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美国记者福尔曼采访晋绥边区记

发布日期:2016-02-22 17:38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1940年,在美国《纽约时报》任职的42岁的福尔曼受命来到中国,他自称不是共产主义者,甚至谈不上共产主义同情者。
   1944年初夏,在国民党以50万大军严密封锁陕甘宁边区并禁止任何外国记者访问中共所辖区域的情况下,福尔曼等西方记者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终于争取到了以国民党官方人士为领导、随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的权利。在国民党领队率领全部中国记者和部分外国记者撤离边区返回重庆后,福尔曼与其他几位外国记者坚持多呆了3个多月。
   1944年8月,福尔曼和《时代》周刊记者爱泼斯坦、路透社记者武道以及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派出的随员,前往敌后晋绥抗日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在多个战场上近距离观察了八路军的战斗。
   福尔曼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实况,写下了轰动中外的被誉为《西行漫记》姊妹篇的Report from Red China(即《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此书后来还被译为《北行漫记》)。福尔曼还把自己在1944年8月到10月采访晋绥边区拍摄的照片编辑成书,出版了《西行漫影》画册。
 
   《北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著,1946年北平燕赵社出版
哈里森·福尔曼 著  陶岱 译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著作《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中,福尔曼详细记述了晋绥前线的见闻。福尔曼说:“过去有人告诉我们说,八路军不打仗,没有伤兵,没有俘虏,人民害怕八路军,恨八路军,今天这些谎话已被事实揭穿了。我看到了八路军在英勇地作战,八路军有很多伤兵,有大批的俘虏,人民在热爱着八路军。我要将所见到的八路军英勇斗争的事迹,写成文章,拍成照片,告诉全世界人士,争取美国对八路军给以武器的援助,最后将日本法西斯打垮。”《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等书籍与报道把延安和敌后根据地的新面貌如实地介绍给世界,这是继斯诺的《西行漫记》之后,西方媒体对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权规模最大的一次报道。
  1944年8月13日,福尔曼一行抵达晋绥军区司令部,受到边区各界的热烈欢迎。他们在这里参观了边区各领导机关,参观了抗战日报社等新闻出版、文化教育机关。9月4日,他们离开边区的首府兴县,前往靠近太原的晋绥边区第八军分区参观访问。
    当福尔曼等通过马坊封锁线的时候,这个敌人盘踞多年的据点,适于9月6日晨刚被我军攻克,途中见到大批被俘伪军。进入马坊村中,被毁燃烧的敌碉堡仍火光未熄,窗口浓烟四溢,碉堡周围重重的壕沟,层层的铁丝网,各种坚固的工事仍清晰可见。福尔曼等认为,这种复杂的军事设备,证明了敌人对八路军的恐惧。
  福尔曼等抵达八分区司令部后连日参观,看到了大批被俘日军和伪军,参观了地雷网保护下的分区医院及兵工厂,并与一批新抓获的日军俘虏进行了谈话。在旅途中,福尔曼等与参观我军前线救护工作的美军观察组军医卡斯堡少校相遇,他们一同于9月14日黄昏进入汾阳边山。当晚宿营于距汾阳城仅20里的村庄。
  这个时候,正逢八分区主力部队与游击队夜袭汾阳县城,这是日军在山西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9月15、16两日深夜,福尔曼等和卡斯堡少校登上距离汾阳仅10余里的边山顶峰,眺望英勇的八路军奇袭敌人大营盘、电灯公司,火烧火车站、飞机场、火柴公司等战斗情景。虽然时在深夜,寒气逼人,大家异常振奋,亲眼看见汾阳上空,浓烟滚滚,笼罩全城达两日之久;日军恐慌异常,龟缩在乌龟壳内,不敢出来应战。攻打汾阳的胜利消息传出来以后,边山群众提筐携篮,满盛瓜果肉类,兴高采烈地赶到军队驻地,慰劳英勇的作战部队,热情欢迎远道前来的盟邦友人,这种军民团结的热烈气氛,令福尔曼等深受感动。9月17日拂晓,英勇的抗日军队再次将协和堡敌据点攻克,又有大批俘虏押下阵地,战利品源源运进村庄,福尔曼等异常兴奋。
  同八路军相处,福尔曼等曾先后向参战部队发表讲话。
  福尔曼深有感触地讲道:“过去有人告诉我们八路军不打仗,现在我们亲眼看见了八路军是作战的;过去有人同我们讲八路军没有伤兵,现在我们看到了八路军是有伤兵的;过去有人给我们讲八路军没捉住俘虏,现在我们看到了八路军捉住了俘虏;在过去有人给我们讲这地方人民害怕并痛恨八路军,现在我们看到了人民是爱护八路军的、拥护八路军的。”
  为了保护记者团在敌后的安全,福尔曼等在晋西北的活动情况一直保密。直到1944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抗战日报》才系统地报道了他们在晋西北前线的话动,并且发表了社论《送别盟邦记者团诸先生》。赞扬他们在敌后不避艰险,身临火线采访的热情,向他们表示敬意。
  此次烽烟四起的华北抗日前线之行,造就了福尔曼诸如《汾阳之战》、《进攻娄烦》和《华北的子弟兵》、《在日军阵线后方》、《爆竹的乡村》、《高山上》等报道篇章的出炉,给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