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专栏 » 抗战春秋 » 勿忘历史 »

铁道游击队谱写传奇

发布日期:2018-07-04 11: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陈宇
    铁道游击队最早发端于1938年夏,是在洪振海、王志胜建立的抗日情报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枣庄铁道队,正式建队称鲁南铁道队,后与临城南北两支铁道队合编称鲁西铁道大队,受八路军苏鲁支队领导成立时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别称“飞虎队”。
    铁道队英勇果敢,创造性地以火车为作战大舞台,机智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在敌人心腹地区坚持斗争达8个年头之久,直至抗战胜利,其发展充满了传奇色彩。
    创建队伍
    1938年3月,日军侵占山东枣庄。这年初夏,当地青年洪振海、王志胜由人介绍到滕县墓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义勇队,几个月后两人均升任排长。
    当时,苏鲁地区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转移到了抱犊崮山区。为了及时掌握敌人出动的情况,总队选派洪振海和王志胜到敌占区枣庄建立抗日情报站。10月,洪振海、王志胜在峄县建立情报站,洪为站长,王为副站长,这就是“铁道游击队”的初创。
    为及时搜集敌人情报,王志胜运用关系到日军在枣庄设立的洋行任职。
    1939年8月的一天,洪振海和王志胜第一次打洋行,击毙大掌柜、二掌柜,击伤三掌柜,夺取长短枪各一支。10月,他们又在枣临铁路“飞车”袭击日军,劫取枪支弹药并及时运到苏鲁支队。在枣庄车站北陈庄以开炭场作掩护,积极发展抗日力量。11月,洪振海召集6名战友,在峄县情报站的基础上秘密成立了一支队伍。
    1940年1月25日,鲁南铁道队在陈庄成立。2月,苏鲁支队正式将铁道队纳归直属,同时任命洪振海为铁道队队长,王志胜为副队长,杜季伟任政委。
    此时,铁道队的队员已发展到20多人,经过整训,队员们的军政素质有了根本提高。铁道队开始向临城方向转移,公开打出了“八路军鲁南铁道队”的旗号。这支队伍最多时达300余人,主要由铁路工人、矿工组成。
    战果斐然
    铁道队以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为依托,以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为中心,紧紧依靠枣庄地区人民群众,主要战斗在铁路支线临(城)枣(庄)段、枣(庄)台(儿庄)段,津浦铁路干线的韩(庄)兖(州)段、兖(州)徐(州)段,驰骋在运河两岸和微山湖区。临城是临枣和津浦铁路的连接处,是铁道大队的活动中心,也是日本侵略军防守的主要阵地。铁道游击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依靠群众,运用游击战术,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
    1940年8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洪振海、王志胜带领32名队员,分成五个组摸到“正泰国际洋行”附近,因围墙高且有电网,不能越墙,他们便在墙上打洞,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才将院墙挖通。王志胜带领4个组进院内,洪振海带短枪组在外面掩护,三四分钟便结束了战斗。1941年5月,铁道队再袭日军洋行,击毙日军谍报队员13人。
    1940年10月,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王麓水命令铁道大队务必想法搞到些药品。一天,临城车站的内线宋邦珍递送情报:有一列装载药品的货车将由青岛开到临城,然后向南行驶。铁道大队立即行动,当晚10时,游击队员飞身上车,待列车行驶到沙沟与塘湖站之间时,战士们迅速将药品掀下。铁道大队把这些药品及时运到鲁南军区。
    1941年6月,铁道大队再袭日军押款列车,缴获法币8万余元。11月初,铁道大队与运河支队、滕沛大队、微湖大队、边联支队联合行动,在塘湖站附近功截获日军运布车。共截获棉布1200匹,军装500余套,皮箱200只,缎子被100余床,呢子、毛毯各一宗,显微镜4架,电炉2个,发动沿湖十几个村庄的数百名群众帮助搬运。游击队将这些物资藏于湖区,后来鲁南军区派骑兵连运到抱犊崮山内的曹流井村军区被服厂,解决了军区武装越冬缺少棉衣的困境。
    1941年8月,铁道大队破坏了津浦铁路韩庄段,致使日本运兵军列脱轨。9月,拆除峄县至临城铁轨1.5公里,砍断电线杆百余根,使日军的通讯和交通同时瘫痪。日军在峄县和临城紧急组建铁甲列车大队和铁道警备大队。并专门从济南调来特高课长高岗,在临城组建第五特别侦谍队。
    一天夜里,铁道大队分成4个小组,化装成日军士兵和搬运工分别潜入临城车站。10时,担负攻击任务的第一组队员刘金山等人摸到了高岗的门前。刘金山第一枪打死了高岗的卫兵,高岗正在那里趴着写字,听到枪响一抬头,刘金山第二枪紧跟打出,击毙了高岗。日军苦心经营的谍报网络从此分崩瓦解。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决定开辟一条从华中盐城地区北上、经山东南部西去延安的秘密交通线。铁道大队受领任务后,相继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陈光、罗荣桓、萧华、叶飞等穿越临城附近的津浦铁路,顺利通过敌占区,安全过境。从1942年到1944年,先后护送千余名干部往返延安,未出现一次差错,受到了鲁南军区的通令嘉奖。
    胜利受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驻扎在峄县和临城一带的日军却拒绝向铁道游击队缴械。10月的一天,当日军乘坐的铁甲列车趁夜色开出临城车站,在沙沟附近发现前面的铁路已被毁,再试图退回临城,退路也被铁道大队炸断。日军在孤立无援、忍饥挨饿3天之后,只好乖乖投降。
    时年23岁的铁道大队政委郑惕代表八路军受降,1000多名日军携带8挺重机枪、130多挺轻机枪和两门山炮等轻重武器,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在军事受降史上极为罕见。
    1945年12月底,铁道大队奉命到滕县(今滕州市)接受整编。整编后除留两个连队归鲁南铁路工委领导外,其余100余人编入华东野战军鲁南军区特务团。大队长刘金山调任鲁南铁路局副局长,副大队长王志胜调任鲁南铁路局办公室主任。至此,鲁南铁道大队番号撤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小说中几位主要人物原形
    铁道游击队因小说《铁道游击队》而扬名,再经影视剧的改编,名声更为响亮。作品中大队长刘洪的原型是洪振海和刘金山。作家刘知侠在《铁道游击队》中把两任大队长的姓组合成刘洪这一英雄形象。洪振海自幼随父亲在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扒飞车的本领,在铁道队中的扒车技术最高,特别快车也能上去,人称“飞毛腿”。他足智多谋,有许多惊人战绩,后在黄埠庄作战中牺牲,并葬在他的家乡滕州市大北塘,由刘金山继任大队长。刘金山后任鲁南军区特务团副团长,主力部队副师长,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任江苏南通军分区副司令和苏州军分区司令员。
    铁道大队前后有五个政委:文立征(牺牲)、杜季伟(调走)、张洪义(牺牲)、孟政委(名字无记录,牺牲)、郑惕(抗战结束前夕提任)。在《铁道游击队》小说中,“根据四个政委的个性和特点,以杜为主塑造了一个政委的形象。”
    另一位主人公———大队长王强的原型是王志胜,他是枣庄市中区陈庄人,出生在铁路工人家庭,兄弟五人,排行第四,15岁开始跑火车,做小本生意。从小和洪振海是好朋友,自小练了一身“扒飞车”本领,在战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