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林枫传略--第四章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四)

发布日期:2016-08-26 13:17    来源:《林枫传略》    作者:穆欣
作者 穆欣
新军的组建了发展 
    这个时期,在吕梁山区配合115师主力作战的军队,有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纵队和山西政治保卫队。决死二纵队的前身决死二总队,是1937年9月由太谷、祁县两个军士训练团和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九团一部分受训学员,都自愿报名在祁县组建起来的。10月间,开到洪赵地区,当时的行动方针:发动游击战争,保护人民,打倒伪组织,恢复政权,创建抗日根据地,扩大决死队。它是中共山西省委、晋西南区党委直接领导下,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依靠八路军总部的指导和115师德帮助迅速发展,到1938年9月,部队已有三个总队、八个游击团,公祭14000多人。新建立的政治保卫队,也在战斗中迅速发展壮大。决死二纵队在组建、扩大和训练过程中,不断得到罗荣桓、林枫的关怀指导。他和其他山西新军一样,学习八路军建立了政治工作体系,从成立起就坚持政治委员制和一套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部队在115师带领下,协助地方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积极配合八路军主力行动,英勇战斗,打击敌人。1938年2月间太原敌人向晋南地区进犯时,它的主力一部北上,配合115从侧后钳击敌军。3月10日,五总队收复隰县康城镇,并破坏了汾隰公路,造成敌后勤补给的严重困难,有力地配合了115师主力进行的午城战斗。3月20日,曾对南同蒲路进行大破击,袭击了孝义、义棠、南关、富家滩、霍县等敌据点,破坏铁路数十公里。3月底,粉碎了敌人对吕梁山区的第一次扫荡。四五月间,又经信念、神符战斗、韩信岭设伏,洪洞曲亭战斗,连续予敌重创。
    决死二纵队和新军各兄弟部队一样,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产物,自始至终得到党的关怀。1937年9月,张文昂受命组建决死二总队时,北方局负责同志刘少奇、朱瑞就对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等问题给予了重要的指示。12月间,朱德、任弼时、林彪曾先后到洪洞县万安镇,向驻在战略战术问题、华北抗战形势和任务以及平型关战斗经验的报告。
    115师带领新军作战,还在部队建设问题上给予热情帮助。1938年4月2日,张闻天、毛泽东、刘少奇打报告给陈光、罗荣桓、杨尚昆。电报指出:敌人的进攻、山西许多顽固分子逃跑和八路军新的胜利,都造成了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为建立吕梁山脉的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电报说,115师必须与决死二纵队及政治主任公署密切联系,恢复晋西南抗日秩序,肃清汉奸,逐渐淘汰机关中的腐化动摇分子。吸收坚决抗战而有能力的分子加入政府工作。同时各级政府与群众团体放手工作,召集县区联席会议和部署战时工作。照此指示,罗荣桓于4月间召集决死队领导人张文昂、韩钧研究部队建设问题。根据罗荣桓的建议,决死二纵队把已有的11个团,整编城九个团。罗荣桓还派115师德干部去决死二纵队传授经验,训练干部,还派宣传队去演戏慰问;并给决死二纵队调派一批军政干部,这些骨干成了这支部队中的中坚力量。决死二纵队的游击三团建团之初,邓小平、傅钟曾多次给予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其发展建设和统战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这些关怀和支援,使这支部队成立之始就接受了八路军的建军传统和作战经验,对部队的发展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决死二纵队内共产党的组织与活动,是晋西南区党委直接领导的。林枫十分重视新军党的建设,不止一次亲自到决死二纵队检查党的工作。适应统一战线局面的需要,当时党的组织和领导关系是秘密的。纵队一级未设党的组织,纵队直属机关、部队的党的总支部、同各总队的党的总支部不发生联系,都直接归晋西南区党委军事部联系领导。区党委军事部部长黄骅、副部长王逢源经常深入部队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讲解党的政策,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帮助解决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后林枫将王逢源派到决死二纵队任职,以加强部队政治工作的领导力量。随着决死二纵队的壮大发展,部队党组织也有较大发展。有的纵队(如五团、游三团等)的党员数量在全体指战员中占有百分之十左右,排以上政工干部和连以上军事干部大多数是党员。他们都是部队建设、战斗和各项工作中的骨干,保证了党对部队的领导。
    由于晋西南区党委军事部以及给各县党组织和牺盟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晋西南各地游击队迅速发展。各地委都有一个游击大队,各县开始时也有抗日自卫队或者游击队,人数日渐增多。这样大量建立起来的游击队,如果都补充到八路军,不但经费开支不好解决,阎锡山那里也不好对付。林枫提出并经区党委讨论后做出决定,将各地游击队补充到新军中去。这是区党委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这样做可以提高新军人员的政治素养,有利于加快在旧军基础上上组建的这支部队改造的速度,使它能够真正牢固地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因为这些游击队的指战员,大都来自工农家庭,其中共产党员的数量较多。同时新军的经费向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领取,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实践证明,区党委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林枫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根据晋西南区党委的指示,许多游击队都迅速地编入部队,如洪赵地委的三大队,就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割去补充新军和八路军。但在这一决定具体付诸实施时,因为新军名义上属于阎军建制,有些县的游击队党员负责干部表示不愿加入新军,而要求加人八路军。经过各地党组织进行说服教育,大都改变了态度。但当决定将临汾县的一支游击队编入决死二纵队的时候,他们坚不从命,林枫便派黄骅亲自去劝说,促使这支游击队补充新军的工作顺利完成。
    决死二纵队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壮大,由原来的一个团(总队)发展到11个团(以后整编为九个团),除了四、六两个团(总队)是由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的学院组成的以外,它的第五团(总队)和另外的那些“游击团”(先是八个,后整编为六各团),只有少部分连队是不对自行扩军发展的,大部分系由六行政区各县游击队“升级”改编而成。而1938年底先后成立的政卫一支队和政卫二支队,则都是根据林枫提出的将游击队扩编、补充新军的原则,由各县 抗日游击队、自卫队联合编成的。
    政卫一支队活动于汾(河)南三角地带。组成这支新军的最早的一支部队,是1937年底组建的猗氏县抗日自卫队。1938年2月,日军沿同蒲路长驱直入,占领沿线各个城镇,直达风陵渡,将晋南劈为两半。在铁路以西、汾河以南的三角地带,包括八个县的部分地区和四个县的全部,中共乡吉特委领导各县委,大力发展了抗日武装斗争。这年冬天,稷山、闻喜、新绛、曲沃、安邑、猗氏、万泉、虞乡、荣河等县的抗日游击队,集中组建成政卫一支队。孙定国任支队长,王成林任政治委员,部队内建立了中共党团,加强了党对这支武装的领导。1939年夏天,山西政局逆转以后,取消了新军番号,政卫一支队被改编为212旅,下辖54、55、56三个团。这时阎锡山取消了部队中的政委制,趁机派了大批反动军官前来夺取各团营的指挥权。部队党团根据中共中央和晋西南区党委关于反顽斗争的指示,在乡吉特委直接领导下对阎锡山集团展开分化、反控制的斗争。战斗在稷山地区的八路军汾南游击大队,在这场斗争中经常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活跃在乡宁、汾城地区的政卫二支队,是以汾城、襄陵、新绛、吉县、河津、乡宁和稷山七个县的抗日自卫队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其中最早成立的是汾城县抗日自卫队。1938年春天,林枫派区党委统战部部长张友清前往吉县特委检查工作时,强调加强部队党的建设、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同时提出,要放手发动群众,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抗日力量,进一步壮大抗日武装。乡吉特委决定以汾城县抗日自卫队为基础,联合上述六县的农民自卫队组建一支新军,定名为政卫二支队。这年4月得到阎锡山批准,由21岁的共产党郝玉玺任支队长。在部队内部,各级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支队设党委,大队、中队设党支部),有的部队党员占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在开展抗日反顽斗争的同时,政卫二支队还积极帮助地方建党建政。秋林会议以后被编为第213,旅,郝玉玺任旅长,程谷梁任政治主任。下辖57、58团(后来又成立了59团,在中条山活动)这支部队一直战斗在汾城、稷山和乡宁县边区地区,就在阎锡山统治集团的鼻子底下,是他们对日妥协投降的严重障碍。这年7月,派来三个旧军官前来当“联络官”,常驻部队进行监视、破坏。部队党组织提防他们进行破坏,多次开会研究,揭露他们的反动意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使他们处处碰壁,无所作为,不仅无法控制部队,连一点儿有用的情报也捞不到。12月30日晚,一个个都被镇压。部队在坚持抗日反顽斗争中,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指战员认清阎锡山的投降反共阴谋,提高警惕,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思想准备。部队的政治素养和军事水平迅速提高,造成以后晋西事变坚决粉碎阎顽军进攻取得反顽斗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