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区人民的厚爱(03月05日)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 你把真情给农民,他们把你装心底。(08月16日)
- 一所中学抗战举校从军……(08月09日)
- 清华园里的红色传承(07月22日)
变“输血”为“造血”变“漫灌”“滴灌
发布日期:2016-02-01 11:07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扶贫不能只是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变‘输血’为‘造血’、变‘漫灌’为‘滴灌’,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参加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省政协常委、吕梁泰化集团董事长张子玉特别关注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名经企界别的“明星委员”,无论大会专题发言,还是面对众多媒体的“围追堵截”,张子玉谈的最多的就是如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张子玉告诉记者,泰化集团其实在产业扶贫上已经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从2013年开始,泰化集团在离石区信义镇康家岭村投资兴建了泰瑞农林牧场,按照流转土地、劳动力转移、传统农业转型和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村企联建一体化的“三转三化”扶贫模式,租赁流转耕地、荒地,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吸纳村民就业,改善道路、水利、公共澡堂、红白理事会等设施,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使村民获得了出租土地、农场打工、国家政策性补助三份稳定收入,康家岭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2023元增加到2015年的5080元,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的多元发展。
“具体实践中,扶贫工作还存在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问题,必须有效引导、对症下药。”张子玉建议,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从贫困地区实际、贫困人口需求等出发,因人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要制定出台财政、土地、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中;要总结推广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持续的好模式,从而加快我省脱贫攻坚步伐,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本站编辑:刘畅)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