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龚逢春 »

丹心照日月 浩气贯长虹 第六章

发布日期:2016-10-28 10:25    来源:《龚逢春纪念文集》    作者:《龚逢春纪念文集》
 第六章  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党的干部
    1952年9月,逢春同志调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兼西南局党校副校长、党委书记。1954年,西南局党校改称中央第七中级党校,他任校长、党委书记。1958年,第七中级党校与四川省委党校合并,他仍任校长、党委书记。1963年调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坚持工作直至文革中伤残。合计逢春同志领导党校工作长达二十余年,占了他为党工作时间的将近二分之一。党校,是逢春同志最后一个工作岗位。
    逢春同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教育方针,为办好党校尽心尽责,鞠躬尽卒,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勤俭办学逐步建校
    1950年西南局筹建党校。当时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在重庆市郊区一片丘陵地上建起了党校。校舍建筑造价标准较低,设备从简,逢春同志主持党校工作本着勤俭办校的原则,边建校、边开学,要求学员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在简陋的条件下坚持勤奋学习。日常生活杂务如打扫卫生等一概自己动手。
    为了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教育,在他的主持下,于1953年2月开始组建教研室,当时仅有专职教员5人。
    西南局党校和第七中级党校,担负着对西南数省区中级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正规化教育的任务。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加重的需要,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充实和加强校、处两级领导班子,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教研室和教学队伍的建设,改善基本教学设施。
    1958年,他任四川省委党校校长、党委书记后,进一步抓组织机构,教学队伍和校园的建设。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充实五门主课教研室和辅助教学的资料室,不断改善各项生活服务设施,把党校建成基本上具备条件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园地。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
    逢春同志一贯坚持要求学员在认真读书、弄懂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联系斗争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工作,改造主观世界和世界。学会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领导工作的自觉性、科学性,克服盲目性,他特别强调要把党校办成一座锻炼党性的大熔炉,要求学员通过学习,在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的同时,在党性修养上也获得较深刻的教益。
    为了把教学方针的贯彻落到实处,他抓紧“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如:用“试讲”的办法,集中教师的集体智慧,帮助主讲教员备好课,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要求,能够启发学员思考和引导学员深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他经常深入班、组,参加学员们的学习讨论,和他们一起研究问题,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扫清疑难和联系实际中的思想障碍,同时听取学员意见,改进工作。他还要求每个学员学到一定阶段时,都要运用学到的理论观点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总结经验教训,写出文章,相互交流,共同评议。逢春同志还要在学员评议的基础上抽阅部分文章,并组织教学人员选择其中较好的文章印发学员,作为学习参考。
配合教学,搞好生活服务
    逢春同志十分重视对生活服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他把搞好生活服务看作搞好党校教育的重要兰环。在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同时,注意加强群众监督。在学员中成立生活管理委员会,建立制度,食堂每月公布帐目,伙食节余给学员改善生活,使学员吃得好,价格又便宜,学员很满意,为学习增添了助力。
    经过他二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地工作和全体学工人员的共同努力,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获得很大成绩,大批高中级干部经过党校学习,提高了理论、思想水平和运用马列理论、毛泽东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作出了新的成就。
 
    资料来源:《龚逢春纪念文集》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志丹县委党史研究室 编  1993年12月出版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