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林枫传略--第七章 夺取东北的斗争(三)

发布日期:2016-08-26 17:03    来源:《林枫传略》    作者:穆欣
作者 穆欣
与反动派夺东北
    林枫初到沈阳时,一方面以主要精力筹备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准备成立东北人民自治政府,以便与国民党进行争夺政权的斗争;一方面协同彭真分配从各地派到东北来的干部,前往东、西、南、北满各地区开辟工作。经过一段紧张的筹备后,东北人民代表会议于11月21日开幕,出席人民代表270人。11月22日,林枫以中共东北委员会代表名义,在会上说明中国共产党目前对东北的具体主张。经中共中央批准的20条施政纲领,深得各界人士的拥护。11月23日,原定与代表讨论施政纲领,但因驻沈阳苏军奉上级命令,不让东北人代表会议在沈阳继续召开,只好暂时休会。11月25日,苏军因国际斗争需要,要求我军撤离沈阳。11月底,中共中央东北局由沈阳迁往本溪市,后又辗转迁往抚顺、梅河口。其后在一次共产党员干部会议上,林枫回顾这一段经历说:“在沈阳最热闹的时候是11月中旬。大批的军队干部来了,同时也筹备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和准备成立东北人民自治政府。此时苏联也给了我们很大鼓励,他们打算撤退后把地方交给我们。可是恰恰在11月21号开始形势又有了变化,苏军也不撤了,代表会议也暂时休会了,自治政府也不成立了,军队呢,也撤出沈阳。此时我们的头脑也比较冷静一点了。原来,当我们兴高采烈的时候,我们忘了一条,就是国民党 能够随便就把东北给了共产党么?20多年的斗争了,他向来也没有和我们这样客气过呀。同时也没有想到美国会不会就这样赞成给了我们。而当时没有很好注意到这些问题。同时国民党也向苏联攻击并挑拨美国向苏联攻击,更使我们的头脑冷静了。”
    1945年12月,林枫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部长。当时东北局曾经决定,把全东北划为四个大区域,就是南满、北调、东满、西满。每个区域都能成为一个战略单位,以便于领导,便于创造根据地。12月12日,东北局决定建立东满分局和东满军区,以加强东满地区统一领导,并由林枫任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东满”以后又改称“吉辽”,指的是长春路以东地区,下面分四个小军区,为了切实了解东满地区的情况,林枫在12月下旬特地调来在东满地区活动的万(毅)周(赤萍)纵队的政治委员周赤萍到本溪,让他详细汇报了两天,与此同时,东北局已决定迁往海龙,准备以东满作为东北首脑机关所在地,按照12月28日毛泽东代中共中央起草发出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与国民党进行争夺东北的长期斗争。1945年1月10日,林枫率东北局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秘书处和东北日报社的人员从本溪经抚顺到达海龙。在此期间,林枫曾于1月1日代表东北局发表谈话,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东北时局的主张。他说,此后的东北应是民主的东北,实行民主自治,并建立各级民意机关;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都应用之于建设一个和平、团结、民主、幸福的新东北。这一讲话,获得了东北广大人民的拥护。1月初,东北局在本溪召开会议,传达党中央、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林枫出席了这次会议。1月6日,东北局为贯彻中央指示,发出《关于加紧整军发动群众的指示》。中心工作是加紧整军,把新老部队合编变为一个拳头,增强战斗力;发动群众,反奸清算,清匪反霸,并适时地实行减租减息,给农民以实惠。
    1月23日,林枫主持在海龙召开了吉林省工委和省军区干部会议,贯彻执行东北局的决定:将吉林省工委和军区扩建成吉辽省委和东满军区,林枫兼任省委书记和军区政治委员,张启龙为省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治委员,周保中兼任军区司令员,陈光为军区副司令。(东满指中长路沈阳、长春线以东地区。东满军区又称吉辽军区,吉辽省委又称东满分局。下设吉林、延吉、通化、辽北四个分省委。当年6月,吉辽省委改为吉林省委,张启龙任书记。)同时,林枫还在这里召开东北地区党政军领导干部会议。2月初,林枫在吉辽省委后方磐石召开了一次县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分析当前东北形势和建立东满根据地的各项任务。3月6日至8月,林枫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东北形势和贯彻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与作战指导方针等重要问题。
3月下旬,由于苏联已照会蒋方外交部部长,苏军将于4月份撤退完毕,国民党军必由沈阳出兵向北和我争夺长春和哈尔滨;又因东北无条件停战的协定可能很快签字,在此期间国民党军会拼命进攻,企图控制更多的战略资源要地。因此,东北战场形势日益紧张。不惜重大牺牲保卫战略要地,特别保卫北满,顿时成为我军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在此期间,中央指示东北局“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控制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打好“历史新阶段中之最后一战,决定东北今后大局”。3月24日,中共中央向东北局发出《关于控制长春、哈尔滨两市,保卫北满的指示》,指出:“我党方针是用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路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指示并对兵力作了部署,强调指出:有关部队“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如顽军北进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其向长春前进”。25日,中央指示:“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你们必须在苏军撤退后一二日内控制之。”27日,中央发出《关于对蒋方针》,指出:“为了阻止国民党军北进,力争由我军占领长、哈、齐及中东全线,必须使用主要力量,并须迅速赶时机。”
    3月29日,东北局做出“于友方撤退时及时以敏捷迅速手段进占长、哈、齐各市”的决定和部署。30日,中央复电东北局,29日“给各地指示电悉,很好。在用迅速猛烈手段夺取长、哈、齐时,对其武装部队应取歼灭政策”。就其地理位置来看,长春将是蒋军同我争夺的首要目标。
    长春地处东北三省的中枢,是进出东满和北满的门户,战略地位及其重要。九一八事变后,它成伪满洲国“首都”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大本营,成了日寇统治、压榨、奴役、夺取东北人民的经济和军事中心。这时敌之守城部队有汉奸姜鹏飞指挥的号称“铁石部队”和两个总队,以及伪吉林省的保安、警察部队、周围各县的土匪和地主武装,日寇残余部队,总兵力约两万余人。“铁石部队”的前身是日本关东军少将铁心于1932年创建的一直“靖安军”,后被调到冀东地区专门对付八路军和解放区人民,到处屠杀蹂躏中国人民,日本投降后摇身变为“国军”,由美帝国主义帮助空运长春,是东北人民恨之入骨的一股匪军。
    夺取长春是实现我党整个战略部署及其重要的一环,中共中央指示下达后,东北局将夺取长春的任务,交给吉辽省委和东满军区负责;并指调东北民主联军杨国夫第七师五个团、黄克诚第三师八旅刘震部四个营,与东满军区部队合计总兵力两万余人,相互配合,协力担负攻城任务。林枫与周保中等积极执行中央指示和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军事部署,着手准备。3月底,林枫在磐石主持召开了省委和省军区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攻打长春。会前,林枫曾与周保中商量,由周保中亲自进长春侦察敌情。4月6日、7日,林枫先到长春东郊前线视察,然后到卡伦镇,与周保中一起召集参战部队首长开会,具体部署军事行动和战前准备工作。命令各部队限期完成一切必要的准备,只要苏军一撤出长春,我军就马上行动,并且预定28小时以内全部占领该市。
4月14日,苏军最后一列火车刚开出长春,我军立即发起进攻,很快全面突破敌军第一道防线,至18日晚7时结束战斗,全歼守敌。生俘长春卫戍司令中将陈家桢以下14000多人(内有200余名日军),伪吉林省代理省主席王滨华、长春市市长赵君迈等亦同被俘。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大量法币等。在这次战斗中,还把周围各地麇集长春的土匪及反动地主武装三百股予以歼灭,为在这些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攻占长春战役,在敌我兵力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取得了全歼敌人的胜利。这是我军在东北第一次获得的攻坚战的重大胜利,也是我军史上首次攻占这样大的城市(80万人口)的范例。我军占领长春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来电祝贺:“长春占领,对东北及全国大局有极大影响,望对有功战士,传令嘉奖。”4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短评说:东北民主联军18日进入长春,把伪军姜鹏飞的“铁石部队”和日本人所组成的反人民武装部队全部肃清,不但使长春人民高兴,也使全国人民高兴。
    我军攻占长春,对蒋介石接团来说试一次灾难性的打击,它摧毁了蒋军置于我军后方的一个反动堡垒。使分散各地的匪患失去依靠,打击了蒋军企图迅速占领全东北的野心。因此起敌人的震惊、国民党舆论工具的喧嚷和诅咒。一贯对蒋介石“小骂大帮忙”的《大公报》,得知无法克制内心的惶恐,按耐不住对共产党的满腔怒火。4月16日,长春城内还在激战,《大公报》上海版就发表了社论《可耻的长春之战!》,极力散播诽谤东北民主联军的无耻谣言,竟污蔑说,我军“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追击炮在后面督战”。该报重庆版也在4月17日登载了这篇社论。重庆《新华日报》遂于4月18日发表题为《可耻的大公报社论》,痛斥《大公报》以“从专门造谣反共反人民的特务机关哪里”,“从国民党·素有经验的特工同志·办的报上抄来”的无耻谰言,“替顽固派开脱罪名,并替顽固派帮凶,真实可耻极了!”“大公报为要污蔑东北人民的民主联军,不惜写出这种话来,把自己降低到一个特务报纸的地位。你在反人民这一点上,真正做到家了,整整·残忍到极点,可耻到几点·!”《大公报》这是不惜撕破“大公”的面貌,竟用最恶毒的语言对解放军破口大骂,可以看出,东北所特有的战略地位使何等重要,攻占长春之战对国民党的打击是何等沉重!
    这个时候,蒋军大量进入东北,致使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我军于5月18日主动放弃四平街后,又于12日佛晓前撤离长春。我军虽然撤出四平、长春,但是攻占长春和本溪、大洼作战,特别是四平保卫战,显示了我军的战斗力,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4月19日,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军:“渝周(恩来)电称,国民党方面以为我军只能打游击不能作正规战,尤其不能守城。此次本溪、大洼两次正规战,四平街顽强固守,出于他们意料之外,许多国民党人表示不能打了,蒋介石虽想再打,——但亦焦虑无把握。”正因为这样,敌人始终未能进犯我控制下的哈、齐两市,从而使得我保住了整个北满和东满、西满的一部分的大块根据地(面积约占东北的五分之三,铁路占一半)。5月19日,中共中央指出:“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的共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历史已经证明,蒋军侵占长春,既是它进攻的定点,也是它在东北战场上被我军逐个歼灭走向失败的开始。
    1946年5月下旬,林枫随同东北局到哈尔滨。6月16日,中共中央对东北局领导成员重新分工,林枫仍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8月7日至15日,林枫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东北各省联席会议,通过了东北各省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纲领;决定成立东北各省市联合办事处(同年10月改称东北行政委员会),林枫被推举为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从1948年起,林枫任东北局常委,专做政府工作。1949年8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改称东北人民政府,林枫仍任东北局常委,兼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林枫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期间,还曾先后兼任东北科学院院长、东北高等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监察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兼任东北局统战部部长。1951年,任东北局副书记。1952年秋,高岗调往中央工作后,仍保留在东北的职称。林枫受中央委托负责东北的党政工作,任东北局第一副书记和东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1953年,东北人民政府奉令撤销,重新成立东北行政委员会,林枫仍任副主席,1954年初,任东北局代理书记。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