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綏情怀 »

《南方日报》创始人李超忆《晋绥日报》的编辑工作

发布日期:2018-06-13 18:26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李超
  
李超
   李超,一位从《晋绥日报》走出的编辑,是个非常俭朴的人,他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吕梁山的《晋绥日报》做战地编辑记者,在山里打游击,那时候的生活艰苦自不用说;就算后来到了香港工作,以及在广州解放以后,他都始终保持一个革命者的品质,从不追求豪华奢侈。
  1957年7月底,《南方日报》编委会抽调了部分人员成立《羊城晚报》筹备工作小组。8月20日,编委会开会最后决定由时任《南方日报》副总编辑的李超兼任《羊城晚报》总编辑。以下是李超回忆自己在《晋绥日报》工作是的情况。
   我是1946年3月被调到《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去的。做了三个月的通联工作,当了一个月记者,就叫我到地方版当编辑。地方版的负责人是阮迪民同志,老编辑有黄照同志、杨明甫同志,新手只有我一个。我只念过三年初中,上过两年私塾,文化水平很很低;刚到报社工作不久,业务很不熟悉,适应不了当编辑的要求。因此,一到地方版,心情就很紧张,压力很大。
《晋绥日报》合订本
  我编的稿子,作的标题题,能不能通得过?这是每天都接触到的一个问题。地方版处理的稿子,是通讯科改编过的半成品,拿来再作一次加工,作好标题。那时,对作标题很讲究,要求生动有特点,能吸引住读者。这就很需要下一番功夫。开初,我作的标题,常常是一般化的,没有特点,审稿时几乎统统被改过了;我编的稿子,也时常被作了删改。记得有一次,迪民交给我一件晋绥行署的指示,要我改成新闻。通讯科改过的稿子,我编起来都有些吃力,这回要自己改稿子,就觉得困难多了。我把行署的指示看了几遍,因政策水平低,摸不准哪些该留下,哪些该删去,费了好大的劲才编出来,却把该删去的留下了,把该留下的删去了。迪民审稿时通不过,要我重改。怎样改法?他又没说。我正在为难之时;黄照同志把稿子拿去看了看,仔细地给我讲了这类稿件的改法,帮助我过了这一关。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天迪民审过的稿子,我都要拿来看一下,看他是怎样修改的,慢慢地总算悟出了一点道理来。新闻要靠事实来说话,事实要清楚,要抓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不要繁琐,文章结构要有条理,有层次,不要颠三倒四,杂乱无章;文字要通顺,要合呼语法,不要生编硬造,不要说空话。这样,编起稿子来就比较顺手了些,我没有学过语法修辞,我采取了个笨办法:稿子编好后,自己默念一下,看看念起来顺不顺口,听起来顺不顺耳,然后再把不顺口、不顺耳的校方改过。这当然不是很科学的办法,可是在当时没有讲语法修辞的书可以学习的情况下,也只好如此了。
与同志们的合影
    当天要发的稿子经过审定后,要画出版式来,版式和稿子同时发给排字房。排字房的同志照着版式排字,作标题,拼版。杨明甫同志画一版,我画二版。那时搞组版,比现在的作法复杂的多。根据领导的安排,哪个发头条,哪个发二条,哪个发辟栏,哪个发花边新闻,大体上把位置确定下来,再把每篇稿子的字数数清楚。标标题作成什么样式,长占几栏,宽占几行,都要在版式上、稿子上标出来。通栏长的标题不能并列,上下栏的标题不能顶题。版面要大方、匀称、突出,能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每篇稿子长栏排几行,每行占几字,短栏排几行,每行几个字,也都要交代清楚。这就要求很耐心,很仔细,不能“差不多”。这这做,当编辑的麻烦一些,可给工人省了事,免得拼版时,长栏通成短栏,短栏变作长栏,改来改去。我一开始画版式,怎么也摆弄不好,常常要画两个多小时。第二天上午,工厂送来清样,对我的工作是一次检验,计算准确了没有?画准确了没有?一看清样便见分晓。有时,不是标题的位置不适当,就是文字多了一节放不下,短了一节排不满,给排字房的同志造成了麻烦。
    工厂送来的清样,我还要在文字上重新作一次校对,逐逐句地看,把错了的、漏了的、颠倒了的字改正过来,个别文字不通的地方还要通一下,然后送给领导同志审定。我校过的样子,还有错别字没有?只有报纸印出来,大家看了报才能知道。这校对工作对于锻炼一种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作风很有好处。
 校清样,编稿子作标题,画版式,是我初当编辑时每天必作的三件事。每天面临着三个未知数,经受三次检验。当然,时间长了,业务比较熟悉了;这些感觉也就慢慢地消失了。(原载天扬故事)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