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敌区烽火报》点燃抗日烽火

发布日期:2015-06-23 09:47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图为交通员正在送报纸

  1940年5月1日至20日,晋西区党委在兴县召开了成立晋绥文联的文化界联合会议。会上,党政军各部门、各单位展出各类报刊。贺龙司令员显得兴致勃勃,他站在一份手工刻制蜡版、油墨油磙印刷的仅有一张蜡纸大小的小报前注目良久。只见报上一色秀丽的蝇头仿宋主体、清晰整结的版面、各栏目均以漂亮多变的花边分开,显得既雅观又大方。这便是1939年春至1940年秋,由中共汾阳地方组织创办的,在汾阳、孝义、文水、交城等县接壤的晋中腹地发行并颇有影响的一份抗战小报。贺司令员边看边连连点头、反复念叨“烽火”二字,并对与会的文化界人士说:“你们拿笔杆子揭露敌人罪行,鼓舞人民斗志,我拿枪杆子为你们站岗放哨!”

  《敌区烽火报》如同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匕首。有一次,日军包围了北小堡村,大肆掠夺、搜捕抗日军民时发现了墙上贴着的一张《敌区烽火报》。残暴的日军顿时鸦然无声,如临大敌,小心翼翼地用刺刀将小报刮下来,边看边说:“八路大大的有!皇军死啦死啦的!”

  《敌区烽火报》创办在日军疯狂“扫荡”,抗日军民身处逆境的困难岁月。首先要做到掌握敌人行动规律,处处设防并随时准备好应变的措施。为防备敌人突袭和搜查,办报人员采取流动作业的办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与日寇巧妙周旋,游击出刊。在平川驻村外、村边并事先找好秘密收藏处,一遇紧急情况,速将印刷用品、纸张等埋藏到老乡菜窑、马厩、牛栅、柴草房、顶棚、夹壁墙中,同时疏散人员,彻底灭迹。灭迹也不能用火焚烧,大多采用填塞老乡炕洞和挖坑掩埋的办法。夏秋之间,则多在青纱帐中、瓜田窝棚下、坟墓地里工作。在山区则选择小山沟、后沟、沟岔、土窑洞等僻静处为工作点。其次是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更难以想象,所需原料、用品均在敌人控制、禁运之列,办报人员往往扮成小商小贩,冲破敌人封锁线零星购置或通过地下关系秘密采购、化装转运。在应接不暇时,常以他物代之,如刻印用的铁笔尖,常利用唱机的唱针在钢版上磨制而成,就连清除手上沾污的油迹也是将灰灰草、冬白菜、小白菜、菠菜叶揉烂后,用其汁来去脂、退色、脱味。办公条件更为简陋,刻蜡版一般趴在老乡炕桌上,在靠近阳光较充足的窗前工作,野外作业时连这样的条件也不存在了;在山区,最理想的桌子便是四条木腿交叉的牛槽了,在槽上放块木板或老乡的擀面案板、切菜板,刻字者伏在槽上,两条腿正好伸入槽下,槽内还可放置文具等。

  《敌区烽火报》虽是秘密发行,却有一支非常壮观的发行队伍,这支队伍中既有干部、战士,也有工人、农民,还有教师、学生。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组成的秘密交通网下,《敌区烽火报》有如鸡毛信沿村传递、张贴、传阅,有的送进敌人据点中。1940年秋,《敌区烽火报》被迫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