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区人民的厚爱(03月05日)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 你把真情给农民,他们把你装心底。(08月16日)
- 一所中学抗战举校从军……(08月09日)
- 清华园里的红色传承(07月22日)
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
发布日期:2016-01-20 10:22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编者按:在2015年12月14日召开的全省推进“六权治本”工作会议上,吕梁市委常委、孝义市委书记马文革就孝义市乡村“六权治本”工作试点情况作了经验交流。省委副书记楼阳生认为,孝义市乡村六权治本“一八三”工作范式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是真正让基层干部会操作、让人民群众看得懂的模式。日前,笔者深入孝义,力求探寻“一八三”这一优化乡村治理工作范式的奥秘。
冬日暖阳,笔者行走于胜溪大地的乡村巷陌、百姓农家、田间地头、项目工地,和孝义的广大干部、基层农户一起感受乡村六权治本“一八三”工作范式释放给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2015年1月以来,作为山西推进“六权治本”的首个县级试点,孝义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权力革命”同时向乡村两级延伸。从去年三月下堡镇、高阳镇和东庄村、封家峪村、段封村、迎宾北社区等试点先行到五月该市12个乡镇、5个街道和379个农村、50个社区全面铺开,选派18名优秀科级干部到18个“六权治本”试点村担任“第一书记”,逐步形成了“创新和完善一项制度、突出八个重点、建立三大服务体系”的“一八三”工作范式。
“孝义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式。”省委副书记楼阳生这样评价孝义市工作,并且认为孝义市乡村六权治本“一八三”工作范式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是真正让基层干部会操作、让人民群众看得懂的模式。
“一八三”工作范式如何从深化、拓展、延伸三个维度推进乡村“六权治本”,怎么解决“乡村治”怎么治、治什么,“百姓安”怎么安的问题?笔者走企业、入乡村、访干部、问百姓,感受先行先试的魅力,聆听改革的深层律动。
设置“总阀门”清晰把脉“乡村治”
——完善一项制度,“五议两公开”激活改革活力
“硬化地段结果公开明细:河岸片西一排、二排主道310米;河岸片东二排主道、进单户主道450米;340省道北地段一排250米······街巷硬化面积7200平米,预算投资56万元。”2015年12月24日,孝义市下堡镇下堡村便民服务站外的公示栏前,人头攒动。
“按照‘五议两公开’,农村重要事项必须经由党员群众建议、支部会议提议、两委会议商议等流程,村务公开栏每月都会将所有事项和决议公开。”下堡村党支部书记张林介绍,村里的事情每个村民都有发言权,村民们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并逐渐树立了共同体意识和平等观念。眼下正是年底,村民们建议自来水入户、新建公厕、架设天桥、安装太阳能,都进入了议事决策程序,将是明年工作的重点。
在下堡镇下卫底村核桃王林地综合经营专业合作社内,弥漫着大枣的清甜和核桃的醇香味道,农民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一批批“枣夹核桃”新鲜出炉。
然而,产品直接进入批发市场,普通铺货销售让这一当地优质农产品几度滞销。合作社负责人武殿生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说别的,每天跟咱干的农户们就有30多个,产品销路不畅咱心里也不爽快。”
武殿生把村里的这件烦心事反映到了镇里。很快,下堡镇指派大学生干部王正刚帮助解决。经过调查了解、牵线搭桥,镇里决定开启“枣夹核桃”的电商之旅,吸收大学生和退伍军人,采取了时下流行的众筹模式,成立了10人的电商销售团队。如今,依托“互联网 +农 业”的运作模式,下卫底村走得顺风顺水,“粉丝”越来越多,“枣夹核桃”、石头饼、花椒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大省市。
谈及“枣夹核桃”的电商之旅,武殿生感慨万千,这正是得益于“村资乡代管、村事乡把关、村干乡监管”的“三村三乡”模式。“三村三乡”监管体制扎好了乡村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干部失足的“篱笆”。
在孝义,议事决策解决了“乡村治”治什么的问题,“五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决策规范程序,成为推进该市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总阀门”,农村干部善为有为的“指南针”。
抓住“牛鼻子”精准发力“乡村治”
——突出八个重点,“三资”管理绘就乡村和谐画卷
走进西部丘陵山区兑镇镇后庄村村委大院,村民张才明前来为新生儿入户介绍信盖章。经过材料程序审核,当日值班人员赵芳成为其盖章并在登记簿上登记。
象征权力的农村“大印”为什么在工作人员的手中?面对笔者疑惑,村委主任王铁生打开了话匣子,“过去村里的公章确实都在‘一把手’手里攥着,老百姓要开个证明、办个手续,得首先找到村委再看能不能盖、啥时候盖,公章使用随意性很大。”
翻开登记簿,序号、使用人、组别、用印文件主题、用印发往单位、材料份数、用印日期、印章专管员、分管领导等分类清晰,记录事项完整。
原来针对农村公章保管无序、使用随意等问题,孝义市制定了《农村公章管理办法》,对公章的保管、使用提出明确规定。兑镇镇后庄村还专门设计了一份印章专管授权书,把印章授权专人管理,同时列出清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盖章,什么情况下需要村集体讨论后方可以用印,明明白白,一目了然,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有利于监督。
在下堡镇便民服务中心,官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世华在农经窗口办理转移支付时感慨万千,“这次办理的是维修村民服务中心的工程款项,填了用款审批单,备齐了材料递交,审核通过当天就可办理。”
下堡镇农经中心主任李伶平介绍,规范的财务管理办法让干部清白、百姓明白,形成了干部不想、不能、不敢简单变通、违规操作的运行机制,解决了过去农村资金支出随意、债权债务不实、侵占集体资金等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农村干部违纪违法违规问题的易发和多发领域,是基层腐败的“重灾区”,也是农村秩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据了解,公章管理、财务收支只是该市抓好“三资”管理的冰山一隅。
“三资”管理重在解决“乡村治”治什么的问题,抓住了“三资”管理,就抓住了乡村治理中最突出、最迫切、最重要的群众利益问题,就抓住了乡村矛盾和问题的“牛鼻子”,也就抓住了乡村“六权治本”的核心所在。孝义市在抓好“三资”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五大类29项基础制度,突出八个重点,即财务收支、产权交易、台账管理、合同管理、会计管理、公章管理、三资审计和壮大集体经济。
构筑“晴雨表”贴心回应“百姓安”
——建立三大体系,民生服务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听上级指示,翻红头文件,是以前工作的主要方法。”下堡镇镇长王治攀介绍,上级的指示和红头文件有没有法律依据并没有考虑过。
“职权从哪里来、权限如何界定、权力如何规范运行”,在“六权治本”向乡村延伸的实践中,孝义市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乡镇梳理权力清单94条,并配套了责任清单;农村参照梳理权力清单54条,建立了服务清单制度。同时采取委托、延伸两种形式将市直22个部门单位部分职权首批下放试点镇。其中,中心镇试点下堡镇承接职权112项,整合后,职权总量达到180项;一般乡镇试点高阳镇承接职权89项,整合后,职权总量达到158项。
如今,“权力清单”、“服务清单”已在该市全面启动,强化了职能体系,释放了民间活力、市场活力,建立了以乡镇为枢纽,辐射农村的便民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
“以前在镇上办个事,这层办公室盖完章再到另一层办公室,要是赶上办事员有事不在,一件事要好几天才能办完,现在好了,镇里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员都在一个大厅里,事一会儿就办完,特方便。”孝义市高阳镇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内,白壁关村村民宋月娥快人快语。
家住崇文街道莱茵风景小区的秦剑要为家里老人办理城市低保业务,没有去社区,而是打开手机,登录智慧孝义便民服务平台,打开“政务流程”,点开“城市低保申请条件及流程”,按照“上传资料——代办员联系方式——代办员预约”流程,填报了老人的个人资料、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在家就可以准备所需的全部材料,预约代办员,一次性搞定,省时省力。
在孝义,从有形场所到无形网络,在传统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电子政务、网络审批,并有效利用官方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 APP 等新型媒介,实现了“指尖上的政民对话”,让群众体验到了“无微不至”的服务,着力构建了网上网下一体、线上线下一体、实体虚拟一体、前台后台一体“四位一体”的服务供给平台体系,成为开展“六权治本”、推进智慧孝义建设的响亮名片。
民生服务重在回应“百姓安”怎么安的问题,孝义市打造职能体系、平台体系、服务体系三个体系,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在哪办”、“找谁办”、“怎么办”、“服务的怎么样”等具体问题,抓住了乡村治理中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
郡县制,天下安;乡村治,百姓安。胜溪大地上,孝义市48.6万干部群众正在把“六权治本”的美好蓝图变成如火如荼的实践行动,在推动“六权治本”工作向乡村两级延伸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阔步前行,“一八三”这一乡村治理的工作范式正释放给这座城市无穷的发展活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