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龚逢春 »

实事求是 顾全大局 公正无私忠于党的事业

发布日期:2018-06-10 21:36    来源:龚逢春纪念文集    作者:程容 杨东新
——忆龚逢春同志的事迹
     逢春同志于1939年初调任中共晋西北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长,1940年初晋西反顽固斗争胜利结束后,晋西北与晋西南区党委合并,他改任晋西区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社会部长、宣传部长,并兼晋西北抗日武装自卫队总指挥等职。1942年5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后,他任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1943年任分局党校校长,1946年任分局社会部长,1947年又兼任分局组织部长,直到1949年冬随军入川之前,他一直是晋绥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之一。四川解放后,逢春同志任中共川西区党委第三书记,分管农村工作,并兼川西区农民协会临时委员会主任,直至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四川的四个行政区合省之前,他一直是川西区党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我们先后从1940年和1943年起到1952年,基本上都是在逢春同志领导的单位、部门和地区工作或学习。印象中他是最受晋绥干部拥戴的领导人之一。他那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言词简洁,含意深刻的育人态度和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公正无私,忠于党的事业的高尚品德,以及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思想作风,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下面就我们印象中最深刻的几件事,作一简要回顾。
(一)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党校的整风运动
    1943年初,逢春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党校校长之后,遵照分局的统一部署,领导了党校的整风运动。当时党校的学员多系从各地调来的县、团级干部,也有少量区、营级干部,其共同特点是:长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进行对敌斗争和各种工作,有一定成绩和经验,但很少有学习理论和总结经验的机会,有些同志在思想作风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需要加以改进。针对这种情况,以逢春同志为首的党校学委会,对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动员,反复说明了我党整风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号召大家首先要学好党中央规定的整风文件;特别是要学好毛主席在延安作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重要报告,领会文件的精神和实质。在大家学习文件期间,逢春同志深入到支部小组,听取学员们讨论的情况,即席解答一些疑难问题。他曾着重指出:党中央规定的学习文件,是我们整风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真正领会了文件的精神和实质,才有可能较好地联系实际,总结经验,解决我们思想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在他的诱导启发下,学员们普遍地阅读了有关的文件,认真地钻研了文件的精神,并开始思考了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学员们初步掌握文件精神之后,党校又逐步引导大家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这时,逢春同志仍不断深入到支部和小组来,进一步启发学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也检查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他指出:党的作风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深有体会地说:“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那个时候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作风比较正确,革命事业就胜利发展;那个时候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作风不正,犯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革命事业就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整风就是要借鉴历史经验,深刻地反省我们在革命实践中的思想和作风,有没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有没有其它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他还说:“不破不立。只有破除了那些错误的思想和作风,才能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好的作风。”(以上均系大意)在他的这些启发诱导下,学员们普遍地进行了自我反省,检查了自己过去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并且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间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使每个同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特别是在增强党性,树立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应当说,这是一次有成效的整风学习运动,也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二)在审干、甄别工作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作法
    1943年下半年,党校根据党中央和中共晋绥分局指示,开始着手审查干部的准备工作。同年9、10月间,首先动员学员进行政治时事的学习,接着又进行了审干政策的教育。这时,逢春同志强调审查干部也是对干部的教育,要多做思想工作,多宣讲审干的意义和政策,对于有这样那样历史问题的干部,要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自觉交待,甩掉包袱,轻装前进。这一段的学习和动员是比较顺利的,情况的发展是正常的。但是,当康生在延安搞的那一套“左”的错误作法,传到晋绥根据地之后,晋绥边区机关和党校也在所谓“抢救”运动中,发生了“左”的偏向,犯了逼供信的错误,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伤害了不少好同志。毛主席、党中央发现后,进行了纠正,情况逐渐缓和下来,学员们投入了1944年的大生产运动。同年初冬,逢春同志在向全校学员作“抢救”运动的总结报告时,主动承担了责任,向大家道了歉。在他讲到党校有不少同志受到不应有的委屈时,表示非常沉痛,甚至流下了热泪。同时他又教育大家,要从大局着想,要向前看,正确地对待这次“抢救”运动中发生的错误。大家也很理解逢春同志当时的处境,“抢救”运动的错误主要责任不能由他来承担。但他那种顾全大局,严于责己的诚恳态度,也使在场的广大学员深受感动。从而上下很快统一了思想,转入甄别工作。
      在逢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党校一部的甄别工作进展很快,从1944年底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就基本结束了,绝大部分同志又走上了工作岗位,投入了新的战斗。1946年初,逢春同志回分局任社会部长后,又领导了原晋绥党校四部(后改为晋绥人民服务团)的甄别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绝大多数同志的历史问题,也作出了甄别结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调配干部的需要,他还领导分局社会部和组织部的同志,对边区机关和有关地、县审干中遗留的问题,进行了复查,对一些同志不应该保留的历史问题,作出了无保留的结论。1949年准备南下入川之前,还对审干中期因工作需要调出而没有作出文字结论的同志,补作了文字结论。对一些干部在土改、“三查”中被错误处理的问题,也进行平反。总之,逢春同志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关心和爱护是一贯的,受到了晋绥广大干部的竭诚尊敬,但我们总是听到逢春同志说,他做的工作很不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而自责。这是他纯正的党性表现,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
(三)全面安排新、老区领导班子,大力支援新解放区的工作
    1947年初,逢春同志兼任了中共晋绥分局的组织部长,这一年晋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三查”运动。逢春同志衷心拥护党中央关于土地改革的决定,于当年春夏组织大批干部参加土改,并参与领导了边区的抗旱、救灾等工作。当他发现土改中的某些“左”的作法,特别是乱斗干部和轻率地解散某些县委的错误作法时,很不赞成,除在分局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发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外,还积极主张把一些受到错误处理的县以上干部送党校学习,不忙采取某些过“左”的办法仓促处理,实际上保护了一大批干部,后来党中央指出晋绥土改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时,许多受错误处理的干部意见很大,逢春同志又从大局出发,对这些同志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和教育,鼓励大家在分局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为巩固土改的成果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而努力。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逢春同志从1948年起,遵循中共中央的指示和中共晋绥分局的部署,着手向新解放区调派干部,到1949年春已向西北新区调去省、地、县以下干部3000多人。其中除少数留在西北局机关工作外,大部分被派到西北各省新区工作。紧接着他又筹划向即将解放的西南川、康地区调配干部。这时支援新区的任务更加紧迫了,调干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有一段时间他日夜操劳,几乎倾注了全部精力。为了推动调配干部工作的顺利进行,他曾多次指出:我们的根据地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现在又经过了土地改革,不论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外来干部还是本地干部,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完全有条件选拔大批干部到新解放区工作,我们也应该积极支援新解放区的工作。同时他又指出:老区是“产”干部的地方,对于留下来工作的各级领导班子也必须配备好,要“新(区)、老(区)兼顾”。在他的这些意见和建议下,晋绥各地、县和边区机关都选拔了大批干部,各配备了2至3套应急的领导班子,边区机关还从各地县,选调了一批干部,准备进入新区工作,同时也配备了留下来继续工作的各级领导班子。当时逢春同志还兼任分局青委书记和青干校校长,为培养老区青年干部和进入新区的青年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9年4月5日,中共晋绥分局和边区机关迁驻临汾后,从各地、县抽调的干部,也陆续集中到临汾河西的分局党校,主要学习党在新解放区的方针政策。这时,逢春同志除协助分局继续安排好配备地、县留下的班子外,着重对已经确定调往西南川、康地区的干部,制定分配的计划。他根据中共晋绥分局既定的原则和部署,除少数分配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机关工作外,按川西(含成都市),川北,西康三个行政区的需要,分别拟出了省、地、县三级领导班子的初步配备名单。同年10月,中共晋绥分局撤销,大批进川干部编为四个梯队开赴西安集中,继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作南下入川的准备。这时,他又根据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的指示,对进川干部的原分配方案作了必要的调整,并对县以上干部的去向、职务等作了具体的安排(根据当时的统计,进川的县以上干部近3000人,加上各类干部学校的学员和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共约8000余人)。在全面安排和调整去、留的各级领导班子过程中,遇到过许多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但在逢春同志的主持下,经过反复研究和工作,终于一个一个地妥善解决了。贺龙同志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讲话时,曾充分肯定了逢春同志在调配干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同年12月,他作为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之一,随贺龙、李井泉同志指挥的十八兵团进入四川,途中和到达成都后,仍对干部进行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胜利地完成了向川、康新区调配干部的任务。
(四)严格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积极领导了川西区的民主改革
    逢春同志进川后,任中共川西区党委第三书记,分管农村工作,兼川西区农民协会临时委员会主任。1950年l、2月间,国民党残余匪特勾结地方封建势力,一度掀起反革命叛乱,严重地破坏了社会治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彻底平息叛乱,给实行民主改革创造条件,他曾冒着被敌人袭击的危险,深入到有关地、县传达西南局和区党委的指示,研究剿匪、征粮的部署和作法,并利用地、县召开的各种会议,了解农村的情况,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他要求各地除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外,特别强调要贯彻执行我党提出的“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注意分化瓦解敌人。他还帮助下面纠正了某些过急的作法,对稳定当时的局势起了重要作用。平息叛乱之后,他与区党委其它领导同志一起,很快部署了发动群众,成立农民协会,组织自卫武装等工作。在初步发动群众和摸清情况之后,于1950年秋冬开展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斗争。在这次运动中,他很重视从思想上深入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策水平,并且强调用党的政策和法庭的力量制服敌人。就在这一年冬天,各地、县依法判处了一些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镇压了一批罪有应得的匪特反革命分子,狠狠地打击了反动阶级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有力地推动了减租,退押运动的深入发展。在深入发动群众的同时,为了正确处理好退押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区党委还决定在成都市成立了七县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简称“七联”办事处),由逢春同志兼主任,“七联”办事处代各县农协收缴了住成都市地主应退的押金,这样既使农民得到了一批胜利果实,又保护了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保护了一批地主出身的民主人士,较好地维护了城市的社会秩序。
    1951年夏,逢春同志遵循中共中央西南局的指示和中共川西区党委的决定,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川西区土地改革条例(草案),经反复讨论修改后下发执行。土改开始后,他兼任川西区土改委员会主任,积极地参与领导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借鉴了老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经验教训,也由于逢春同志和原川西区党委其它领导同志严格地掌握了党中央和西南局制定的方针政策,并且分别深入农村,与土改工作团一道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土改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地指导土改运动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普遍地发动了群众,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基本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彻底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完全摧垮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并培养了大批农民积极分子,建立了新的乡村人民政权。与此同时,还特别注意了保护中农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团结了农村中的大批小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以及其它爱国民主人士。川西区的土地改革于1952年夏季基本结束,从总体上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民主改革,它不仅彻底地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而且为以后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52年9月,中共川西区党委撤销后,逢春同志被调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兼西南局党校副校长,党委书记;1954年西南局撤销后,他改任中共中央第七中级党校校长、党委书记;1956年他当选为党的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1958年第七中级党校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合并,他又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校长,党委书记;1959年兼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63年调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在他长期从事的党校教育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的指示和方针,为培养党的高中级干部和理论干部,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逢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对党.忠心耿耿,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一生。据说,他在陕甘边区部队工作时,曾率领部分工农红军到靖边县欢迎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并到吴旗镇向毛主席汇报了陕甘边区与陕北苏区的情况,特地反映了陕北苏区“肃反”扩大化问题,对纠正王明“左”倾路线在陕北苏区的错误,起了重要作用。以后他奉调任中共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委书记和陕北省委宣传部长,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对苏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逢春同志的全部革命生涯看,他始终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来也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党决定他到哪里,他就到哪里工作;凡对党对人民有利的事他坚决干,对党和人民不利的事则坚决反对,或者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设法补救。但对于已经解决了的党内是非问题,则坚持以团结为重,以顾全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恩怨。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从来也不在背后讲别人的短处,也不在别人面前摆自己的长处,他对子女、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也不准发生以权谋私的事。他对干部既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又积极保护,在几次政治运动中都为一些好同志如实申辩。他办事公道正派,敢于放手使用干部,凡是在他领导下学习或工作过的同志,都感到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能使大家心情愉快地工作,因而获得了广大干部的衷心拥戴。在他逝世之后,有一位与他共过事的老同志,称赞他“是一位真正无私的共产党员”,这一点也是晋绥老同志们的共同感受和认识。
    我们认为,上述龚逢春同志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是他坚强的党性表现,也是我们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在目前全党正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情况下,来回顾和学习逢春同志的这些高尚思想品德和作风,感到十分亲切,十分重要。今后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龚逢春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垂不朽!
 作者:程容 全国政协委员、原四川省银行行长、党委书记
杨东新 原四川省统计局长、党委书记
  
资料来源:《龚逢春纪念文集》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