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共吕梁地区历史纪事》第七章 1937年

发布日期:2016-11-02 12:21    来源: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    作者: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
 第七章建立地方党组织,开辟敌后战场,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1937年7月-1939年12月)
一九三七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为造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同山西阎锡山就八路军挺进山西抗日前线的有关事宜达成了协议,并推动和帮助阎锡山与中共合作成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战动总会成立后,派出一批中共党员和军事干部到各县建立县、区动委会组织,与先期到达各县开展工作的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特派员密切配合,以合法身份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秘密进行发展中共党员和建立中共基层组织的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敌后战场,发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八路军一二〇师开赴晋西北地区兴县、岚县一带,八路军政治部和一一五师进至晋西南地区孝义、汾阳一带,分别派出地方工作团,在各县牺盟会、动委会的配合下,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地方游击队,配合八路军开展对日作战,粉碎日军进攻。同时,协助中共山西省委、晋西北工委恢复和建立各县中共组织。
    这一阶段,吕梁地区中共组织和人民抗日力量迅速发展和壮大。到1939年12月,先后建立了临县、兴县、离石、岚县、孝义、方山、石楼、文水、汾阳、中阳、中离等11个县委(工委),县委以下建立了中共区委和农村党支部,仅兴县建立41个基层党支部。并在汾(阳)孝(义)、文(水)交(城)、兴(县)岚(县)、中(阳)理(石)、临(县)离(石)5个区域先后建立7个中心县委、特委或地委。中共党员队伍发展迅速,仅中阳、离石、石楼三县党员达4398人,兴县党员1472人。
    1937年,至翌年春,全区建立了兴县、临县、岚县、方山、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石楼,离石、中阳等11个县牺盟分会和兴县、临县、方山、石楼、岚县、中阳、理石、汾阳8县动委会组织。并在区、村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形成了网络。同时,建立了县、区、村各级工、农、青、妇抗日救国团体,动员了千百万民;众进入了抗日阵线。同时,牺盟总会为加强对各县洒盟工作的领导,分别在交城、临县成立了牺盟太原中心区和牺盟临县中心区。到1939年冬,各县先后建立文水游击大队、文水游击支队、文水游击五大队、汾阳游击队、孝义游击队、兴县游击大队、交城抗日游击队、石楼自卫队、中阳游击队、离石游击大队、临县游击大队、方山游击队、岚县游击大队、汾孝游击二大队、中离游击大队等 23支脱产的抗日游击队,在乡、村成立了不脫产的民兵自卫队,广泛开展了吕梁山区的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新军阻敌南进、西犯的作战,创建了晋西南、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尔后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壮大,群众抗日运动的发展,游击战争的广泛展开,使日本侵略者震惊,也使国民党反动派坐卧不安。日军不断增设兵力对付山区抗日根据地,并对国民党采取诱降政策;国民党反动派则不断限制和打击进步势力的发展,制造各种磨擦。1939 年12月,山西阎锡山充当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急先锋,在晋西南、晋西北发动了进攻新军、八路军的“晋西事变”。根据地军民遵照毛泽东关于“有理、有利、有节”的指示,采取了针锋相对、坚决斗争的方针。晋西北地区的一二师彭三五八旅和新军决死四纵队、工卫纵队、暂一师等部由北向南,晋西南地区的一一五师晋西支队和新军决死二纵队、改卫旅等部由南向北,同时奋起反击。阎锡山旧军赵承绶骑一军、宗汾三十三军等顽固势力被赶出了晋西北。中共晋西南区党委、晋西支队和新军决死二纵队等部转移到晋西北,与晋西北抗日部队会师,取得了反顽斗争的胜利。从此,晋西北地区结束了两种军队、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1937年
    (16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国民党29军奋起抵抗,揭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中央,并派出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组成的代表团到庐山同蒋介石谈判。在日军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以及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压力下,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督促和推动,蒋介石于9月23日发表了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和两党合作的谈话。从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68)各县牺盟会组织成立并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七·七事变前后,牺盟总会向吕梁地区11个县陆续派出村政协助员和牺盟特派员,组建了县、区、村牺盟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人、农民、青年、妇女抗日救国会。广泛宣传牺盟救国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监督政府;贯彻抗日政策,培养干部,开展各项抗日救亡运动,并秘密发展党员,从事建党工作。牺盟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兴县牺盟分会
    1937年5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余丕锋、米建书到达兴县,吸收进步青年史立言、王正文、刘秉正等人,成立了兴县牺盟分会。6月,组建了兴县牺盟游击队和区、村民兵自卫队。7月,在太原求学的兴县籍进步青年学生王力波、康明玉、王直、裴亚东、康锐(女)、张立、王振东等二十余人,受牺盟总会负责人牛荫冠派遣返回家乡,参加县牺盟会的工作。县牺盟分会在全县3大区、16个编村成立了牺盟会组织,配备了牺盟秘书。11月至翌年12月,先后成立了县、区、村各级工、农、青、妇抗日救国会。
    临县牺盟分会
    同年7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金少英到达临县,组建了临县牺盟分会。11月,牺盟总会再次派遣牺盟特派员魏锡羡、刘培元到临县,协助金少英组建了临县牺盟游击大队。翌年春,临县牺盟分会在全县4大区及一大批编村建立了牺盟会的基层组织,同时成立了县、区、村各级工、农、青、妇抗日救国会。
    中阳县牺盟分会
    同年7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 马一鸣(马泽楚)组织了中阳县牺盟分会。10月,牺盟总会、战动总会应中阳县牺盟分会的请求,派遣数名军事干部到达中阳县,协助组建了中阳县牺盟游击大队,发展为200余人的抗日武装。县牺盟分会在5个区建立了牺盟会组织,并成立了县、区农民、青年、妇抗日救国团体到1939年,全县农救会员达6598人,参军青年2808人。
    交城县牺盟分会  
    同年7月,牺特派员赵向荣(中共党员)、张培民到达交城县,组建了交城县牺盟分会。接着,举办牺盟干部培训班,并在3个区成立了牺盟会组织。9月,牺盟总会派任悟僧、尹伊等 8人到达交城,组建了交城县人民武装自卫队,经过政治、军事训练,于11月初改编为交城县抗日游击队。
    文水县牺盟分会  
    同年7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许铁民、谷铁流组建了文水县牺盟分会。先后在4个区建立了牺盟会组织,大部分村成立了牺盟支部。8月,县牺盟分会组建了文水县抗日游击队,12月编为战动总会晋西游击第一路纵队第三支队,在晋中平川给进犯之敌以沉重的打击。县牺盟分会先后领导成立了县、区、村三级工、农、青、妇抗日救国团体。
    孝义县牺盟分会  
    同年7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曹诚、张希康组建了孝义县牺盟分会。孝义县牺盟工作早在1月就在各区开展,高星照等 16名牺盟村政协助员于3月成立了5个区牺盟会组织,发展大批牺盟会员,并成立了县牺盟分会。但因主要领导调离而停顿工作。7月再次成立县牺盟分会后,各项工作迅速展开。县牺盟分会先后组建了牺盟工作队(后发展为文艺宣传队、战斗剧社)、孝义县牺盟游击队(后发展改编为决死二纵队游击三团),在5个区恢复组建了牺盟会组织,成立了县、区农、青、妇各救会。举办了多次干部培训班,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到 1939 年,牺盟会发展农救会会员 19428人,动员新兵7058人。    
    汾阳县牺盟分会  
    同年4、5月间,牺盟特派员李静毅、黄桂馨到达汾阳开展工作,7月组建汾阳牺盟分会。翌年7月后,相继在6个区M成立了牺盟会组织。1939年1月,牺盟太原中心区派华国锋等 4人到汾阳北部地区活动,成立了汾北牺盟分会,1940年初并入汾阳县牺盟分会。汾阳县牺盟分会领导成立了县、区、村各级农、青、妇救国会。1939年底,成立村牺盟小组296个,农救会会员发展到 4840人。
    岚县牺盟分会  
    同年6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奕希阂到达岚县开展工作,7月成立了岚县牺盟分会,在全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各区成立了牺盟会,设秘书;23个编村建立牺盟支部,设村政助理员。先后建立了县、区、村各级工、农、青、妇救国会。
    石楼县牺盟分会  
    同年7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许琦之到达石楼县,发展20余名会员,培训青年100 余人。8月,成立了石楼县牺盟分会。同年冬,西盟会员发展到1000余人,并在3个区成立了牺盟会组织。翌年 7月,县牺盟分会领导成立了石楼县农、青、妇救国会。1939年,农救会员发展到5853人,县牺盟分会在1938年10月至1939年5月,动员新兵180人。
    理石县牺盟分会  
    同年8月,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闫景纯、韩昌泰到达理石开展工作,9月组建理石县牺盟分会。短期内,培训干部120人。并于翌年初,成立了理石县工、农、青、妇抗日救国会。
    方山县牺盟分会  
    同年8月,牺盟特派员白云青到达方山县,组建了方山县牺盟分会。县牺盟分会领导成立了县工、农、青、妇各救国团体。11月,战动总会要派旷伏兆以八路军和牺盟特派员身份到达方山,秘密发展党员,开展建党工作,协助县牺盟会开展各项抗日救亡工作。县牺盟分会成立了自卫队,并对14上编村的自卫队员进行了训练,从中挑选骨干 50 余人,组建了方山县牺盟游击队。
    (169)中共临县县委成立
    7月,中共山西工委通过牺盟总会,委派金少英以牺盟特派员身份到达临县,组织临县牺盟分会,并秘密成立了中共临县县委。县委以牺盟会的合法地位,大刀阔斧地开展各项抗日救亡工作,培养干部,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中共基层组织。到 1940 年初,县委先后设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社会部、武装部;在全县6大区均成立中共区委。县委书记先后为:金少英、宋应、景明远、贾寅。
    (170)兴县完成对旧政权的改造
    7月,牺盟总会推荐,报经阎锡山批准,派遗牺盟特派员张干丞、高云生、董一飞(均系中共党员)到达兴县,分别担任兴县抗日政府县长、县政府秘书、县公安局局长。县政府与县牺盟分会密切配合,掌握了兴县县、区、村各级政权。兴县政府虽仍归属阎锡山政权序列,但领导权掌握在中共党员手里,完成了对旧政权的改造,保证了共产党政策的贯彻和各项抗日工作的顺利进行。
    (171)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  
    8月22日至25日,中其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中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形势,正式确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及“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以及红军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针。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七月七日卢沟桥的抗战,已经成了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一阶段的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共产党应克服一切困难,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领导核心,应站在斗争的最前线,用极大的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毫无疑义的。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要点为:(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3)全国人民的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抗日的外交政策;(6)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是动员全国人民,联合国际一切反日力量,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纲领。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的报告。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这是全国抗战总的战略方针。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牵制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主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是红军夺取抗战胜利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关于国共两党关系,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保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警惕性,切不可忘记蒋介石想要通过抗日战争来取消。和消灭共产党与红军的阴谋,必须保证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在共产党领导下,大量扩大人民武装,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人民革命力量,然后在适当时机,逐步地把游击军转变为正规军,把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和正规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会议决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由 11人组成,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会议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设立中央委前方军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
    (172)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八路军下辖3个师:第一一五师,由原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及陕南红军七十四师合编,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下辖第三四三、三四四旅;第-二师,由原红二方面军、陕北红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二两师及骑兵第一团和赤水警卫营、前总直属一部合编,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下辖第三五八旅(辖715、716团)、三五九旅,(辖717、718团)及师属教导团、特务营、通讯营、工兵营、炮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全师1.4万人。第一二九师,由原红四方面军,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军区独立第一师所辖第一、二、三、四团和十五军团骑兵团合编,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下辖三八五旅、三八六旅。
    9月11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部队划入第二战区序列。此后,十八集团军习惯上仍称“八路军”。
    (173)华北军分会和八路军3个师军政委员会成立    
    8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正式设立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和八路军3个师的军政委员会。华北军分会成员为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张浩、林彪、聂荣臻、贺龙、刘伯承、关向应。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一一五师军政委员会成员为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周昆、肖华、林彪为书记; -=师军政委员会成员为贺龙、关向应、萧克、甘泗淇、王震,贺龙为书记;一二九师军政委员会成员为刘伯承、张浩(后为邓小平)、徐向前、陈赓、王宏坤,刘伯承为书记。
    (174)八路军一二师挺进晋西北,阻击日军,开辟抗日根据地
    9月7日,八路军-二师奉命以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和师直4个直属营留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贺龙、关向应、萧克率师主力三五八旅及其所辖七一五、七一六团和三五九旅及其所辖七一七团以及师直属2个营,共8227人,从芝川镇渡河入晋。9月下旬,进晋西北地区,处于大同、太原之外翼,展开于雁北和晋西北,阻击长驱直入之南犯日军,配合友军作战,广泛发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同时,一二O师决定派出工作团,分赴晋西北14县,开展地方工作,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晋西北和雁北抗日根据地。
    10月初,国民党军长城防线迅速瓦解,日军相继侵占宁武、崞县、原平,中旬猛攻忻口。11月2日,忻口国民党守军撤退,日军由忻口继续南下,8日攻陷太原。在此期间,一二〇师主力在同蒲铁路北段沿线之侧翼和后方,机动灵活地运用伏击、破击、袭击等战术,阿击敌人和破坏道路、桥梁,断敌交通运输,连续作战20余次,歼敌 1200余人,使日军之粮食、弹药、油料供应断绝,攻势顿挫,有效地配合了国民党军忻口战场的作战,对迟滞敌人进攻,挽救山西危局起了重要作用。
    太原失陷后,一二〇师根据毛泽东关于在晋西北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指示,在汾(阳)离(石)公路以北、同蒲铁路以西、黄河以东、长城以南的晋西北全境展开。1938年2月21日至4月1日,粉碎了日军对晋西北的第一次围攻,歼敌1500余人,收复7座县城。在执行战斗任务的同时,师部及各旅、团向各县派出了工作团、队,与地方党组织、牺盟会、动委会密切配合,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党员和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建设;建立各级动委会,加强地方政权工作;广泛动员群众,武装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各级工、农、青、妇等群众抗日团体,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开展抗日运动,造成全民抗战局面。
    到1938年1月,中共晋西北省委建立了4个地委、30多个县委和一大批区、村基层党组织;各县建立了动委会组织,行使政权职能,各级群众团体也普遍建立。抗日武装力量扩大,到6月,一二O师扩大了10个团(支队),共2.9万余人。连同与一二师并肩战斗在晋西北的山西新军、地方游击队,武装力量达。万余人。在八路军一二师军政委员会和中共晋西北省委的领导下,不到1年时间,晋西北党、政、军、民的力量迅速发展扩大,为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5)战动总会成立    
    9月上旬,周恩来、彭德怀在代县太和岭口与阎锡山就八路军挺进山西抗日前线的有关事宜达成协议,同时指出:“要保卫山西,保卫华北,就要动员广大群众实施战争全部动员及组织游击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阎锡山同意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县、区称“战动会”)。9月20日,战动总会在山西省会太原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派出八路军代表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参加战动总会的领导工作。另有赵宗复(中共秘密党员、阎方代表)、武新宇(中共党员、教联代表)等参加领导工作。战动总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人民武装部、动员分配部、锄奸部。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任主任委员。
    战动总会名义上直辖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实际由共产党、八路军掌握领导权,与续范亭、郭任之(后加入共产党)等爱国领密切配合,执行了四项主要任务:(1)动员千百万群众参加抗战,动员广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在抗战高于一切的原则下,支援吭战;(2)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在战区保卫和巩固抗日政权;(4)在战区创建游击队,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在战动总会内,建立了不公开的中国党团,以程子华为书记,接受中共中央、中共北方局和华北军分会贺龙、关向应领导。总会邓小平、罗荣桓、刘奠基为晋东北区特派员,以罗贵波、曾三、张干丞为晋西北区特派员,委托他们在所在地区的指导开展动委会工作。在共产党领导下,战动总会成为拥有武装的半政权性质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建党建政、建军及上层统战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176)各县动委会成立并开展各项工作
    战动总会成立后,吕梁地区8个县先后成立了动委会,迅速开展了各项工作。
    方山县动委会  
    9月,战动总会派郭子杰、白云清组建了方山县动委会,并在各区成立动委会组织,建立自卫队。
    兴县动委会  
    11月,战动总会组建兴县动委会,主任张干丞(后为高云生),组织部长李保森(后为鱼得江),宣传部长李寿恩(后;为李曙森),武装部长薛少卿(后为金照典),经济部长刘少白,动员分配部长朱哲仁。领导人全部为中共党员。并在各区建立了动委会。
    临县动委会  
    11月,张平化率八路军工作团到临县,组建了临县动委会,由中共党员李含英任主任。县动委会实行常委集体领导制度,由县委书记金少英、县牺盟分会秘书李西苑、牺盟临县中心秘书苏谦、决死四纵队政委雷任民、新军教九团冯基平、八路军代表张(平化、县动委会主任李含英、县政府县长张廉等人组成常委会。县动委会成立后,组建4个区动委会。翌年 5月,组建了100余人的农民抗日游击队(后编入新军冯基平九团)。
   中阳县动委会  
    10月,战动总会派王彦森、任善元等到达中日,建立了中阳县动委会,由王彦森任主任(后为任善元)。接着,高敏夫率战动总会工作团到中阳帮助工作,组建了游击队。县动委会、牺盟分会密切合作,在全县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岚县动委会  
    11月,战动总会派宋震寰到岚县,在一二师工作团帮助下,组建了岚县动委会。县动委会成立后,组建了400余人的岚县游击大队,并建立了区、村动委会组织。县动委会、牺盟分会及工、农、青、妇各救会,团结各阶层抗日爱国人士,广泛开展了各项工作。县动委会还编印《岚动》刊物,定期发行,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翌年7月,县动委会组建了岚县国民兵自卫队,后发展到600余人。
    石楼县动委会  
    12月,黄骅率八路军工作团到达石楼县开展工作;帮助建立了石楼县动委会,由许琦之任主任,阎锡山石楼县政府县长为副主任。县动委会、牺盟分会在八路军工作团的协助下,组建了石楼县人民武装自卫总队,下辖两个支队,后编人政卫旅。
    离石动委会  
    11月初,战动总会撤出太原,于中旬到达离石马茂庄,深入开展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人民自卫武装,建立动委会组织,并开展地方党建工作。翌年 1月,战动总会领导组建了离石县动委会。2月,日军侵占离石县城。县动委会全力开展战争动员,实行合理负担,组织支前工作。
    汾阳县动委会
    11月,八路军工作团到汾阳西山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收集溃兵散枪,打击地方奸霸,推行合理负担,整顿和改造区、村政权,并组建区、村动委会,行使政权职能,开展各项战争动员。仅12月中旬5、6天内,在汾阳三区、五区动委会号召下,报名参军的青壮年达2000余人。翌年2月,日军侵占汾阳县城,阎锡山县政府人员闻风而逃,政权工作亟待加强。5月,汾阳县动委会在南马庄成立,由中共党员、县分道团团长秦望民任主任,中共党员;牺蠱特派员温克敏、郭士杰任副主任,在中共汾阳县委领导下代行汾阳县政府职能,与县委、县牺盟分会一起活动。
    1938年1月,八路军三五八旅在交城、阳曲交界的边山地区领导成立了交(城)阳(曲)边区动委会,并建了一支游击支队。
    各级动委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战地行使政权职能,是一致对敌的战争动员机关。动委会在开展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39年7月,阎锡山下令取消战动总会,各级动委会结束工作。
    (177)中共晋西北工委成立  
    10月1日,一二〇师政训处主任关向应率领师政训处一部和教导团余人到达700岢岚,组成地方工作团,分赴兴县、岚县、临县、方山、静乐、岢岚、偏关、朔县、宁武、忻县、神池、五寨、河曲、保德等县,开展发动群众抗日救亡运动和建党建军。同时,受中共北方局委托,组建中共晋西北工委(对外称一二师民运部),机关驻扎在岢岚县。书记赵东彝(又名马林),副书记罗贵波,组织部长刘俊秀,宣传部长龚逢春,秘书长饶斌,领导成员还有程子华、南汉宸等,统一领导晋西北和绥远地区党的工作。    
    (178)中共交城县支部建立    
    10月初,中共秘密党员侯维煜(交城奈林村人,1934年9月在北平朝阳大学上学期间入党,1937年8月回晋担任“民先队长”)受组织派遣从太原回到交城开展建党工作。在党员会议上讨论决定建立交城第一个党支部,并代行县委职权。由牺盟特派员赵向荣、任悟僧、尹伊,分别担任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179)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撤离太原转战吕梁
    10月27日,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后称工卫旅)撤离太原,以后长期活动在汾阳、文水、交城、清源、太原、徐沟、阳曲等地。总队长李子丰、政委郭挺一、政治部主任侯俊岩。总队下编2个大队,6个中队,撤出太原时,工卫总队人数已达1000余人。部队党组织的领导先后有:周子祯、康永和、李子丰、李明、侯俊岩、卓雄、王庆生、王景任等。1938年后改设党委,周子祯、康永和分别任正副书记,直接受中共晋西北区党委领导。
    (180)邓小平率八路军政治部部分人员在汾、孝一带开展工作,组建中共孝义县委    
    10月下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率领政治部民运部和总部教导大队(即八路军随营学校)从晋东北转移到汾、孝边山地区。邓小平民运部长傅钟等住在汾阳下堡村,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住在兑九峪镇。孝义县城西关设有八路军兵站。 此时,邓小平仍代表八路军主持战动总会工作。政治部派出地方工作团分赴晋西汾阳、孝义、隰县等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建立党的组织。11月初,在下堡成立中共孝义县委,对外称八路军孝义地方工作团,属八路军政治部领导。翌年2月,移交中共晋西特委领导。县委书记梁占祥,组织部长赵重鼎,宣传部长刘仪,军事部长曹诚。县委在5个区建立了区委,在部分村建立了支部,时有党员50余人,到1939年2月,建立支部42个,党员904人。各区委和村党支部对外均称牺盟会。
    (181)阎锡山在吕梁先后设立第四行政区、第八行政区
    10月,为适应战时状态,阎锡山把全省划分为7个行政区,在吕梁离石设立第四行政区公署(后改称督察专员 公署),委任武灵初(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为政治主任(后改称督察专员,中共党员张隽轩继任专员)。辖境为离石、中阳、方山、岚县、临县、兴县、汾阳、孝义、介休、平遥、阳曲、太原、徐沟、交城、文水、清源等16县。
    1938年2月,全省调整为11个行政区,在交城设立第八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委任陈兴邦为专员,辖阳曲、太原、徐沟、清源、文水、交城等 6县。
    行政区政治主任(督察专员)可根据阎锡山颁发的进步法令,代行省政府职权,直接任免县长,领导地方武装,实行减租减息,征粮、筹款。中共山西工委利用这一合法权利改造各县旧政权,成立抗日新政权,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新军坚持敌后抗战,开辟抗日根据地。
   (182)周恩来等撤离太原到达汾阳,部署战动总会的工作
    11月6日,日军对太原发起总攻击。有一天下午,周恩来、彭雪枫率领驻太原八路军办事处部分人员撤离太原到交城,次日经文到达汾阳城西栗家庄村,与战动总会武装部住在一起。周恩来在此期间,召集战动总会续范亭、程子华、南汉宸等负责同志谈话,布置了在晋西、晋西北各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工作。晚上,周恩来为战动总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全体学员做了《太原失陷后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
    周恩来在汾阳期间,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就原沦陷后的形势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展开进行了磋商。召集八路军前线总司令部供给部和兵站领导人谈话,反复强调对日作战中供给问题的重要性,并接见了太原一中前来参加八路军的学生代表。
    (183)战动总会在吕梁开展工作    
    太原失守前,战动总会撤出太原,到达汾阳。11月9日迁驻离石。193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意图,转而北上,移至岚县,5月到达岢岚,与一二〇师靠扰,协同动作,开展工作。
    战动总会撤出太原后,经交城、文水,四天后到达汾阳县协和堡,武装部驻栗家庄。当时,阎锡山撤走了他派往战动总会的委员,随其南;人员也纷纷闻风溃逃,溃兵散勇到处骚扰掠抢,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在汾阳,周恩来、邓小平对战动总会的工作做了明确指示。周恩来指出:“阎锡山撤走他的干部,要拆台,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战地动委会顾名思义,就是要活动在敌人占领的‘战地’,开展游击战争。他撤走干部也好,匣子我们更好地发展。你们要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武装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邓小平指出:“在兵荒马乱时期,要广泛发抗日势力,大锣大鼓地打起来,造成一个声势浩大的抗日局面。”又说:“我们要兰《干,我们干。”根据北方局和周恩来、邓小平的指示,战总会在吕梁地区大)J阔斧地开展战地动员工作。
    战动总会在汾阳进行了紧急工作部署,设立了救护站、运输站,派出工作团,深入广泛地宣传发动群众,维持当地社会秩序,消除民众恐怖心理,组织自卫队,准备开展游击战争。
    战动总会在离石,开展了以下工作:(1)建立健全各县动委会组织和群众团体。组织5个工作团深入各地发动组织群众,组建农、青、妇救会。开办农民干部训练班,培养农民干部,开展农运工作。建立了晋西北第一个农民协会—一马茂庄农民协会。协助第专署拟定并颁布农会工作纲领和组织条例,开展减租减息运动,骨彻合彈债相政笛组织讹椰团到各具粼椰动吞会下作,健今县、区、村动委会组织,有兴县、临县、岚县、离石、汾阳、石楼等县先:后成立动委会。举办工作人员训练班和游击干部训练队两期,共400余人,加强基层力量,发展游击队。组建战地总会游击第一路纵队,下辖5个支队,开赴敌后开展游击战争。调派红军干部、中共党员和杨松青、李明掌握离石公安局武装,后编为离石县游击第一大队。调派中共党员、红军干部卓雄(改名张英)到工卫队任总教官,与该队党组织的康永和、周子镇接通关系,另从总会派30余名干部到工卫队,从而扭转了工卫队负责人郭挺一率领南下的意图,掌握了这次武装,开赴文水、汾阳一带,与总会游击支队靠扰,进行游击战争。(3)总会第一路纵队所属3个支队,阻击牵制了日伪军万余人于1938年2月向离石、柳林、军渡的进犯,配合了北线粉碎日伪围攻、收复七县的战役。到1938年3月,除工卫队外,战动总会共组建25个游击支队,共21000余人;各县、区的地方游击队12000余人,自卫队65000 余人。(4)11月下旬,战动总会推荐,由第四专署委任中共党员武人騤、常芝青、任悟僧、赵向荣、武尚仁分别担任汾阳、交城、清源、太原、离石5个县的县长,掌握抗日政权。(5)设立春耕委员会,宣传发动了春耕运动。(6)加大了宣传工作的力度,创办了《动员》半月刊和《战动通讯》报,建立了印刷所和电台。(7)充实了总会内部组织,成立了经济委员会和交通队,负责预决算执行之审查和警卫、交通、联络工作;建立了医疗所、修械所、服装厂;成立看护训练班。(8)各县建立除奸队,开展除奸运动。
    1938年转至岚县后,进行了以下工作:(1)4月3日,召开了新战士动员联席会议,原计划动员新兵13800名,实际完成20000余名。临县一周内动员新兵1600余人;兴县在4个月内征调自卫队13263人,送新兵5800余人;岚县动员新兵1800余人。(2)调整充实了各县动委会干部,加强了对抗日武装、新兵粮秣动员和春耕运动的领导。(3)创办综合性刊物《战动周刊》;编印政治、军事教材;成立战动通讯社;加强对敌区和敌伪军的宣传工作;联合出版《西北战线》等,大力开展了保卫晋西北根据地的宣传工作。(4)战动总会所属游击队改编为第二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续范亭),所属8个支队,1个特务队,13000余人。(5)4月15日成立军政干部训练队,三期训练各县动委会干部和支队干部720人。(6)成立农民、青年、妇女干部培训班,加强农、青、妇运工作。并成立除奸工作训练队,为支队和敌占区培训敌工干部。(7)适应战争需要,开办救护训练班,设立救护站。
    1938年5月,战动总会迁住岢岚气。
    (184)察绥游击军第一支队在离石组建  
    9月底在太原组成的察绥游击军军部,于11月上旬随战动总会转移到离石县王家坡,组建了第一支队,支队长刘苏,政治主任安汝涛(后为王铭森)。支队下辖3个中队。12月18日,支队从离石出发,开赴雁北、绥南,开展游击战争。战动总会委托-二师宋时轮支队指挥该部,第一支队党组织接受晋绥边区特委领导。1938年春末,察绥游击军第一支队发展到300余人,察绥游击军后扩大为4个游击支队。
    (185)日军占领交城,战动总会组建交城县抗日政府
    11月11日,日军清田、福田部侵占交城县城。日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占领交城县城,作为在太(原)汾(阳)公路线集结兵力,进攻根据地,屠杀抗日军民的重要据点。
阎锡山交城县政府县长早在6日夜即带领政府人员溃逃。
    为领导交城县抗日军民坚持对敌斗争,战动总会推荐,并报山西省第四行政专署批准,委任中共党员常芝青任交城县长。12月,常芝青在交城县东社村主持成立交城县抗日政府,县政府秘书为司正卿(中共党员)。县政府积极配合一二师工作团、牺盟太原中心区和成立不久的中共文交工委,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并秘密发展中共党员,为交城县中共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38年7月,因与阎锡山旧政府发生冲突,战动总会为维护统一战线,撤销了交城县抗日政府。
    (186)中共晋西特委成立    
    11月,马佩勋带领八路军战地工作团从延安到晋西开辟工作。马佩勋到达晋西地区后,立即同中共中央组织部上月中旬派来的贾长明等接上关系,并在灵石县双池镇(今属交口县)建立了中共晋西特委,书记马佩勋,组织部长赵家声,宣传部长王文达。特委下属孝义、汾阳、灵石、介休等4个县委及中共平遥县工委。晋西特委成立后,一方面派干部到各县发党员,建立县、区、村党的基层组织,一方面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和统战群团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187)中共离石县委成立    
    中共党员,牺盟特派员阎景纯、韩昌泰于9月到达离石,组建了县牺盟分会,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派出的中共党员李明等人亦同期到达离石。战动总会于11月初迁驻离石。各方面密切配合,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农民、青年、妇女抗日救亡运动,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和建立基层组织,积极筹备建立抗日武装。11月,中共山西省委派张榘到离石,在城内黑坡上中学巷组建了中共离石县委,张榘为书记,闫景纯为副书记兼宣传长,韩昌泰为组织部长。县委下属5个区委。
    翌年2月下旬,日军侵占离石城,作为占领汾阳经离石至军渡公路线的重要据点,成为进攻根据地的兵员、物资集结地,血腥统治达八年之久。
    日军侵占离石后,中共离石县委、县牺盟分会、动委会撤至梁家山村。县委将农民抗日自卫队整编为3支抗日游击队,在县委领导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88)中共兴县县委成立
    11月,中共晋西北工委委派中共党员刘国秀、李正亭、鱼得江以太原流亡学生的身份到达兴县,在县城内组建了中共兴县县委。刘国秀任书记(后李正亭接任),李正亭任组织部长(后鱼得江接任),鱼得江任宣传部长(后李曙露接任)。
    县委为加强基层工作,报请晋西北工委从陕北神府佳革命根据地抽调一批兴县籍党员骨干王丕福、白崇山、王昌歧、赵怀金等回兴县工作,担任区委书记,公开身份为牺盟会、动委会负责人。至此,共产党掌握了全县各级政权。县委通过牺盟会、动委会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由县委、县政府、牺盟会、动委会领导人讲课,培养干部500余人;成立区、村民兵自卫队,县抗日游击队;协助地下党刘少白创建了兴县农民银行(后扩建为西北农民银行),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支持开明士绅牛友兰开办产销合作社(后发展为兴县纺织厂——晋西北纺织厂),生产布匹、袜子、肥皂、牙粉等,支援抗日前线;贯彻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政策,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建立了各级工、农、青、妇救国会和抗日儿童团等组织。
    (189)中共岚县县委成立    
    八路军一二师地方工作团在金敏领导下,于10月到达岚县,在牺盟分会、动委配合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党的组织。11月,在岚县城组建了中共岚县县委,金敏、谭志诚为县委委员,金敏负责县委工作。翌年春,李权超任书记(后由李克继任),薛维宾任组织部长,梁鸿计任宣传部长,县委下属3个区委。
    县委通过县动委会、牺盟分会、农救会向阎锡山的反动县政府提出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主张,并组织群众到县府请愿,取得斗争的胜利,给予阎锡山誉为治安模范县的反动县长、区长沉重打击。县委通过牺盟临县中心区调中共党员接任岚县公道团团长一职(当时公道团并人牺盟会,归牺盟领导);组织群众对贪官污吏,迫使县政府撤换了部分区、村长。群众千余人集积到县政府大门口声讨反动县长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的罪行。县动委会、牺盟会,在八路军和战动总会派来的10多名军政干部协助下,组建了岚县动委会游击大队、牺盟游击大队,后分别编人战动总会游击第二支队和决死四纵队游击第6团。县委又领导组建了岚县民兵自卫支队,600余人。1939年,阎锡山派“突击团”到岚县,与县长为首的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散布反共降日言论,制造磨擦,并武力围攻牺盟会,牺盟会与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保安七团一营协助下,赶走“突击团”,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0)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在离石改编,并进行军政训练
    11月23日,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日游击队,经交城山区和离石小神头、信义转移到离石县城西歧侧沟。25日,改编为战动总会游击第四支队。支队长刘墉如,政治主任宁德青,政治副主任、支队党总支书记曹振之,参谋长宋玉森。支队部设政治处、参谋处、副官处、宣传队。支队下辖2个大队,5个中队。各中队(连)设中共党支部,各级主要领导人全部为中共党员。政治上受战动总会中共党团领导,军事上由一二〇师统一指挥。
    四支队成立后,奉命于12月9日移驻柳林镇(今柳林县城)沙曲一带,配合战动总会妇女工作团和战地服务团,动员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先后组织了沙曲、康家湾、杜峪等9个村农民协会,动员100余名青年参军。12月25日,奉命移驻黄河东岸中阳县石西村(今岸柳林县),在当地扩兵1个排。月底,支队移离石盛地村进行军政训练。
    支队在离石歧则沟;柳林沙曲,先后听取了续范亭、程子华、南汉宸的报告。在盛地村整训期间,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学习了游击干部训练班政治、军事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军事训练。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一二师师长贺龙到盛地村看望了支队指战员。刘少奇指示支队在统一战线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军事上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军事建设上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并指示四支队在适当时机向一二师靠扰,接受八路军军政训练。贺龙高度赞扬了成中师生在国难当头,毅然集体投军从戎的爱国壮举,系列胜利说明日本侵略者是能够打败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经过整训,大大提高了这支知识分子抗日武装的政治、军事素质。
    1938年2月9日,第四支队奉命向一二〇师驻地岚县挺进。临行前,向全国发出了《为号召全国青年参战宣言》。《宣言》指出,“我们的力量是伟大的,捍卫祖国的责任是我们的,我们应当为了祖国的生存流最后一滴血!”号召全国青年“为了生存与自由,我们青年,首先要做到全国人民的榜样,大家一齐参加战争,组织游击队,我们相信:最后胜利是我们的!是我们青年人的!”
    2月12日,支队到达岚县斜坡村。一二〇师政治部主任甘泗琪、参谋长周士第接见和慰问了四支队指战员,并作了形势、任务和军民、军政关系的报告。下旬,参加了粉碎日军围攻晋西北根据地的战役。8月2日,第四支队642名指战员挺进大青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后改编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独立骑兵营。
    (191)中共中阳县工委(县委)成立    
    11月,战动总会驻离石,开展各县抗日工作。中共山西省委通过总会武装部长、党团书记程子华委派中共党员范铭到中阳县开辟工作,在中阳城内组建了中共中阳县工委。县工委成立后,与县牺盟分会、动委会密切委会组建的游击队为主要武装,在中(阳)离(石)公路沿线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2月,日军侵占中阳县城,县工委和牺盟会、动委会撤至留誉村。3月,中共晋西省委决定,将工委改建为中共中阳县委,派甘一飞任书记,范铭任组织部长,王三武任宣传部长。县委通过牺盟会训练抗日干部200余人,基层组织,同时,成立了县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团体。县委还以牺盟会、动委会名义,组织工作团深入农村,贯彻合理负担、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等抗日政策,开展农民运动。
    1939年1月,县委增设了民运部,李晓村任部长,加强了民运工作的领导。到1939年11月,县委下属6个区委,46个党支部,中共党员1659人。
    (192) 兴县动委会开展献金活动    
    11月底,兴县动委会利用阎锡山提出的“实行合理负担”,“有钱出钱,有力出”的口号,在兴县城召开动员大会,动员志愿献金,筹集抗日经费。
    兴县开明士绅牛友兰,在大会上讲话,表示愿意捐献银元、粮食和商号的货物,解决部队抗日经费和冬衣。共献出银元23000元,粮食45000万,以及复庆永商号的所有布匹。银元、粮食作为建立银行的主要资金,布匹解决了部队和干部的冬装。
    兴县动委会经济部长、开明士绅刘少白(秘密党员),带头献出多年积蓄的700多银元,用来办银行。全县其他士绅也纷纷主动献金。全县总计筹集银元30000余元,粮食21万斤,主要用于开办兴县农民银行、工厂、产销合作社和支援农业生产。
    (193)中共汾阳县委成立  
    太原失守前夕,邓小平、傅钟率领八路军政治部民运部,教导大队同战动总会相继到达汾阳,与县牺盟会配合,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秘密发展党员,建立游击队。12月底,在汾阳南马庄建立中共汾阳县委,邓小平、傅钟派朱宝善任县委书记,温克敏为宣传委员,并将八路军在汾阳发展的20余名中共党员的组织关系移交中共晋西特委宣传部长王文达。翌年2月,日军侵占汾阳县城,中共汾阳县委主要在汾阳南部地区活动。1938年5月,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成立了二、三、五区委,建立20个基层支部,共有党员100余人。8月,日军袭击南马庄,县委、牺盟分会、动委会转移到孝义境内。中共晋西南特委决定,将汾阳、孝义两县委合并,在孝义禅房头组成中共汾孝中心县委,汾阳县的3个区委归其领导。
    (194)战动总会发出关于普遍建立农会的指示
    本月,战动总会组织部在离石县马茂庄向晋西北各县动委会发出普遍建立农会的指示信。信中说:“在我们全部的经常的任务之中,尤以广大的农民组织更为重要,组织农民协会,发展游击战争,实行合理负担,改善人民生活,这是不可分离的一套。”同时,发出农民协会组织章程与工作纲领,内容包括:(1)怎样建立农会;(2)什么人可以加人农会;(3)农会的组织法;(4)农会做些什么。
    吕梁各县先后建立了县、区、村各级农会组织,广泛开展了农民抗日救国运动:(1)协助动委会积极参加战争动员;(2)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改善人民生活;(3)促进民主政治,改造旧政权,惩办坏官、坏绅、坏人;(4)组织战时生产,春耕、春播、秋收、借贷、代耕邦种以及组织各种生产合作社。
    (195)牺盟晋西游击支队在汾阳县三泉镇成立  
    平遥县、孝义县两支游击队,于上月在孝义县下堡镇反逃亡斗争中,从逃亡县长手中收缴了武器,扩大了队伍。12月,经邓小平决定,在傅钟、韦国清的帮助下,平遥县游击队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组编了一个营,其余部队和孝义县游击队合编为牺盟晋西游击支队。支队长曹诚,政委李文炯。下辖3个中队。到1938年春,部队发展到1000余人。同年8月,编为决死二纵队游击第三团,团长曹诚,政治主任李文炯,下辖三个营。部队主要活动在孝义地区,也到汾阳、灵石、霍县、汾西、隰县、中阳等地开展游击战争。晋西事变后,全团集中在临县歧道、安业、三交一带整训,同年秋调往兴县、岚县地区,担任警戒任务。1940年冬,与决死二纵队第五团合并,编为第五团第一、第二营。
 
资料来源:《中共吕梁地区历史纪事》 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