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一位民族女英雄---记殉国的雁北游击战士李林

发布日期:2016-06-13 15:09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李林烈士(1915.11.15-1940.4.26)
   李林同志本是在印尼一家华侨商人家庭里长大的“小姐”。她在抗日战争前夕,走向国防前线的山西。抗战的炮声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她在这时拿起武器,率领着祖国的热血儿女奔赴前线,备尝塞北高原特有的风寒与艰苦,转战在晋绥边境的各个地区,在战斗中锻炼成为使敌人胆寒、受到人民群众崇敬的民族英雄。这是神圣抗战中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华侨儿女的骄傲。
  一九一六年诞生在福建闽侯的李林,抗战以来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注视。她带领游击队在雁门关外屡创敌人的战斗业绩,受到山西广大抗日军民的敬仰;今年四月二十日,在抗击日寇第九次“扫荡”晋绥边境的战斗中,这位誉满雁北的抗战英雄,不幸陷入敌人的包围,在与敌人英勇战斗、击毙多名敌寇后壮烈殉国。她的英雄事迹,不仅是山西抗战、华北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也是全民族的光荣。因此,她不仅引起晋绥千万同胞悲痛哀悼,也引起全国人民的痛悼和怀念。
敬献花篮
李林墓
  2016年4月26日上午,为纪念李林殉国76周年,“李林红色一条线”纪念学习团一行60多人在李林烈士陵园举行了庄严肃穆的敬献花篮仪式。仪式由朔州市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研究会会长王保国主持。

  李林同志在幼小的时候,就随着父亲侨居爪哇,目睹印尼人民所遭受的惨无人道的压迫,像牛马般被人奴役剥削的生活,幼小的心灵受到这些现象的刺激、影响,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意识。一九三Ο年,她在高小毕业的时候,正当经济危机的台风袭击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当地的荷兰资本家在“挽回权利”的借口下,疯狂地进行排华,她父亲所经营的商业,因而受到严重的打击。十四岁的李林,这时随母亲回到阔别的祖国,在厦门进集美中学读书。转过年来,“九一八”事变发生,激发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热情,汹涌澎湃的抗日运动在全国各地形成巨大的洪流,也冲破了集美学校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气氛,李林开始献身于抗日救亡的斗争。环境的逼迫使她辗转求学于杭州中学,上海爱国女中,北平民国大学。经过“一二九”运动的严峻考验,她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以前,她的母亲死了,不大开明的父亲又常断绝对她的资助。因此,生活上常常感到困乏,但她从未消极悲观,从未放松抗日救亡的工作。一九三六年绥东抗战爆发,山西变成了国防前线,她便投笔从戎,离开了民国大学,跑到火热的太原度着艰苦紧张的生活,参加军事训练;结业后在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总会工作了一段时间,就被分配到山西北部的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会。一九三七年九月初,大同失守,她也暂时向雁门关内撤退。但是,刚刚走到雁门关,她不愿离开一起战斗过的雁北人民,便在大雨泥泞中折回雁北,在党组织领导下武装民众,发动游击战争,而她所有的本钱只有一支“六五”步枪。
  在党的领导和群众支持下,李林在雁门关外很快建立了一个八支队,队员们几乎全用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武器武装起来。不久她便率领这支人马,挺进到平鲁一带敌人的背后。一九三八年五月间,这支部队奉命北上,挺进到绥远东南部凉城、丰镇一带,开辟绥南地区。部队行经威远堡附近时,李林带领三十多名战士截击敌人,掩护主力前进。在这一带的生活和战斗中,李林成了“老乡”们、妇女们、士兵们最亲切、最敬佩的群众领袖。她不但组织了广大的妇女群众,还把一个青年学生特有的革命热情倾注到每一个战士的身上,爱护和关心他们的生活。他们在战斗中打败敌人的骑兵,缴获许多战马,这支部队的支队长(这时她已改任政治教导员)是骑兵出身,不久她们的部队改编为骑兵营。一九三八年九月,骑兵营从绥南返回晋绥边境不久,根据中共晋西北区党委的指示,在平鲁成立了“晋绥边牺盟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雁北、绥南新区的工作。李林被调为该会的委员之一,但她仍然不脱离战斗生活,热爱着她的马和枪,爱战斗就像爱她自己的生命。
  
李林在平鲁工作时的常驻地朝阳湾(原乱道沟)
  “李委员”的影响迅速扩大着,晋绥边境的人民几乎没有哪个不知道她。关于她的英勇战斗的故事,特别使得雁北的妇女们感到极大的兴奋。李林参加了历次反扫荡的战斗,敌人对晋绥边境地区接连八九次扫荡中,每次她都亲临前线,使用她那支六五步枪打击鬼子。如在胜利的岱岳、曾子房的战斗中,都是由于她的先锋模范精神,极大地振奋了革命士气,从而获得可喜的胜利。一九三九年冬天在怀仁一带反汉奸战斗中,她带着一连兵力,和汉奸队伍连续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战斗。从这屡次的英勇战斗和不断的胜利,“李林”便成了雁北广大人民群众最熟悉、最敬佩的名字。一九四Ο年一月,晋绥边境成立第十一区专员公署 ,李林又被任命为秘书主任。敌人由于屡次受到她的沉重打击,也开始熟悉了李林这位传奇式的巾帼英雄。他们听见她的名字都心惊胆战,屡次企图谋害和“活捉”她,并且为她的头颅悬赏巨额“老头票”(日币)。
 
  李林最后一战起始地——平鲁区东平太村的那道沟梁。1940年4月25日夜,战火纷飞中为掩护被日军包围的500余名党政军干部和群众转移,李林率政卫连沿这道沟向东冲杀,引开日军。
  一九四Ο年四月下旬,在敌人对晋绥边境第八次扫荡刚被粉碎不久,敌人又从同蒲、平绥路沿线抽调日伪军八千余人,开始对我根据地腹地的第九次扫荡。这次敌人兵力的众多,来势的凶猛,都是空前的。四月二十五日晚上,设在乱道沟的专署指挥部,和六支队领导同志举行紧急会议,共同作出反扫荡部署,决定二十六日拂晓向平鲁方向转移,突破敌人的包围。这天早晨五时左右开始行动,部队在群山险谷中前进。六支队走在前面,专署机关、群众团体、后勤机关和干训班等单位人员,以及笨重的物资、牲口走在中间,李林则带领专署政卫连担任后卫,负责掩护。
  刚走到陶小峰、左小峰村前的沟岔路口,先头部队那里传来的一阵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枪声越来越紧,队伍中间缺乏作战经验的干训班学员队形乱了。李林当即指挥学员就地卧倒,命令政卫连分开在前后掩护。这时六支队已冲出敌人的包围,后面部队没有跟上,被敌火力截断,失掉联系。李林果断地命令队伍掉转方向,向西平台村转移。但是北边、南边敌人迅速压过来了,把西平台村四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李林跨上战马,带领一部分骑兵顺东沟冲去。当时南北两面山上,布满敌军,李林毫不畏怯,决心把敌人吸引过来,掩护大部队突围。她便一马当先,带领几十名战士,一面射击,一面向村东大沟跑去。敌人误认他们是主力,蜂拥而来。专署机关及干训班乘机沿大沟南岔疾走,翻过南山突围出去。
  敌人发觉上了当,集中全力咬住李林不放。他们与敌人反复冲杀,终被敌人强大火力压在沟沿下面,无法行动。李林发现情况危急,利用战斗间隙,取下随身带的公文包,塞进岩石裂缝里面,用土埋藏起来。她让一个十四岁的小通讯员记住这个地方,叫他设法先冲出去,以后再来取走文件。此后她便跃马冲向山头,打死敌人两名机枪射手,又率铁骑向东冲杀,且战且走,钻进一条沟岔。敌人紧跟着又扑上来,他们在重围中奋勇冲杀,翻过东面的山梁,直插小郭家窑村后沟。
李林牺牲地——荫凉山白雨庙
  李林正催马前进,又有一股敌人从沟沿突然冒出,她便掉转马头,冲上小郭家窑村背后的荫凉山,奔向山顶的一座小庙。她想从这里往西冲,但是西边的敌人像一堵墙挡住去路。这时她的战马中弹倒毙,身边剩下的两名战士都已负伤多处。李林和一个战士扶着负重伤的战友刚到小庙跟前,利用一处高坎顽强抵抗。敌人从四面八方扑上来了,他们奋力拼战,接连打死几个扑上来的鬼子。两名战士相继牺牲,李林右腿中弹,胸部也受了伤,仍然猛烈射击扑上来的敌人。她忍着伤痛,一手拿驳壳枪,一手拿小手枪,双枪同时向敌人射击,打得敌人不敢靠前。最后,驳壳枪的子弹打光了,小手枪里面也只剩下一粒子弹。眼看敌人已到身边,李林坚决不当俘虏,便用最后一粒子弹打进自己的头部……
  朝阳照遍了壮丽的雁北山野,鲜血染红了民族烈士的征衣。李林死了,含着骄傲的笑容……
  一九四Ο年四月二十六日早晨八点多钟,二十四岁的李林同志,就是这样英勇壮烈地为了无产阶级的神圣事业,为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在敌后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原载1940年9月28日重庆《新华日报》)
 
 2016年4月26日,福建龙海李林家乡祭拜团成员在李林牺牲地——荫凉山白雨庙前祭拜。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