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念晋绥老前辈薛清池叔叔(08月06日)
- 带来老区人民的关怀和问候!(07月04日)
- 凝望着百岁老阿姨远去的身影……(06月09日)
- 老区人民的厚爱(03月05日)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南下晋绥老战士魏华亭向基金会捐赠革命文物
发布日期:2015-12-28 16:33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晋绥基金会
近日,家住成都的南下晋绥老战士魏华亭,积极响应和参与“捐赠一件革命文物,留住一段红色历史”的公益活动,捐出文物资料。
当年曾在《晋绥日报》工作的老同志魏华亭,向基金会捐赠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晋绥日报》(1948年-1949年)剪报十七份和《抗战日报》空白通行证(含存根)十张。
基金会理事杜秀文和魏华亭老前辈在成都签订《晋绥根据地革命文物捐赠协议书》。


晋绥老战士魏华亭向基金会捐赠的《抗战日报》空白通行证。

晋绥老战士魏华亭向基金会捐赠的《晋绥日报》剪报。

魏华亭,1929年生,1947年-1949年在晋绥贺龙中学、《晋绥日报》、晋绥党校、西北野战军南下工作团工作,1950年入川后,在成都市劳动局、渡口市劳动局工作,1985年调成都市委党校,任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1993年离休。

晋绥老战士魏华亭签定捐赠协议书。


晋绥老战士魏华亭捐赠文物后,又激情写下:“牢记晋绥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图为签订捐赠协议、留言
附:《抗战日报》到《晋绥日报》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对晋西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战,妄图摧毁根据地的抗日武装。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反共高潮,在山西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晋西事变”。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确保抗日根据地的安全,争取一切抗日的力量,中共建立了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同时,为了扩大宣传,抽调了《五日时事》和《新西北报》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创办了新的铅印报纸——《抗战日报》。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抗战日报》已然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946年7月1日,《抗战日报》改名为《晋绥日报》。当天,《晋绥日报》发表了题为《本报今后的任务》的社论,指明了改名的原因:“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入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新阶段之际,由于晋绥人民所给予本报的新任务,已与《抗战日报》原名互不相称,因特征得党政军民各界之同意,本报从今日起更名为《晋绥日报》。”1948年秋,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大批新闻工作者到全国各地开辟新的新闻宣传阵地,加之山西全境的解放,这张经历了抗日烽烟的报纸,于1949年5月1日终刊。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