直接领导、积极筹建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晋西北第一中学(即后来的晋绥一中),由他兼任校长。不到一个月就有临县、离石、方山、兴县等地的400多人报名入学,编为4个队。“四大动员”中,他带领专署干部深入基层,组织发动召开群众会、士绅座谈会,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下广泛开展献金、献粮、扩兵、做军鞋运动。他们将所动员的物资、款项全部支援了抗日部队和驻地党政群团机关。
德胜沟--中共绥远省委、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绥察行署驻地旧址。
   1941年初调任绥察行署副主任兼党团书记。在生活艰苦、情况复杂而又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仅仅依靠广大绥蒙干部群众,协同绥察行署主任杨植霖组织领导当地游击队机动灵活地与敌周旋,坚持斗争,配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粉碎了日伪军的经济封锁和残酷“扫荡”,有效地牵制、组织了敌军西进与南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及西北大后方。1942年秋日军对绥中游击区进行“铁壁合围”。他率行署机关和武川、陶林县政府工作人员及游击队300余人向绥南蛮汉山区转移,与大青山军政领导机关和骑兵主力会和,突破重围撤至晋西北偏关地区。晋绥分局将绥远和雁北两套党的机构合并为塞北区工委(1945年春改组为中共绥蒙区委)他任委员。1943年1月,绥察行署改为塞北区行署,统一领导绥包与雁北地区的工作,他仍任副主任。1948年秋察绥战役时,绥蒙区党委书记高克林,副书记苏谦益奉命率领从晋西北抽调的各级干部500多人和绥蒙区全部机构及工作人员300多人于驻地朔县赴绥远,随军开展工作。1949年5月任中共绥远省委副书记。
   苏谦益、郭启民夫妇1960年离别包头赴京时全家合影郭启民,19378月参加革命。曾任晋西北妇救会宣传部长,朔县利民区区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归绥县县长,绥远省妇联副主席,土默特旗旗委书记,内蒙古劳动局副局长,包头棉纺厂党委书记,华北局部一处副处长,全国总工会机关党委记。2011920日逝世。)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内蒙古分局副书记、常委、党校校长,绥远省政治协商委员会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包头市委书记兼市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华北局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他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7年10月19日,享年93岁。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